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日常生活中渗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分析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建华 周旭旻

   [摘要]随着大众化文化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在中国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高职院校的青年学生已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点对象,而在高职院校青年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渗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既有其可行性,也存在着必要性。本文通过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渗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现状、原因及可行性,探讨了在点滴之中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几个对策。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高职院校策略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概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它既是一条道路,又是一个理论体系,也是必须高举的伟大旗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已成为党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的强大思想武器,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大众化。在高职院校中开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就是要解决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为更好的推进高职院校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我们选取了不同层面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50份,收回335份。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对策。
  一、高职院校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程度的现状分析
  1.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解
  针对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解程度,我们做了以下调查, 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解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解主要是联系平常的学习生活以及平时可以触手可及的东西。从中可以了解到,学生认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该融化在言行之中,通过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给学生,学生还是乐于将书本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的,也比较喜欢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诠释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所以说,发展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是当代大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之一,也是当代大学生比较乐于接受的,但是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
  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日常生活中的指导意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究竟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有没有指导意义呢?学生的理解如表2所示。
  表2 马克思主义对日常生活的指导作用
  从表2可以看出,对于大学生而言,将所学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日常生活的指导原则方面,大部分人都认为马克思主义仅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且范围也有限,并不认为马克思主义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这说明我们现在的马克思主义课程,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做得还不够,没有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与时代的发展充分结合起来,因此无法让学生充分的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意义,从而使得学生在碰到实际问题时无法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原则来解决问题。
  这就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向问题,我们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使马克思主义能真正的指导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能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面不断扩大,运用程度不断加深。
  3.原因分析
  为什么现在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会呈现这样的结果,我们对日常生活中渗透马克思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其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日常生活中渗透马克思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
  多数学生认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无法在实践中体会到马克思主义和所学的马克思主义没有针对学生本身的特点。这说明,在马克思主义教育和教学方面,我们现在普遍的教学方式是照本宣科,教师在讲课时结合实际的内容偏少,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的都是大量的纯粹的理论知识,其结果就是学生个个都明白什么是普遍联系,什么是理论联系实际,什么是量变引起质变,但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碰到实际问题时,无法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无法进行诠释。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只有让马克思主义真正的指导大学生的日常生活,针对学生的特点,贴近时代,让每个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所了解和掌握,那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真正的落到实处。
  二、日常生活中渗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动力
  一般说来,理想信念的推动力可分为来自理论体系的吸引力而形成的源动力、利益主体的内动力和能动力、责任主体的推动力、介体的传递力等五个方面,调查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动力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上五个方面在日常生活中渗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均有一定推动力,大众化是一种内外力量作用相统一的过程,其中理论体系本身的内在吸引力是根本,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源动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在于它内含的真善美的力量,它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在日常生活中推广马克思主义,不仅丰富了物质生活的内涵,而且精神的、政治的、社会的需要也可以强烈的表现出来。而主体的需要和利益内化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动力使培养大学生主体不依赖于外在力量,而在于自由地支配自身的一切活动的意志和能力。能动的在实践认识活动中创造积极性和建构性。从而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掌握一切知识和技能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
  2.载体的多样性分析
  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大众化,不仅要求语言文字上得到大学生的喜爱,而且在宣传形式和载体上也需要多样化。而日常生活也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更加多的形式和载体。如广播、横幅、网络、报刊杂志、宣传海报等都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不可或缺的阵地。学生们对载体的认可度如表5所示。
  表5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基层的载体
  为此,我们要根据新的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要求,坚持灌输的多样化,创新灌输方法,增强灌输效果,从统一灌输形式向多层灌输形式过渡,多管齐下。通过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工作的思路,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和形式,来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战斗力、感染力。
  3.途径的有效性分析
  通过有效的途径使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内容深入广大学生的内心深处、灵魂深处并自觉践行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发展方向,根据我们的调查,除了加强学生的课堂学习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与同学讨论,自我实践等途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新成果,也可以通过开展团课、暑期社会实践、学习型论坛等方法交流心得,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调查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途径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对策
  1.内容通俗化,形式多样性
  内容通俗化概括来说分为两点:一是做到理论的通俗化。理论的通俗化并不等同于将理论庸俗化,而是要立足现实,紧密结合实际。二是语言的通俗化。面对青年进行理论宣传,不仅要求学者大众化的阐述方式,还必须使用青年的语言,贴近青年的思想,真正做到用语言打动青年,从而引起青年心里的共鸣。只有运用生动、通俗的语言,马克思主义才会受到青年欢迎,才能得到迅速而广泛的传播。
  形式多样化则要求我们根据新的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要求,增加教育宣传形式,多管齐下才能收到实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普及教育其有效途径多种多样,可以充分运用各种大众传媒,如:宣传画廊图片新闻传播、校报专栏报道、专题征文活动、饭厅视频新闻传播、校园学生广播电台宣传、互联网动态信息传播等途径。同时要创建学习型组织,形成理论学习的风气,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师生必修课,如;开设博学讲坛专题讲座、活跃学生人文类社团活动、丰富学生形势政策课堂教育、开展党员民主生活会、寒暑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等形式,还可组织信息量大、感染力强的专题报告团、学校理论学习宣讲团成员对学生进行面对面宣讲等活动。

