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和收入的增长总是会推动文化需求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中期,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机制却还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使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缺乏有效的互动与链接:一方面是巨大的潜在需求不能实现,另一方面是大量无效的产品供给,以及巨大的文化资源不能产业化。为此,本文将根据我国文化产业现实状况以及发展趋势,作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基本状况
  
  根据2006年国家统计局首次发布的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440亿元,占GDP的2.15%;从业人员996万人(其中个体从业人员89万人),占我国全部从业人员(7.52亿人)的1.3%,占城镇从业人员(2.65亿人)的3.8%。数据表明,与第三产业总量大大提高正好相反,文化产业总量比以前的统计有较大缩水。
  但是应该看到,我国文化产业总量尽管不大,但是结构有了一定的改进。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专家分析,从法人单位注册类型中内资(96.2%)、港澳台商(2.1%)、外商(1.7%)所占比重看,我国文化领域不断开放,已经呈现多样化形态;从法人单位所有制类型看,公有资本与非公有资本之比为5l:49,其中国家绝对控股的占7.4%,相对控股的占0.6%,国有控股的文化企业在单位数量上已经不占优势,说明我国文化领域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局面已经形成。
  新公布的文化产业统计数据可能被低估,原因应与国家统计局有关专家指出的第三产业数据变化的原因有关。首先,第三产业大部分是服务业,在原有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中统计基础薄弱,文化机构在第三产业中是最薄弱的领域,更缺乏可供统计的价值指标;其次,第三产业单位类型复杂,财务制度不健全,统计手段落后,文化产业机构大多是事业单位,更缺乏统计条件;第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新兴文化产业绝大多数单位规模较小,经营状况不稳定,业务活动变动频繁,漏统面较大。总之,我国文化产业在整体上被纳入市场经济体制的时间不长,如果说第三产业的统计基础落后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话,文化产业就是第三产业中统计基础最落后的领域,被低估的可能性较大。对此我们应该有客观的估计。
  2006年我国文化消费总量约为4685亿元左右。一个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以上的13亿人口的大国,文化消费总量在4000―5000亿元之间,这不是一个合理的数字。根据国际经验,一定的GDP发展水平,与一定的恩格尔系数,以及一定的文化消费支出具有相关性。根据近几年文化发展及比较,我国人均GDP达到1700美元,恩格尔系数应该是44%,文化消费应该在个人消费中占到18%,总量应该是10900亿元;如果人均GDP达到2000―3000美元,恩格尔系数应为33%,文化消费在个人消费中应占20%,实际消费总量应为20100亿元。根据这一算法,2005年我国人均GDP就已超过了1700美元,文化消费总量却只有4150亿元左右,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平均值的差距至少在15000亿元以上。我国居民文化需求的满足程度仅仅不到1/4。应该看到我国文化产业状况与大国地位和经济发展水平极不相称。
  
  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文化资源丰富而开发不足
  中国有着丰富、优秀的文化遗产,这是举世公认的。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如商周青铜器、秦代陵墓、汉代金缕玉衣、唐宋陶瓷、明清丝绸以及杂技、风筝、京剧、木偶戏、书法、民间剪纸、紫砂茶壶等等,极具中国民族文化的特色。在文化产业化过程中,如何充分挖掘丰富的化资源,同时又保持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灿烂辉煌,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近年来,中国的京剧、民歌、杂技、风筝、服饰等越来越在国际上受欢迎,得到广泛的赞誉和推广。这说明,经过开发的中国传统文化必然会走向世界,为世界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文化资源。但国际化不等于消除民族文化的特色。实际上,越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越是能够走向国际,文化的民族特色是文化走向国际化的持久生命力。然而,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所开发的尚不足万分之一。其中的古迹、文物、旅游、生活艺术、民间传说、文学作品等等,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我们的文化产业,在产业规模、产品质量、资源绩效、市场竞争力上和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这说明文化资源大国并不等于文化产业强国。文化资源的存有量不论多大,也不能直接带来文化产品的丰富,更不能直接促成文化产业的规模发展。历史文化积淀中的有些方面,对消费者可能具有一定的文化吸引力,但这种吸引力只是文化产品的要素之一,不等于完整的文化消费产品。在文化资源呈散落状分布基础上进行的单一文化产品开发,无法集成系统性的文化产品群,也不能形成产业规模及规模效益。文化产业的出发点和聚焦点是现代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作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现代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无论呈现出怎样的多样性,它的文化归属和基本趋向都只能是现代生活期望的满足和补充,而不可能是整体意义上的历史文化回归。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从消费市场和现代产业角度提炼文化资源的市场价值要素,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中国文化产业的未来,最终将建立在对文化资源进行产业整合的基础上。”
  
