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大省现代农业建设问题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振江
摘 要: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虽在基础条件、产业化、机械化、组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着基础不牢固、经营规模小、组织化产业化集约化程度低、农业人口比重过大且素质较低等问题。改善生产条件、提高产业化组织化程度、加强人才培养和劳动力转移、完善服务体系等是推进河南省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农业大省;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化;组织化
作者简介:张振江(1967-),男,河南宝丰人,经济学硕士,平顶山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0 1;F1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9)04-0114-04 收稿日期:2009-05-16
一、河南省现代农业建设的基础
1 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不断改善。在实现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攀升的同时,从2000年至2007年,全省常用耕地总量由6875.3千公顷增加到7201.3千公顷,增长了4.7%,达到197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农用机械总动力8718.7万千瓦、有效灌溉面积4955.84千公顷、旱涝保收田面积3962千公顷、化肥使用量569.68万吨、农村用电量223.43亿千瓦时、农药施用量11.8万吨、农膜使用量12.66万吨,分别比2000年增长50.8%、4.9%、7.3%、35.4%、68.6%、23.6%、37.8%(河南省统计局,2008);近一半的村通自来水,所有的行政村和大部分自然村通了汽车和电话。
2 农业主要生产过程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经过几年的不断积累和发展,河南省农用机械总动力和农用机械数量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从2000年到2007年,河南省农用机械总动力、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用运输车辆等主要农业机械数量分别增长了50.8%、125.7%、246.5%、63.0%;2007年,全省机耕面积6058千公顷(占耕地面积的84.4%)、机播面积6564千公顷(占播种面积的46,6%)、机收面积5419千公顷(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8.5%),分别较2000年增长8%、41.2%、27.5%(河南省统计局,2008)。
3 农业生产集约化、产业化、组织化程度继续加强。在耕地数量多年来基本稳定不变的情况下,农用机械总动力和有效灌溉面积以及化肥、农药、农用薄膜、农村用电量、农用柴油等农用物资的使用量逐年增加;主要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逐年提高;粮食总产量自1998年首次超过400亿公斤之后,连续多年稳中有升,2004年~2008年连续5年实现丰产,2005年、2006年、2007年粮食总产量分别达到458.2亿公斤、511.2亿公斤、524.5亿公斤(河南省统计局,2008),粮食保障能力增强。
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产、公司+农场等多种模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得到快速发展。这些产业化经营组织通过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把比较大的集团公司、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中介服务组织和分散的农户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产业化水平,也使得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的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大大加强。
4 农民从业结构继续优化,非农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增加。从2000年到2007年,在乡村全部就业人员中,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从3559万下降到2910万,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从75.5%下降到60.4%;而从事非农产业的人数从1153万增加到1905万,增长了65.2%,从事非农产业的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也由24.5%上升到39.6%(河南省统计局,2008)。
5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07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52元,同比实际增长18.1%,连续两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农民收入构成呈现新的特点,农产品生产等家庭经营性收入虽仍是主要来源,但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转移性收入稳定增加;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2000年的50%下降到2007年的38%(河南省统计局,2008),表明随着农民收入的增长,其消费支出结构不断优化,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二、河南省现代农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现代农业基础仍不牢固。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人口大省,人多地少的矛盾异常突出,农田水利化、化学化等也处于较低水平。2007年全省耕地面积792.61万公顷,农业人口人均耕地仅0.12公顷,只相当于美国人均耕地占有量的1/239(2004年美国人均28.7公顷)、英国、法国和德国等西欧国家的1/67(2004年人均6~10公顷)。同时,耕地质量的退化、严重的水土流失、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等所引起的土地资源浪费和农业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使得河南省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高海水,2008)。此外,河南省目前还有5600万亩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52%,加上自然灾害频繁、抵御灾害能力弱,导致农业生产波动很大,对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近几年,虽然全省化肥、农药、农膜、农用柴油使用总量不断增长,但地均使用量却仍处于较低水平。2007年河南省平均每公顷耕地化肥、农药、农膜、农用柴油施用量分别为791千克、17.4千克、16.2千克、121.6千克,而德国在1936年按100%有效成分计算的每公顷化肥使用量即达到87.5千克。日本在1990年每公顷水稻生产上投入的肥料费、农药费和农机费即分别达到了8.98万元、7.53万元和42.83万元(宣杏云等,1998)。
