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图案教学与实际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微微

  [摘要]图案课是一门创作性很强的学科,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将学习内容和设计意图联系起来。在教学中,重要的是对思维能力、创作能力的培养,这样与课程要求相互结合,达到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创造;思维;形式;规律
  
  图案是作图的方案,是进行某种创造时,计划、谋略的展开过程。它是头脑中的构思印迹,是人类聪明才智的结晶。以前一提到图案人们就想到纹样、花纹,是染织专业的事。这是由于对图案概念缺乏深入的了解,导致人对图案的认识有所误区。因此影响了图案学科的发展,图案应是对工艺专业,其他专业以及现代设计发展专业最有用的学科。
  图案课作为工艺专业的基础课,在染织系、装潢系都占有较大的课时比例,并根据专业的不同在内容上和追求上各有偏重,形成了不同的特点。但作为中职院校,图案课时缩短,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如着眼于作业效果,学生并不能从根本上得到图案变化的训练,那么在以后的创作中,就很难适应变化的需要。因此,我们把图案课作为勾小稿的过程,最主要是着眼于思维的训练,想的练习。在“小稿”的心态下通过大量的练习实践,使学生得到对图案本质规律的把握,以增长灵活运用规律的实际能力。
  图案课中重要的环节就是想的过程――它是思维活动的展开过程。标志着学生头脑中对变化规律、形式美法则、构成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程度。想,并非是凭空而想,而是对客观自然的观察体会和感受。比如:画中你要表达什么样的感受,语言上可夸张、变形,可拉长、压扁,方的圆的皆可;形式上,粗线、细线、曲线直线均行;构成规律上,可一头牛,也可一组牛,组合成饱满的、雄壮的,也可以简约、概括的表现韵律、节奏,可能一个牛有四个头,也可能四个牛有一个头,重要的是想,从各方面最大限度地想象出表现的可能性。
  想的同时不能忽视勾画的过程。有时想到了但觉得荒诞、可笑、不可能,也就不再动笔了。但往往这些陌生、幼稚可笑的东西是最有价值的。所以,只有把所想的东西勾画出来,落实到纸面上,才能谈得上调整。不怕不成熟,不怕幼稚可笑,要敢于想别人不敢想,才能产生有创意的作品。勾画的阶段就是运用所学到的那些规律、方法,对客观物象进行变化规律、构成规律的描绘,使“想象、创意”得到完善的过程。这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耐心。有时一个稿子要经过几次、十几次的调整,不断的充实、提炼才能完成。这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在掌握变化规律、构成规律、形式新法则这些共性的同时,更应注重个性的培养。避免千篇一律一副面孔。由于每人的气质、阅历、知识结构的不同,因而,每人的追求所呈现的面貌也当然不会是一模一样的,教师应研究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研究自己及对新方法领域探求的好奇心。这是艺术教学,也是学习中最有生命力,最可贵之处。学生也应清楚自己的气质和最感兴趣的东西。对自己所爱进行大胆、明确的追求。教师也只是技术经验上的先知,而艺术上感觉的东西是属于学生自己的。对于审美体验每人都有不同的感受。教师只能启发引导,而不能强加于人。
  能否画出工整细致的图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用自己的想象,借客观对象为媒介来理解、消化变化规律和形式美法则。所谓规律是经创造后被人总结出来的,在刚开始学习时,要灵活地掌握,依法而做,融入自己的能力。而后随着对图案科目的了解,我们可以抛开这些方法,随心创造。不要怕错,错有时比对更有价值,可将错就错随机应变,创造出一个新形象。在勾小稿的过程中进行创造的体验,追求感性与理性的统一;通过这些方法使学生的个性、思维得以释放,使学生掌握规律并灵活的加以运用,继而创造出优秀的作品。
  在图案教学中,由于在思维上,通过想的过程,使学生得到了“健脑”锻炼,知晓了动脑的重要,学会了动脑去看作品,去观察自然,去想自己的画。明白了不在于画什么,关键在于怎么画,怎么想。提高了学生对形式、造型、构成规律的敏锐感觉能力。这个能力不仅在今后的工艺创作中得到应用,也在其它课的语言、形式探索上得到十分明显的体现,这正是图案作为基础课的重要意义。学生在学习中应客观地看自己的足与不足,这样才能更加明确自己应该怎样学习。比如有的学生学习认真刻苦,做事有条理,小心。其作业拘谨、刻板,当然这也是一个特点,但不富于变化,方法单调。针对这些,我让他放开手,敢往错画,敢破坏。后来他体验到了,作业也有了变化。再次,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同学全身心的投入,大胆地想,反复地实践,产生了一些颇有创意的作业。由于题材方法不限,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掌握基础规律的同时,尝到了创造的乐趣。作业的面貌丰富多彩,充满活力。
  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由于强调创意、随意性,思维得到了锻炼,却忽视了规范性、基本规律的把握;提倡打破“框框”,有时“框”里的东西解决的不够扎实。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控制好步骤。在第一段里,须将基本的东西理解消化,再次创意。或将规范性的基本规律与创意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之在短时间内有法可循更易把握。第二,在学习中,学生总要翻阅一些图案方面的资料,有时学生不是消化理解,而是找所谓的“捷径”,作业有明显的照搬痕迹。对此我们规定:教师在讲完变化规律、形式美法则、构成规律之后,学生先不要看“专业”资料,都要从第一感官入手,切身感受。你所要表现的对象,如果用资料,应是摄影的,没被“加工”过的图片资料。然后根据所理解的变化规律和自己的感受来变化,来想象。印到书上的作品并非都是好作品,对于其他一些“专业”书及大师的作品,我们要从学习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理解消化其中的思维方法和优秀品质,来充实自己,这是学习的正途。我们鼓励踏实的学风。对于原创的、知难而进的和东“搬”西“借”知难而退的作业采取不同的态度,在评分上找出差距。第三,由于课时短,有的学生想法很好,但精力不投入,不能以足够的时间和劳动使之完善,制作也显得太潦草,不完整。
  图案教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任何艺术作品,都是一种图案,图案更直接。纯粹地体现形式的魅力。图案也给其他学科带来了妙不可言的实际价值,这就是我们学习此课的意义。□(编辑/刘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746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