  2、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技术力量十分薄弱
  文化之所以成为产业,就在于一些高技术的应用,如印刷复制、录音录像、电子排版、网络传输、数字化等。现代科学技术批量复制和无障碍传播的手段为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全球一体化发展的今天,文化产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高新科技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支撑工具。高科技在文化产品生产领域从内容到形式、从生产方式到传播方式都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文化产品生产的发展和创新。由于发达国家文化产品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和出口创汇的支柱产业,因此,发达国家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对科学技术的运用,通过科技在文化产业的应用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20世纪90年代,图书出版公司、音像出版公司就开始把网络技术应用于销售,极大地方便了消费者的选购,从而推动了图书和音像出版业的发展。迪斯尼把高新技术应用于文化娱乐业,1993年的销售额为85亿美元,到1997年仅仅4年的时间就达到了225亿美元;百老汇音乐剧生产中的科技含量之高,是许多传统表演艺术无法比拟的,其表演场景辅之以高品质的灯光、音响效果,使人犹如身临其境,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与美国相对照,不仅中国的电影业和演出业在制作、加工、欣赏都还停留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与发达国家存在着很大的技术差距,而且这一差距也广泛体现在文化产业的各个部门,以至于中国的大多文化产业在生产

过程中(比如音像制品生产),使用的都是发达国家淘汰下来的生产工具。因此,技术水平低下一直是制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进入2l世纪后,以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为代表的当代信息革命,不仅带来了崭新的经济形态一数字经济和网络经济,而且带来了崭新的文化形态――数字文化和网络文化。
  
  3、文化产业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障碍依然突出
  从纵向看,中国传统的文化事业单位是按“条块”(地方和行业一纵一横)分割的方式设立的,目前尽管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开始与行政主管部门脱钩,实行“专业归口管理”,但是,离真正的市场竞争还有相当的距离。甚至还有一些企业利用与行政机构的传统联系,利用企业特殊的社会公益性质和意识形态功能,垄断资源,操纵市场,谋取暴利;而另一些文化企业在做大以后,要做跨行业跨地区的资产重组甚至兼并,却往往遇到阻力。在加入WTO的形势下,在国际性“传媒汇流”趋势的影响下,一些广电、报刊、出版企业在地方政府的协调下成立了集团公司,实现了“强强联合”和“资产重组”,甚至在当地从事了一些跨行业、跨媒体经营。这当然是一种进步。但我们也注意到,“媒体汇流”在西方是一种市场趋势,在中国则主要依靠政府行政手段,如何同结构调整与体制转型结合起来,仍然是个问题。从横向看,由于中国文化管理仍然实行党政二元结构的管理模式。在产业化的过程中,许多产业如传媒集团国有资产主体从政府文化行政部门脱离了,但又转向了党委的宣传部门。党委宣传部门在继续执行党管意识形态的同时,承担起了国有文化资产的管理责任。这样,文化产业的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矛盾并没有在产业化过程中得到有效解决。文化产业的高度垄断,不仅使文化集团没有发挥出期望中的改革效应,实现规模经营和边际效应增长加速。相反,计划经济时期的某些做法又回到体制内。如集团内的高度集权,以及集团内各部门间自主经营权的萎缩,使得集团化不仅没有有效地起到整合资源后的扩充效应,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使集团化以前取得的改革成果被消解。经济指标下降,边际效应递减,集团内部消耗严重,这些已经在实现集团化了的文化产业中表现出来。不仅如此,由于文化产业集团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体制,使得集团享有与政府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同级的行政级别,因而,在地方上形成了两个文化权力中心,即文化经济和文化行政。由于集团直接受党委宣传部门领导,宣传部门控制着这个地区文化产业的经济和资本资源,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在履行政府文化行政职能的同时,也受地方党委宣传部门领导,实际上文化产业的资源和权力都控制在宣传部门。政府文化部门实现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后”,由于相应的改革配套措施未能同步到位,实际上处于被架空的位置,无法有效行使政府文化管理职责。一些地方文化产业集团已经形成与地方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分庭抗礼的局面,成为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障碍。传媒产业集团化改革出现了新的矛盾。有的在业务整合方面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原有体制下的市场主体仍然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经营改革目标遭遇地方行政和行业主管双重阻力,并未得到有效实现。集团的形式(政府行为)大于内容(市场配置);有的则在资源整合的名义下,利用改革强化垄断,不仅原有体制下的条块分割与行业壁垒没有在新的结构调整过程中得到有效解决,而且出现了新的垄断倾向,有的甚至出现了倒退。
  