尽管近年来河南省农田水利建设取得较大成就,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仍比较滞后,防涝抗旱能力仍然不高。从2000年到2007年,全省水库数由2396座减少到2336座,灌区有效灌溉面积从1221.6千公顷增加到1647.7千公顷,仅增加了426.1千公顷;2007年全省有效灌溉面积4956千公顷,占全部耕地面积的68.8%,尚有31.2%的耕地得不到有效灌溉;旱涝保收田面积3962千公顷,占全部耕地面积的49.98%。河南省农业稳产高产的基础仍然面临较大挑战。
2 农业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经营方式落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人数绝对增加和劳动力转移的迟滞,使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加剧,加之农村土地的使用权流转进展十分缓慢,致使河南省目前的农业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传统的、原始的小农小本耕作经营。河南省的农户数量从2000年的1972万户增加到2007年的2033万户,户均常用耕地面积仅0.35公顷,而美国农场的平均规模则为177公顷(2004年)(高海水,2008)。从创造的价值看,1999年河南平均每个劳动力年创造农业产值889美元,美国为48104美元,相差54倍(陈文强,2004)。这种以高成本低效率的
“超小型”农户经济为主体的小农经营,不仅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大大限制了农村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而且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严重“瓶颈”――农业专业化程度偏低,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业生产机械化的规模作业也受到阻碍。同时,农户小规模粮食生产的技术创新动力不足,不仅弱化了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的努力。而且这种“小规模”和“剩余劳动”还排斥现代技术的“过密化”(关付新,2006),影响农业机械化的应用和普及。
河南省通过产业化,组织并引导了561万户农户(占农村总户数的27.6%)走上了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的轨道,但从总体上看,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不同形式的专业合作社尚处于发展中(高海水,2008),全省尚有2/3以上农户游离于农业产业化组织之外。即便是处于产业化组织之中的农户,也是松散型居多,紧密型较少,组织化程度低。即使已建立的产业化组织,其自身发育程度也不高,加之缺乏资金、技术、信息和相应的管理手段,一些产业化组织难以发挥“组织农户”的作用,致使广大农民在产业化经营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滞后性,从而使农业的社会化大生产难以全面、深入地推进,延滞了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蔡世中,2008)。
3 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低。河南农业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特别是加工业和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滞后。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仅为0.7:1,生产的食品仅占消费的25%,农产品加工程度只有45%,而发达国家这三个指标分别达到3:1、90%、80%。农产品加工大多为初加工,精深加工程度较低,初加工与精深加工的比例仅为1:0.8。产品综合利用水平普遍较低,由此导致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加工企业规模较小,骨干龙头企业少而小,带动能力不强。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有4万多家,规模以上加工企业只有3000多家,不足10%;而这其中真正规模较大、辐射面广、带动能力较强的企业仅有128家,占3.49%(蔡世中,2008)。另外,加工企业与农户利益联接机制不完善,农产品加工带动农户增收能力有限,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不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生产结构层次较低,农工商一体化进程缓慢,呈现出比较典型的分割型产业结构。由于产业化程度低,不能通过产业链条将农民与市场联合起来,农产品就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这也成为河南农业效益不高、整体竞争力不强的主要症结。
4 农村教育落后,农业科研人才短缺。据调查,我国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年,科学素质水平只有城市居民的1/6左右;其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不足5%。2005年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结构为,高中及以上的占13%,初中文化程度占50%,小学及以下的占37%(周琳琅,2007),其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6.87%(高海水,2008)。作为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河南省农村教育水平更为落后。据2001年调查,河南农民初中文化程度以下占农民总数的77.3%;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达14.4人,高出全国4.86人。河南省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技能单一,经营粗放。农业生产者对科技、文化的吸收与接受能力低下(高海水,2008),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也制约着农民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同时,工作条件艰苦,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不健全,省内对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起重要作用的农业科研人才大量短缺,这已成为农业技术研发和农业竞争力提高的制约因素(李娅等,2007)。河南省每万公顷耕地拥有农业科技人员32.85人,比全国平均数少7.5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比全国低10个百分点(李继明,2005)。
