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范 敏

  【摘要】小学生正处在个人身心发展的重要年龄阶段。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即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更多地关注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心理健康,从而能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建立自信心,获得成功的体验。
  【关键词】健康教育;渗透;兴趣
  
  一、注重情感教育,渗透思想教育
  
  理想是学习的动力。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利用课后阅读教材和学生所学的知识向学生介绍文学史,无疑会引起同学们探索和联想的心理效应。同时结合介绍古今中外的一些大作家,不但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而且能够培养学生为祖国强盛而发奋学习的动机,从而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在语文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语文学从现实生活中来,又应用于现实生活,从而使学生明确学好语文是今后生活、工作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并且利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认真学好语文知识,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二、大力挖掘语文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为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语文的美需要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让学生去理性地体验。学生一旦有了感受语文美的能力, 就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激起他们热爱知识、追求知识的强烈愿望,同时学生的审美感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把学习当成享受,从而减轻身心负担,增强学习效果。由此而产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将是稳定而持久的,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得到了新知。
  
  三、优化教学方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中教师应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学生可以逐步得到提高,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每个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不尽相同,有的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很强,针对这样的学生,采取鼓励、激发的办法,有些简单的知识,让他们自学,独立解决,帮助他们成立兴趣小组,让他们自发地开展研究,探讨一些课外知识,充分发挥这些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使他们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及时予以帮助,多鼓励,使学生在心理上消除自卑感及消极情绪。在课堂教学中,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形成师生互动。有时安排学生自己学习课文,鼓励学生站在讲台前,面对全班同学分享,分析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看法,通过讲题,讲知识,相互交流的过程,使同学们变得大胆了,自信了。
  总之,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能的.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较好地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即既要教书,又要育人;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以教学为载体、为桥梁来挖掘学生的潜能,开发智力,调整心态,决不能停留在单纯的教会语文知识的层面上,更不可只满足语文成绩的提高上。
  
  【参考文献】
  [1]浅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赵文婷《语文学刊》 2009年08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749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