  4、中国与国际市场化的文化产业规则接轨力度不够
  在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当代,一个国家的发展已经不只是本国的事业,而是全球一体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因为如此,各个国家才联合制定了一些发展公约。如WTO所形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等等。这些发展公约既起到一种维持世界各国发展秩序的作用,同时又为各国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机遇,因此,它已经成为各国发展所必须遵守的规则。由于中国文化产业的起步和加入WTO的时间比较晚,目前还不能完全实行WTO的所有公约。应该说,出于对中国国情的考虑,其出发点是保护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利益。但是,全球经济文化的一体化,由于中国在政策和制度上选取了与国际市场制度的延续性接轨对策,在保护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丧失了一些发展机遇。
  加入WTO后,中国文化产业政策并没有完全与WTO的协定接轨。应该说,我国在文化产业的开放方面保持了务实和谨慎的态度。对照世贸组织的分类目录,不难发现,我们并没有完全按照有关划分类别来开放文化产业,而是根据国情将可以开放的领域单列出来做出承诺,开放的领域是有限的,开放的幅度是可控的。如在文化市场准人方面,中国政府只承诺在音像的分销方面(音像制品的批发、零售、出租),遵守《音像制品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所设立的合资企业需经中国政府批准,合资企业中外方的股份不能超过49%,所经营的必须是中国政府审查批准的音像制品;影院的改造和建设上,在遵守《电影管理条例》的前提下,中方拥有管理控制权,外方股份不超过49%。
  如果说政府对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尚须顾及文化产业的起步、经济发展实力、国家在世界所处地位等等因素,那么,文化产业部门(集团)在发展观念上就应该突破这些顾虑,在产业化起步晚的情形下,以一种超前的决策意识带动产业集团奋起直追。集团在发展观念上仍然因循守旧,没有重大的突破。我国文化产品存在内容必须承载教化大众的功能。文化产品所带给大众的娱乐、消遣功能远比教化功能小得多,其消费市场往往不理想。
  
  5、文化产业战略与文化产业政策配套不够
  中国提出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后,制定了各种各样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但是,有些政策是滞后的。这些政策在某种意义上起着将中国的文化事业平稳地过渡到文化产业的作用,而对于文化产业的突破性发展作用却不大。
  按理说,中国文化产业的战略定位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那么,文化产业政策也应该围绕着文化产业怎样发展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这一战略来制定。然而,中国文化产业的各项政策却没有那么直接,而是先从文化事业的市场化转变人手,将文化事业逐步推向市场。2000年中国正式提出发展文化产业后,也制定了许多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特别是加入WTO后,针对WTO的操作规程,改善了一些计划经济体制下文化事业与WTO贸易条款相出入的地方,试图实现文化政策与国际接轨。应该说,这些政策的实施对于文化事业的市场化转变以及文化市场的国际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文化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国际化程度相比,仍然是落后的。中国虽然逐步将文化事业推向市场,如组建报业集团,向外资开放文化市场等等。但是,究竟怎样提升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使其真正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这一问题似乎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也就是说,在文化产业政策上,还没