5 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转移滞后。2007年,全省有农村劳动力4815万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2910万人,第二产业的1028万人,第三产业的777万人(河南省统计局,2008),超过60%的农村劳动力从事农林牧渔业。据有关部门研究,全省农林牧渔业劳动力需求量约为1750万人,减去第一产业劳动力转移人数16.47万人,则第一产业实有富余劳动力1144万人。由于作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重要载体的非农产业发展相对落后,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城镇化率又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近10个百分点,对农民进城务工形成了现实制约,加之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制约其转移速度,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社会事业发展水平较低,城乡分割的户籍、社会保障、住房、子女就学等问题仍未解决,从而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大批外出务工人员处于“流”而不“转”、动”而不“移”的状况。数量庞大的难以转移的剩余劳动力成为全省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制约因素(韩彦莉等,2008)。
6 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由于城乡发展不均衡,工农业贸易条件对农业不利,加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产品价格低迷,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增长,因而农业的比较效益低微(高海水,2008),城乡收入差距呈现继续扩大态势。2000年至2007年,河南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6元增加到3852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766元增加到11477元,城乡收入差距绝对额从2780元扩大到7625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由2 4:1扩大到3.0:1。(河南省统计局,2008)。
7 生态环境脆弱,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目前,河南省耕地养分含量有机质平均不到1%,与全国平均1.5%的水平相比,相差近三分之一,而且土壤有机质含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全省有50%的耕地缺钾,有22%的耕地磷、钾俱缺。2007年全省人均水资源496立方米,仅占全国人均的18%;平均每公顷耕地水资源占有量为6375.5立方米,占全国人均的26%。水资源与人口、耕地严重失衡,利用率低,管理薄弱。许多荒山丘陵和荒草地没有被利用和绿化,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由于农业生产过分依赖化肥、农药、地膜、除草剂等农业化学用品,致使土壤酸化、板结,土壤质量下降,地下水污染严重,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产出和食品安全。目前的农田水利工程大多是20世纪50-60年代修建的,大部分年久失修,设施老化,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下降,造成成灾面积不断扩大,严重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李继明,2005)。
三、加快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对策
1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因此,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环境。要调动各方面投资农业的积极性,拓宽农业投资渠道,增加农业投入来源,建立以国家为主体的由政府、农民、工商企业、外资等多个投
资主体构成的多元化的、稳定增长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体系。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扩大农田灌溉面积,加大对中低产田的改造力度,提高旱涝保收田面积,增加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在全部耕地中的比例。重视农村交通运输、通信、仓储等设施条件的改善,积极发展新型肥料、低毒高效农药、多功能农业机械及可降解农膜等新型农业投入品;加快农机行业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为农业现代化特别是农业机械化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装备技术基础(陈文强,2002)。
2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近年来,河南省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使河南省基本实现了由“卖原料”到“卖产品”、由“国人粮仓”到“国人厨房”的历史性转变,成为全国第一粮食转化加工大省、全国第一肉制品大省,食品工业已成为全省重要的支柱产业,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但是,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不平衡,发展水平与农业大省的地位还不相称,特别是大多数农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相对较少,规模不大,辐射带动能力不强。所以,农业产业化要坚持“围绕基地育龙头,创建龙头强基地”的发展思路,集中组建和重点扶持一批规模大、辐射面广、牵动力强、科技水平高、附加值高、外向型、新品种、多种所有制、多种组织形式的龙头企业,以便带动更多的农户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在龙头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必须发挥其引导、组织、协调作用,引导这些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参股、联合等多种途径,增强市场带动力、适应力和控制力及推广农业新技术的辐射功能(韩彦莉等,2008)。
3 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从发达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来看,无论是美国的农产品销售合作社,还是日本的农协、法国和荷兰的合作社,它们均在各自农业现代化的实践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发达国家乃至国内农业发达省份相比,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落后是制约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使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相衔接,必须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李蓉丽。2007),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户自愿的基础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培养农民销售队伍,带动农业产业健康发展。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应按照区域农产品生产布局,积极引导核心农户带动和组织一般农户,形成农业生产合作组织,进行专业化生产,扩大农产品生产规模。要根据农业生产专业化生产、加工和运销等经营方式的需要,积极推进各种形式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如农产品流通合作社、产品加工合作社、农业专业协会等,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全面展开。
