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兰亭集序》中的绍兴酒趣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傅建伟

  位于绍兴市区西南13公里的兰渚山麓,由于越王勾践在此植兰,汉代驿亭所在,故名兰亭。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邀谢安等好友41人在兰亭修禊,临流泛觞,各赋诗抒怀;又欣悦作序,心酣落笔,全文324字,写得“飘若游龙,矫若惊鸿”,被唐太宗视为珍宝,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世称《兰亭集序》,兰亭由此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的书法圣地。千古一绝的行书还隐含着与绍兴酒有关的故事。
  王羲之,字逸少,琅琊临沂人。生于东晋太兴四年(321年),卒于公元379年。他的祖辈都是晋朝的官吏。12岁时,全家迁到会稽,住蕺山下,不久去建康(南京)随伯父王某读书,学成后,初为秘书郎,历任宁远将军,后任江州刺史。他为人耿直,胸怀豁达,薄功名利禄,好山川形胜。南渡浙江后,慕会稽有佳山而水,便定居下来,以玩山赏水、饮酒赋诗、作书养鹅为乐。31岁回会稽,做过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主管民政的官),故人称“王右军”,33岁时辞官隐退。
  永和九年暮春之初(三月初三)修禊时节,春光明媚,正是踏青好时光。王羲之邀集当地名流好友及四子(侄)41人,会于景色秀丽的山阴兰亭,临流嬉戏。令书童在曲水之上,放置荷叶,再在荷叶上放上盛有绍兴酒的酒觞,觞沿水往下漂移,君子沿曲水列坐其次,少长咸集,酒觞至某人处短暂漂停,某人即饮酒赋诗,各抒怀抱。若酒饮尽诗赋出,再盛上绍兴酒,令觞再沿下转移至另君;若不能即席赋诗,即要另罚酒三巨觥(觥:古代酒器具的名称,其容量约250ml~350ml)。其间有余姚令谢胜等15人当场不能赋诗,被各罚三巨觥。王羲之、孙绰等文人当场赋诗,其中11人各赋诗两篇,15人各赋一篇,共计37篇,编定为《兰亭集诗》。
  趁着酒兴至微醺状态,王羲之心旷神怡,放浪形骸之外,拿起鼠须之神笔,在茧纸上一气呵就《兰亭集序》。《兰亭集序》书28行324字,其中共有二十个“之”字,没有一个相同。其书法道劲媚健,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其文采灿然,语语珠玑,是响绝古今的无价之宝。
  当王羲之第二天酒醒之后再次审视自己的作品之时,惊喜不已。如此佳作,平生并不多也,但也稍稍有点不快,缘何?因为在短短324个字中,他发现了七处误处:第一处“崇山峻岭”处遗忘了“崇山”二字。第二处是“因寄所托”的“因”字有笔误。第三处是“向之所欣”的“向之”误写。第四处是“岂不痛哉”的“痛”字有谬。第五处是“悲夫”之前二字应取消。第六处是“悲夫”的“夫”写成了“也”,似乎语气不如“夫”更妥贴。第七处是“有感于斯文”的“文”字书写不妥。由于七处之谬,王甚感不快,即取笔重书一遍,谁知接连书写数遍,都无法书写出当时的神韵,以至于出现“更书数十本终不能及之”之窘状。王羲之颇觉无奈,只好提笔在原稿上对七处误处进行修改,以至于形成现存的模样。其实从崇尚自然的角度,如此版本更贴近实际,更富有可赏性。
  缘何同一王羲之在不同时期不能书就同样水准的书法呢?本人以为原因有三:一是心情或状态不同,初三之时,高朋满座,妙趣横生,赋诗的,饮酒的,各取其乐,高潮迭起,甚是开怀,人逢喜事精神爽,如此盛况,人的精神达到了最佳状态;二是酒至微醺,放浪形骸,平时因心力劳顿而积淀于潜意识中的机智睿思源源而出;三是景色秀丽使诗人忘情于山水之间。流连于浪漫之中,此种状态是稍纵即逝、机不可失,在绍兴酒这一媒介的忘情催动下,其智、其知、其水准到达了超水平发挥状态,这与运动员状态最佳时,极有可能产生佳绩的道理一样。
  通篇《兰亭集序》,水平是基础,但酒(绍兴酒)的作用可以说是功不可没。设想一下,假如没有绍兴酒这一媒介,王羲之电绝非能进入这种状态(徐渭的书画,张颠的狂草成就也足以说明酒之功效)。所以是否可以这样说:在千古一绝的《兰亭集序》中,绍兴酒之神功不可没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571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