有顾及提升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的层面,文化产业政策与文化产业战略还不配套。
  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践结果与预期目标出入较大。文化体制改革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通过事业和产业单位的区分,打造市场主体,构建产业发展的基础。但是,文化产业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文化主体的发展与文化体制改革相背离的事实。一是文化主体之间行业发展不均衡,从而制约一些行业的产业化进程。目前文化产品流通领域的开放已经是事实,无论是图书音像分销,还是电影制作发行,市场主体已经多元化。影视制作领域投资活跃,竞争态势已成。但是,在书报刊出版和广电播出机构等产业高端领域,实现这一改革目标,启动产业发展,还有较大距离。在新闻出版业,无论是出版集团,还是报业集团,“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国有独资体制是否能够为市场所接受,还有待观察。在广电业中,不¨产业环节的区别性准入政策,正在使产业发展受到阻碍。2004年被我国广电部门称为“动漫游戏产业年”,各种民间力量介入动漫游戏产业内容制作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但是,据报道,由于民营的内容制作机构和国营的播出机构在体制上地位不同,播出机构未真正实现“制播分离”,有序、公平、公正的市场定价机制没有形成,致使70%的国产动画片在各省市县电视台无法播出,已播出的动画片往往也被不合理地压低价格,甚至被迫免费播出,导致成本无法回收,生产积极性受到抑制。二是投资文化产业的资金风险加大。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在文化产业化进程中受到高度重视,成为实现我国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环节。三是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成为文化产业化的阻力。由于在体制内占据优越地位,握有垄断权力,这些单位已在多年商业运作中形成了既得利益,因此缺乏改革的内在动力。不脱离体制内优越地位,同时尽可能在市场中获得商业利益,将事业和产业两种好处兼收并取,往往成为其在“双轨制”条件下最为合理的选择。这种双轨体制在文化市场已经有所发育的今天,已经造成了严重社会不公的不良后果。
  
  6、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滞后造成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无序化状态
  2003―2006年,一个突出的现象是,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波动大,公共财政对文化设施的拨款规模几乎超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总和,大量业内和业外的、体制内和体制外的资本正在冲进文化投资领域,一个前所未有的文化投资高潮正在兴起。但与此恰成对照的是,中国文化体制改革还在酝酿之中,文化产业领域资源配置机制和政府职能转变还未完成。这就出现了一个我们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领域多次出现过的,以行政性推动为特点的“投资饥渴”和“经济过热”景象。2004年3月,国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和网络文化氛围;加强少年儿童影视片的创作生产,积极扶持国产动画片的创作、拍摄、制作和播出;积极鼓励、引导、扶持软件开发企业,开发和推广弘扬民族精神、反映时代特点、有益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游戏软件产品。为了落实《意见》的精神,2004年4月,国家广电总局、团中央、启动“中国民族网络游戏出版工程”,计划安排出版100种自主开发的大型民族网络游戏出版物。截至2004年10月末,除了有十几个儿童电视频道已经开播或者准备开播外,全国还有数十个内容类似的“基地”或“园区”已经启动或正在准备之中。然而,大量电视频道开播却面临严重的内容不足的窘境,而播放机构是否有实质性内容也是问题。有人认为,我国动漫游戏产业的“泡沫”已经形成。
  文化管理机制的陈旧限制了文化产业的市场发展潜力。现行文化管理体制还是政府主办和政府垄断性质的,是一种“微观管理”,而且仅仅局限在政府兴办的文化事业领域。这种管理体制在市场经济环境已经发育,社会资本已经流动,技术创新活跃,文化市场的产业链条已经有所形成的形势下,显出种种“越位”、“缺位”、“错位”的弊病。这一点在市场发育方面表现突出。缺乏一种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考虑到文化市场特殊性的现代投融资机制,已成为阻碍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实现文化产业跨跃式发展的重大问题。加人WTO以后,我国的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已经贯通,产品市场与国际已经连接,但是目前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领域实行的不同产业环节“区别准入”政策已经极大地制约了文化市场的发展。
  
