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企业年金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 岩

  【摘要】建立企业年金制,不仅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好地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而且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年金的现状,提出了企业年金的管理对策。
  【关键词】企业年金 特征 现状 管理对策
  
  企业年金源自于自由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是一种属于企业雇主自愿建立的员工福利计划。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养老保险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支柱。
  企业年金,即由企业退休金计划提供的养老金。其实质是以延期支付方式存在的职工劳动报酬的一部分或者是职工分享企业利润的一部分。对雇主而言,作为对员工的一项福利措施,可增加企业薪酬方案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在规定限额内还可享受延迟纳税待遇。对企业员工而言,帐户在规定限额内可在税前扣除,享受延迟纳税待遇。因此,开发这种业务对于即将进入老龄化的我国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是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建立适应市场机制的福利保障制度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一、企业年金的主要特征
  
  企业年金是一种介于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之间的特殊养老保险形式,它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1.自主性。建立企业年金,不像基本养老保险那样具有强制性,他是企业根据自己的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目标自愿建立的。
  2.经办方式多样性。一是大企业自办;二是由多家企业联合或行业管理机构建立的区域性或全国性协会、基金会经办;三是由有关中介机构经办;四是由有关金融机构包括各类银行、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寿险公司经办。
  3.税收政策优惠。一是企业年金缴费不超过本企业上年度工资总额十二分之一部分,准予列入企业成本,在税前扣除。二是企业年金的投资可免税。三是个人缴费企业年金可免个人调节税。
  4.企业年金基金实行市场化投资运营。企业年金是以单位作为一个基金整体,可以进行多种投资组合,委托专业的金融投资管理人进行投资运营和管理。
  5.实行个人账户管理方式。企业年金虽然是以单位作为一个整体,但在账户上是分解给个人。职工变动工作单位时,企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可以随同转移,职工或退休人员死亡后,其企业年金个人账户余额由其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一次性领取。它与年终奖金有很大的区别。
  6.补充性和累积性。企业年金是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形式,由企业缴费、职工个人缴费、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收益三部分组成,实行完全积累。
  
  二、建立企业年金制的重要意义
  
  建立企业年金制,不仅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好地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而且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它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
  1.缓解基本养老保险的支付压力,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
  当前由于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国家财政负担重,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待遇只能保障退休职工最基本的生活水平。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口的老龄化,如何解决职工的养老保障需求与待遇的矛盾,已成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难点与紧迫任务。而企业年金就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创新的成果,是养老保险市场的第一代产品计划。因此,鼓励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不仅可以降低政府承担养老金替代率,减轻财政负担,而且还能发展我国养老保险市场,构筑我国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
  2.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现代企业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但同时随着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人才流动机制已逐步形成。如何解决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问题,建立良好的福利保障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立企业年金制,不仅能够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稳定现有的职工队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而且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的加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在西方等发达国家,企业年金制已经成为企业人才竞争、吸引优秀员工的重要手段。
  3.合理节税。
  建立企业年金制,利用国家政策法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有利于减轻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收入调节税的负担。辽宁省明确了一项企业年金优惠政策,即企业缴费在工资总额4%以内部分可以在税前缴纳。
  4.改善和提高员工退休后的待遇水平。
  现在企业的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替代率较低。建立企业年金制,可以满足职工较高层次的养老保障需求,解决我国基本养老保水平低,企业职工与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公务员退休待遇差距大的问题。
  5.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规模不断壮大的企业年金基金把大量即期消费资金转化为长期储蓄资金,有助于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发育和国民经济的增长。
  
