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股市需要更多“民企”上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夏志琼

  
  中国证券市场在建立过程中的计划经济背景形成了国有企业的主导地位,民营企业在证券市场上长期处于次要的弱势位置。近年来,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和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变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渴望能够发行上市,而中国证券市场也需要民营企业这一极具潜力的上市群体。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蒙代尔近日在国际金融论坛第三届年会上指出,中国的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对股票市场的利用率还很低,许多企业的资金仍主要来源于银行,这与中国庞大的GDP总量极不相称。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呈现出迅猛发展的良好态势,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统计显示,2005年,民营经济在GDP中的比重已经由2000年的55%增长到65%左右。而目前沪深两市近1400家上市公司中,通过直接上市和买壳上市的民营企业所占比例只有20%左右,这与民营企业的地位、作用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为此,积极引导民营企业进入股票市场,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然而,目前,民营企业上市仍面临着不少制约。首先是目前股票发行实行核准制,但并不意味着完全实施国际通行意义上的核准制,限于现阶段我国证券市场的规模尚小,我国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在股票发行上只能实行标准控制和规模控制相结合的核准制。这使得符合条件但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无法上市;其次是股票市场乃至整个资本市场的结构缺陷和层次单一化缺陷,把绝大部分民营企业拒在直接融资市场之外;第三是民营企业直接上市存在着某些政策和法规上的障碍,在实际购并、买壳上市等间接上市的操作中也面临着不少难题;第四是上市排队时间等不起。新的《公司法》,降低了股份公司的设立条件,简化了设立程序,表面上看新《公司法》和新《证券法》似乎降低了IPO的门槛。但是对于众多等待上市融资的民营企业来说,其上市通道仍具有“短板效应”。对于一家民营企业来说,从准备上市到上市成功,通常要3到5年,这样漫长的上市周期是民营企业所无法忍受的。
  无数实践说明,民营企业上市有利于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有利于改变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的缺陷;同时借助资本市场有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加速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并有利于资本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以苏宁电器为例,自2004年7月上市以来,一直保持着超高速发展的势头,仅今年上半年就新开门店65家,其总门店数达到286家,实现销售收入117.78亿元,净利润2.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57.51%和109.02%。因此,无论从健全中国股市本身而言,还是从发展经济的层面来看,都需要积极推动更多的民营企业上市。
  一是要积极消除民营企业上市障碍。发展民营经济,就要在融资方面一视同仁,在直接融资方面,要允许民间资本进入资本市场,一方面要大力支持和鼓励更多的民营企业通过改制上市;另一方面要支持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国有股向民营企业的转让,通过民营资本的进入,实现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合理化、投资主体多元化,从而,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
  二是要提高民营企业的上市效率。民企清晰的产权关系,良好的成长性,逐步成为证券市场推崇的对象。虽然我国深沪市场的上市程序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与境外市场和拟上市企业的要求相比,在政策的透明度和工作进程的可预期性上还是有较大的差距。境内上市程序方面的审批手续复杂化和上市挂牌时间漫长,非常不利于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应通过各种方式增加上市的可预见性,相关部门应尽快改善上市审批程序,增强可预期性,以提高企业境内上市风险的可测性。
  三是要鼓励优秀民企直接上市。目前民企在整体上市公司中的比重还很低,许多优质民企还未上市。2002年“《福布斯》中国内地百富排行榜”的资料表明,在前50名富豪率领的资产超过1.45亿美元的民营企业中,还有20家没有上市。此外,从目前民企上市的整体情况看,买壳上市方式居多。因此,应继续创造条件,支持民企直接上市。使民营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真正实现做大做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达到上市公司与投资者双赢的局面,以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
  四是尽早设立适合中小民企的股权融资市场。要借鉴发达国家证券市场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积极创新,努力推进我国证券市场多层次发展。主板狭小的市场容量难以满足成千上万的排队上市企业,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是鼓励和促进民营企业上市的必要举措。民营企业的资本规模相对偏小,但盈利能力较强;在目前的股票发行制度下,证券公司每申报一个拟上市公司就需占用一个通道,而承销费用一般根据筹资额确定,证券公司自然有“弃小求大”的倾向。因此,及早设立创业板块,可以改善民企所处的不利竞争地位,促进民企更好地利用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发展壮大。
  通过分析可以看到,民营企业通过上市募集到所需资金后,普遍进行技术改造、产业升级,促进了企业业绩大幅增长,规模迅速扩大。同时,企业运作渐趋规范,普遍建立和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形成了核心竞争力,发展的空间进一步拓展。形成具有其本身特色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了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质的飞跃。而民企上市也会为证券市场带来热点和炒作机会,也提升了整体上市公司质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991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