  三、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1、弘扬主旋律与文化多样化的有机统一
  文化产业的发展,必然要追求经济效益。我们现在衡量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它的经济指标,即文化集团的规模、盈利水平、发展前景,而世界上文化产业集团生存的关键也是看其经济实力。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文化产业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及其对经济实力的依赖就将其看作是纯粹的经济实体,完全按照经济发展模式运作。
  按照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发展文化产业,应当把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结合起来。弘扬主旋律不仅是文化事业的要求,也是发展文化产业的要求。文化产业的生产经营是面向市场的,它要以市场上消费者的文化消费需要为转移。文化产业既然是生产和经营文化商品的产业,须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需要进行生产和经营。市场需要首先是社会和广大群众的需要。消费者在市场上对于文化产品和服务具有极大的选择的自由性,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消费者,形成了文化消费需求的多样性。这就使得文化产业的生产经营单位往往较多地关注如何适合消费者的口味,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力求产品和服务的多样化。但是,文化产业作为精神文化产品生产者,在适应消费者文化需求的同时,还有引导消费者具有文化需要的责任,既要适合消费者的口味,又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供给消费者。这就需要在文化产品项目的选择、内容的要求中注意弘扬主旋律,使弘扬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的优秀文化产品占领市场。
  
  2、制定适宜的发展战略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
  制定适宜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政策,全面提高文化竞争力,就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1)充分认识到中国文化的“战略性短缺”,确立明确的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中国文化产业的宏观形势存在着“战略性短缺”,这种“战略性短缺”是在服务业总体发展滞后这一背景下形成的。据统计,1991―2006年,中国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徘徊在1/3左右,结构上仅仅上升了1个百分点。这一比重比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的平均值低了14个百分点,就业水平也低了近20个百分点。世界银行的统计结果也显示,目前世界各国第三产业平均达到GDP的60%左右,发达国家以知识和文化为基础的第三产业占到GDP的70%以上。这表明,中国目前第三产业不但低于发达国家,而且还