4 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农业就业比重在社会就业中的比重降低,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这就需要单位劳动力占有必要的农业资源,实行相对集中的规模经营,因此大量的劳动力要转移出去。一些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实践表明,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不在农业本身,而在于非农产业的发展。要鼓励支持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创新县域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推动农村非农产业的集聚化、规模化发展。要努力拓宽劳务输出渠道,打造劳务输出品牌,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健全跟踪服务机制,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形成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着力做好公共服务工作,加快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切实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医疗、养老保障等问题,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韩彦莉等,2008)。
5 要大力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需要具备农学、机械学、管理学、信息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西方经典的经济发展理论认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主要因素是新技术和新生产要素的引入以及由此带来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而决定这一过程能否顺利的首要因素是人力资本的形成即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周琳琅,2007)。
河南农村劳动力资源虽然丰富,但由于农村的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农民的素质相对来说比较低,很难进入技术型和知识型等较高层次的农业产业。因此,必须重视农业教育,强化农业教育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民科技培训网络,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拓展农民培训的广度和深度,加大对新型农民的文化科技知识、管理能力和技能水平的培训,培养出大批具有一定科技素质和生产技能的新型农民,满足现代农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
6 进一步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是解决河南省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专业化水平较低、优质产品少、市场化程度不高、农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农业现代化的一项基础工程。首先,要完善包括农业技术创新推广支持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监测体系、动植物保护和病虫害防控体系、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体系、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体系在内的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政策体系,发挥政府的农业公益性服务功能(周琳琅,2007)。其次,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期货市场、集贸市场和其他经营设施建设,形成以批发市场为龙头,以区域性专业市场为骨干,以市、县农产品专业市场为基础,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相结合,批发集中交易与直接销售相结合,电子交易和场内交易相结合的较为完善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形成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物流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市场信息发布中心(省政府文件,2004)。第三,要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尽快制定和出台经费保障、工资待遇、人才培养、职称评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使农技人才安下心、留得住,在农村基层、田间地头,发挥好农业科技服务的主力军作用(韩彦莉等,2008)。第四,要进一步加强农业信息资源的研究、开发和利用,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质量与效益。要结合我省实际,面向基层发展农业信息技术,不断探索具有河南地域特色的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模式。此外,还要加强对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服务组织的培育和扶持,健全农机服务体系,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和产业化。
7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发达国家在生态环境方面都走过弯路。比如由于大量使用化肥、除草剂、农药以及长期的机械耕作,造成了土壤退化、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问题(李蓉丽,2007)。目前,河南人均水资源拥有量351立方米,比2000年下降了50%,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属于严重缺水省份;人均耕地1.22亩,低于全国1.4亩的人均水平;人口密度已达588人/平方公里,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加之农药和化肥的不当使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面源污染。长期来看,人增、地减、水缺的趋势难以逆转,资源的承载能力不足,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加强环境保护,减少污染,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快发展有机农业。实施乡村清洁工程,积极发展农村清洁能源,在适宜地区要积极发展秸秆气化和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提高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
编校 沈 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598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