  2.树立典型,形成合力
  高职院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注意把握好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环节――培养和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宣传家,建设高素质的理论研究和宣传队伍。
  树立典型。重在发挥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要利用学生理论社团组织引导学生学习、宣传和研究,其可信度、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已超越的传统型的理论教育方式。
  依靠多种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渗透马克思主义教育。比如除了专业的思政教师之外,还可以依靠其他专业教师、离退休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等多支队伍,而这些队伍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道路上要做到先学、先用、真懂、真用,并依靠这些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渗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
  3.分层次教育,多途径实施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应该根据不同层次的青年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方式方法和教育的重点来推进。比如在新生之中就可以指导他们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适应大学生活的问题,有组织的做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业咨询等服务,满足学生求知成长、探索人生价值、开展社会与文化娱乐活动等方面的需要,树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与自豪感。共同服务于完善大学生人格、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共同目标。而对面临就业的学生则应该把侧重点放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上,把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相结合,鼓励和引导大学毕业生响应祖国号召,到西部、到基层去,在基层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和理想。让马克思主义为青年的理想信念指一盏明灯,为青年的人生观保驾护航。
  4.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实践创新
  遵循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特点和身心成长规律,充分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原理和方法,大力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建设,遵循客观规律、采用疏导结合的方式,建立预防机制,争取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长效机制建立起来,这样将有助于大学生更好更快地接受马克思主义,使其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实践者、传播者。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需要加强理论研究,以项目建设为平台整合优势研究力量,还应以理论研究进一步推动实践创新。高职院校理论工作者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教育大学生,以学习和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心内容,大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积极探索有效的载体和方法,坚持培养和扶持相结合,把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对学生理论社团要大张旗鼓的扶持,下大力气抓紧抓好;坚持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要紧密围绕学生日常生活中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确立教育主题,解决学生思想困惑,同时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融于社会调查、劳动锻炼等实践活动中,通过社会实践的大课堂,让学生受教育,长才干。
  
  参考文献:
  [1]何绍斌.从《百家讲坛》的成功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武汉学刊,2008.43-44.
  [2]纪亚光,王雪超.大学生社团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丁俊萍.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益尝试.中国图书评论,111-112.
   [4]万生更.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动力指标体系研究.求贤,2009.12-15.
  [5]王作安.对推动马克威斯主义中国画最新成果大众化的思考.探索,2009.25-27.
  [6]余强明,吕晶晶.对于推动我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上海共生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8.60-62.
  [7]佘红艳.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校中的实现路径.学理论,2009.
  [8]孙熙国,路克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两个基本前提和两条实现路径.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41-47.
  [9]马和.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在“四个贴近”上下功夫.基层后勤研究,2007,(4):9-11.
  [10]黄彬.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建设的路径思考.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6):94-96.
  [11]杨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画、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意义何在.红旗文稿,2009.37-38.
  [12]黄鹏坤.以实践的角度来人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3):22-25.
  [13]曹宏伟,陈沙麦.在青年群体中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9-22.
  [14]石秀杰,董树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社会传播途径.德育园地,2010.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2009年哲学社会科学课题(09SJD7100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651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