低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发展中国家,并且还在低水平上徘徊不前。这种发展状况是难以用经济增长和结构转换的一般规律来解释的,的确是一种在我国特殊体制环境下的现象。而这两年的趋势是,文化服务业这块“短板”越来越短。加入WTO以后这几年,我国经济发展趋势的新特点主要是,第二产业增长迅猛,第三产业增长速度下降,文化服务业的增长总体上也比较缓慢。这种情况的出现,显然是与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下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发展态势相矛盾的。实践已经证明,全球化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发达国家文化资本的输出和文化服务的全球化。因此,我们应该明确认识到文化产业“战略性短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确立明确的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根据这一战略目标的要求,改革现行文化管理体制,以积极的姿态应对国内外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2)要将长远的文化产业战略与近期的文化产业规划紧密结合起来。中国提出发展文化产业后,制定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及文化产业规划,对于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国文化产业的战略和规划都比较长远,而短期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不足,特别是一年、二年内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目标尚不完善。文化产业的长远战略和规划是经过一个个短期目标来实现的。我们有《文化产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这样的五年规划,在文化产业发展中非常重要。与之相比,文化产业的一年规划、二年规划却不那么突出,甚至可有可无。与之相关的是,中国的文化产业规划宏观性强而微观性偏弱。文化产业规划宏观指导意义非常显著,对于国家如何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步骤、政策等等都说得明明白白。但是,具体化到文化产业部门,却普遍感到这些宏观的文化产业规划甚至一些政策与本部门、本企业没有多大关系。也就是说,中国文化产业战略和规划考虑的更多的是宏观的、庞大的文化产业体系,而没有重点行业的重点性突破;考虑更多的是文化产业的整体推进,而顾及文化产业的个别突破偏少。其实,文化产业的突破,往往首先从一个领域甚至一个行业、一个集团中实现,然后通过这个行业、这个集团带动其他行业发展。因此,中国文化产业战略和规划要在侧重宏观的、长远的、整体的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地考虑文化产业的微观的、短期的、个体的推进,以个体带动整体发展。特别是应该选择最具有突破性行业,重点扶持几个集团迅速成长起来,占领国际市场,以此提升文化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3)要尽快确立起文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培育和发展文化企业,确立其在文化市场中的主体地位,这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而且,文化产业要有大的发展,文化企业必须在市场中占据大的比重,形成比较有影响力的产业。目前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明显落后于其他行业,因此要进行企业化改制,并将其推向市场,进行市场化运作。一是要对少数国有文化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造,使它们变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文化企业,赋予它们在推动国家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中流砥柱的责任。二是要为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文化企业创造政策环境和条件,使它们能够轻装上阵,顺利实现身份转换。三是要根据文化产业可经营范围,研究允许民营企业进入文化市场的文化项目和鼓励其投身文化产业的产业政策,为民营企业进人文化产业提供可供操作的具体政策。最终形成以公有文化企业为主体、国有文化企业为导向的与非公有文化企业并存的文化企业多元发展格局。
  (4)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政府首要的任务是创造公平竞争的文化市场环境,政府作用的重点应该放在促进文化产业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改善基础设施,制定规则和政策,确保市场竞争的公平,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培训等方面。政府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着眼点,要从原来主要运用行政手段转向主要运用经济手段,由原来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节文化市场供求关系,营造适宜的市场环境,对文化产业活动进行引导和调节,引导文化企业正确地进行经营决策。要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和管办分开的原则,对政府、文化市场、文化企业的职责和功能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不仅政府不能缺位、错位、越位,文化市场、文化企业也同样不能缺位、错位、越位。应切实解决目前文化产业管理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兼教练员、运动员的问题。应发挥行业协会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强行业服务、行业自律、规范企业竞争行为,维护企业利益。政府职能要切实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由主要管理“直属单位”向管理“社会”转变。要将政府直接办事业的比重控制在一个恰当比例范围,并在运行过程中积极引入竞争机制,促使政府的活动转向依靠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
  (5)要细分文化产业,不同的文化门类要科学分类区别对待。文化事业在中国长期承担着繁荣精神文明的重要作用,文化产业化后,文化又要承担着增加效益的物质文明的任务。这样,在文化产业化运营后,文化产品就具有了繁荣大众精神文化生活和创造物质财富的双重使命。与之相关联的,文化产品也具有了公益性和经营性的区分。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对文化产业中的公益性文化和经营性文化进行必要的区分,并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发展方针和措施。对待公益性文化要转换机制、增加投入、改善服务,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出现新的活力;对于经营性文化创新体制,使之逐渐彻底面向市场,在市场中实现优胜劣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一方面继续保障公益性文化产品的提供,一方面积极促使经营性文化产业面向市场寻求发展。
  
  3、闲暇时间的支配与消费观念的引导
  文化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的土壤是大众的闲暇时间及其必备的经济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启动及其运行机制的日臻成熟,使中国社会已经实现“小康”的经济发展目标,正在向富裕社会迈进。与之相关的是社会大众层面的消费水平普遍提高。而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众的消遣、娱乐、旅游等文化消费的比例越来越高。
  另一方面,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人们的闲暇时间也越来越多,闲暇时间应该是文化产品的舞台。这些充分说明了文化产业的市场潜力巨大。然而,目前中国大众消费状况的一个基本事实是:人们有钱了,却投入到储蓄中,没有按正常的消费比例进行消费,有了闲暇时间却不愿意进行娱乐、健身活动。这也说明,中国大众层面闲暇时间的支配不合理,消费观念滞后,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引导。因此,中国文化产业要引导中国大众转变观念,使其合理地支配闲暇时间,并具有超前的消费意识。所谓“闲暇”是指个人完成工作和满足生活要求之后,完全由他们本人自由支配的一段时间。即马克思所说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闲暇时