  三、我国企业年金的现状
  
  1.企业年金覆盖范围还较小,发展不平衡
  截止到2002年底,全国已有1.7万家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有650多万职工参加,占到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人数的5.3%(到2003年底,全国参加养老保险的有1.5亿人),积累的基金达四五百亿元,企业年金还没有充分发挥其对基本养老保险的应有的补充作用。企业年金不仅规模比较小,发展也很不平衡,主要表现是,行业发展快于地方,东部快于中西部,国有企业快于其它所有制企业。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我国基本社会养老保险比较高的替代率(85%-90%)可能会面临一定的支付风险。当前我国养老金占个人资产总额比例大概在1%左右,而欧美发达国家该比例则为40%左右,即使是亚洲其他国家也比我国比例要高很多。从这个角度说,企业年金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这需要相关的立法以及监管的同步跟进。
  
  2.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我国于1991年首次提出“国家提倡、鼓励企业实行补充养老保险”。2000年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正式更名“企业年金”,并提出有条件的企业可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并实行市场化运营和管理。已经开始试行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与《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使得企业年金的运行和监管有了基本的依据。这两个试行办法还只是框架性的规定,对于有关配套的税收政策、投资管理政策以及监管机构的分工等,散见于不同的法律法规中,有待于细化使之具有操作的意义。这需要立法机构从企业年金的筹资、年金管理机构的资格认定、投资的范围以及年金的保险机制等各个方面进行法律上的规范。
  
  3.对于企业年金的管理和监管还需要明确规定
  由于企业年金涉及很多的当事人,成立和运作的形式又非常多样,随着规模的扩大,对整个金融体系和社会的稳定都有越来越大的影响,这对监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于当前企业年金的监管事实上涉及劳动保障、证券、保险、银行等多个监管部门,涉及政策制定、宏观调控、运营监管等各个方面,但监管者各自的分工并不十分明确,这很难避免政出多门,权利重叠并相互掣肘的低效率。除了他律,发达国家还注重发挥企业年金参与者的自律监管,这也是值得借鉴的地方。
  
  四、企业年金的管理对策
  
  1.企业年金制目标与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在设计企业年金方案时,往往只考虑当前的经济效益和支付能力,通常采取固定统一的缴费标准,缺乏弹性,忽视企业发展目标。企业年金的缴费比重大小,主要取决于本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年金的交费额应随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上下浮动,采取动态的管理方式。制定企业年金制度目标时,应遵守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要注重与企业自身长远发展目标、工资收入分配与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以提高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竞争力。
  
  2.避免平均主义分配
  企业年金作为企业福利的组成部分,大多数企业采取按工龄作为分配的主要依据,只考虑工作年限,不重视职工个人贡献的大小,缺乏激励机制。因此,制定企业年金方案必须根据员工的贡献,设计具有差异性的企业年金计划,建立差异化企业年金制,打破传统的薪酬福利的平均主义原则,把职工企业年金的保障制度与员工的贡献大小、服务年限长短挂钩,在单位内部形成一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员工的最大潜力,为企业的发展多做贡献。设计企业年金计划时还可以兼顾考虑解决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的问题,用企业年金作为调剂。
  在对优秀人才的争夺日趋激烈的今天,单纯依靠高薪已经无法确保吸引和留住优秀员工,如何为员工提供更具竞争力的福利计划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公司人力资源战略中至为重要的一个环节。2003年9月,在前程无忧组织的第三届人力资本论坛上,美世(中国)咨询公司公布了对上海40家跨国公司的最新薪酬调查报告,被调查的企业中包括诸如微软、英特尔、摩托罗拉、杜邦、可口可乐等在同行业中处于领跑位置的跨国企业。调查结果显示,这些企业除了为员工提供颇具吸引力的薪酬待遇之外,其种类繁多的员工福利项目同样引人注目。企业年金项目作为员工福利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在规定的范围内享受政府的延迟纳税或税前支付的优惠政策,同时又可以增加企业薪酬福利方案的吸引力,更好的解决员工退休生活保障的问题,降低员工的流失率,稳定员工队伍,因而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青睐。
  总之,搞好企业年金制,对于完善养老保险体系,减轻政府负担,促进资本市场发展,保证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662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