间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逐渐产生的。
  从历史上看,闲暇时间的产生和存在,有几个必要的条件:一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最为重要的推动力,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人们只要拿出一部分时间从事劳动,就可以满足自己的物质生活需要的时候,闲暇时间的产生和存在也就成为可能。二是人身自由。人身自由是一个人从事自由活动的必要前提,没有人身自由,就谈不上自由活动,不能自由活动,也就谈不上自由选择度过空闲时间的方式,这也就意味着,、不能自由支配这段时间。因此,闲暇时间也就不可能存在。三是个性自由意识。闲暇时间作为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对它的主体有一定的要求,只有具备一定素质的主体,才能够真正做到自由支配自己所拥有的空闲时间。在闲暇时间所要求主体应具备的素质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个性自由意识。人是独立的,自由的,拥有不可剥夺的选择自己行为的权利,只有具备了这些意识,一个人才能够真正自由支配自己的空闲时间,也才有可能具有真正意义上的闲暇时间。否则,即使给他足够的时间让他自由选择度过的方式,他也没有能力去选择。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对北京、天津、哈尔滨、上海、四川乐山、云南大理和丽江等城市的人们闲暇时间支配进行的专题调查显示,公众闲暇时间的分配与利用存在的问题依然严峻。尤其在低薪阶层、老年人群体、青少年群体、非在业者群体中情况更是不容乐观。从总体上看,被调查城市居民的闲暇时间有明显的增加,闲暇活动质量是薄弱环节。闲暇活动单调、活动种类不丰富、趣味不高雅,仍是当前存在的主要倾向。休息日比工作日闲暇时间多近3.5小时,居民对闲暇活动无明显的倾向。2001年11月的调查显示,闲暇时间在工作日为4小时46分钟,休息日为8小时9分钟。虽然闲暇时间整体上在增加,但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阅读报纸、书刊的时间都有所减少,比1998年分别减少27分钟、3分钟和5分钟,而看电视的时间增加了近一个小时(59分钟)。居民平均每天有2小时39分钟用在看电视上,占总闲暇时间的46.22%,占全天的11.04%。看电视是闲暇时间里占有时间最长的活动,仅次于睡眠的8小时41分钟和制度内工作(学习)时间的3小时58分钟,位于第3位。上海市统计局城调队2005年2月份对上海市民调查显示,城市居民闲暇时间的现状为:工作日,城市居民平均闲暇时间3小时左右,其中有11.3%的被访者日均闲暇时间5小时以上,27.5%和33.4%的被访者闲暇时间分别为3―5小时和2―3小时,闲暇时间在2小时以内的占27.8%;休息日,城市居民的闲暇时间平均近6小时,其中9.8%的人的闲暇时间在10小时以上,闲暇时间为5―10小时的占45.8%,5小时以内的占44.4%。闲暇时问干什么?除看电视、看书报杂志等常规内容外,近二成被访者在家经常上网,其中有35.4%的人每周上网时间在3―10小时之间。其他休闲方式还有:去图书馆阅览、玩棋牌、从事艺术品收藏、跨省或出境旅游、参观各类展馆等。近十年来,人们的日工作时间减少了77分钟,家务劳动减少了37分钟,而生活必需时间增加50分钟,闲暇时间增加64分钟,居民看电视的时间增长了1倍,达到了3小时38分钟,人们在电视机前打发掉了一半的闲暇时光。这些调查充分说明,中国大众闲暇时间非常充足,而闲暇时间的支配却非常不合理。
  所以,如何度过占人生命1/3的闲暇时间,是每个人和整个社会都要面对的问题。中国城市许多人每天在电视机前度过3个多小时,而日本人和美国人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分别为1小时37分钟和2小时14分钟,我们的闲暇生活未免太单调了一些。因此,发展娱乐、旅游、服务业以丰富人们的闲暇生活,兴办体育场和图书馆等活动场所以提高人们的休闲质量,满足人们多方面的休闲需求,必将成为一个新兴的、前景广阔的产业。
  
  责任编辑 王登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918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