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登凯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和收入的增长总是会推动文化需求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中期,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使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缺乏有效的互动与链接:一方面是巨大的潜在需求不能实现,另一方面是大量无效的产品供给以及巨大的文化资源不能产业化。
  
  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基本状况
  
  2006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440亿元,占GDP的2.15%;从业人员996万人(其中个体从业人员89万人),占我国全部从业人员(7.52亿人)的1.3%,占城镇从业人员(2.65亿人)的3.8%。数据表明,与第三产业总量大大提高正好相反,文化产业总量比以前的统计有较大缩水。
  我国文化产业总量尽管不大,但结构有了一定的变化。从法人单位注册类型中内资(96.2%)、港澳台商(2.1%)、外商(1.7%)所占比重看,我国文化领域不断开放,已经呈现多样化形态;从法人单位所有制类型看,公有资本与非公有资本之比为51:49,其中国家绝对控股的占7.4%,相对控股的占0.6%,说明我国文化领域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局面已经形成。
  新公布的文化产业统计数据由于多种原因可能被低估一些,但一个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以上的13亿人口的大国,文化消费总量在4000亿元至5000亿元之间,这不是一个合理的数字。据国际经验,一定的GDP发展水平,与一定的恩格尔系数,以及一定的文化消费支出具有相关性。根据近几年文化发展及比较,我国人均GDP达到1700美元,恩格尔系数应该是44%,文化消费应该在个人消费中占到18%,总量应该是10900亿元;如果人均GDP达到2000-3000美元,恩格尔系数应为33%,文化消费在个人消费中应占20%,实际消费总量应为20100亿元。根据这一算法,2005年我国人均GDP就,已超过了1700美元,文化消费总量却只有4150亿元左右,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平均值的差距至少在15000亿元以上。我国居民文化需求的满足程度不到1/4。
  
  二、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文化资源丰富而开发不足
  中国有着丰富、优秀的文化遗产,这是举世公认的。在文化产业化过程中,如何充分挖掘丰富的文化资源,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们的文化产业,在产业规模、产品质量、资源绩效、市场竞争力上和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这说明文化资源大国并不等于文化产业强国。在文化资源呈散落状分布基础上进行的单一文化产品开发,无法形成产业规模及规模效益。作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无论呈现怎样的多样性,但它的基本趋向只能是现代生活期望的满足和补充。如何从消费市场和现代产业角度提炼文化资源的市场价值要素,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这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中国文化产业的未来,必将建立在对文化资源进行产业整合的基础上。
  
  (二)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技术力量薄弱
  文化成为产业,就在于一些高技术的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批量复制和无障碍传播手段为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文化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支撑。高科技在文化产品生产领域从内容到形式、从生产方式到传播方式都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文化产品生产的发展和创新。发达国家通过科技运用有力地推动了文化产业化。20世纪90年代,图书出版公司、音像出版公司开始把网络技术应用于销售,极大地方便了消费者的选购,从而推动了图书和音像出版业的发展。迪斯尼把高新技术应用于文化娱乐业,1993年的销售额为85亿美元,到1997年仅4年时间就达到了225亿美元;百老汇音乐剧生产中的科技含量之高,是许多传统表演艺术无法比拟的,其表演场景辅之以高品质的灯光、音响效果,使人犹如身临其境,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与此相对照,中国电影业和演出业的制作、加工、欣赏都还停留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与发达国家存在着很大的技术差距;而且这一差距也广泛体现在文化产业的各个部门。因此,技术水平低下是制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进入21世纪后,以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为代表的当代信息革命,不仅带来了崭新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和网络经济,而且带来了崭新的文化形态――数字文化和网络文化。
  
  (三)文化产业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障碍依然突出
  中国传统的文化事业单位是按“条块”分割的方式设立的,目前尽管在不同程度上开始与行政主管部门脱钩,实行“专业归口管理”,但是,离真正的市场竞争还有相当的距离。在国际性“传媒汇流”趋势的影响下,一些广电、报刊、出版企业在政府的协调下成立了集团公司,实现了“强强联合”和“资产重组”,甚至在当地从事了一些跨行业、跨媒体经营。但“媒体汇流”在西方是一种市场趋势,在中国则主要依靠政府行政手段,如何同结构调整与体制转型结合起来,仍然是个问题。中国文化管理仍然实行党政二元结构的管理模式。在产业化的过程中,许多产业如传媒集团国有资产主体从政府文化行政部门脱离了,但又转向了党委的宣传部门。党委宣传部门在继续执行党管意识形态的同时,承担起了国有文化资产的管理责任。这样,文化产业的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矛盾并没有在产业化过程中得到有效解决。原有体制下的市场主体仍然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经营改革目标遭遇地方行政和行业主管双重阻力,并未得到有效实现。
  
  (四)与国际文化产业市场规则接轨力度不够
  加入WTO后,中国文化产业政策并没有完全与WTO的协定接轨。应该说,我国在文化产业的开放方面保持了务实和谨慎的态度。我们并没有完全按照有关划分类别来开放文化产业,而是根据国情将可以开放的领域单列出来作出承诺,开放的领域是有限的,开放的幅度是可控的。
  如果说政府对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尚须顾及文化产业的起步、经济发展实力、国家在世界所处地位等因素,那么,文化产业部门(集团)在发展观念上就应以一种超前的意识带动产业集团奋起直追。但集团在发展观念上仍然因循守旧,没有重大的突破。我国文化产品存在内容必须承载教化大众的功能。文化产品所带给大众的娱乐、消遣功能远比教化功能小得多。
  
  (五)文化产业政策滞后
  中国提出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后,制定了各种各样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但是,有些政策是滞后的。这些政策在某种意义上起着将中国的文化事业平稳地过渡到文化产业的作用,而对于文化产业的突破性发展的作用

不大。文化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国际化程度相比,仍然是落后的。在文化产业政策上,还没有顾及到提升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的层面,文化产业政策与文化产业战略不配套。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践结果与预期目标出入较大。出现了一些文化主体的发展与文化体制改革相背离的事实。一是文化主体之间行业发展不均衡,从而制约一些行业的产业化进程。二是投资文化产业的资金风险加大。而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是实现我国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环节。三是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成为文化产业化的阻力。
  
  (六)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滞后造成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无序化状态
  文化管理机制的陈旧限制了文化产业的市场发展潜力。现行文化管理体制还是政府主办和政府垄断性质的,是一种“微观管理”。这种管理体制在市场经济环境已经发育,社会资本已经流动,技术创新活跃,文化市场的产业链条已经有所形成的形势下,显出种种“越位”、“缺位”、“错位”的弊病。这一点在市场发育方面表现突出。缺乏一种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考虑到文化市场特殊性的现代投融资机制,已成为阻碍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实现文化产业跨跃式发展的重大问题。加入WTO以后,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领域实行的不同产业环节“区别准入”政策已经极大地制约了文化市场的发展。
  
  三、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一)弘扬主旋律与文化多样化的有机统一
  按照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发展文化产业,应当把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结合起来。弘扬主旋律不仅是文化事业的要求,也是发展文化产业的要求。文化产业的生产经营是面向市场的,它要以市场上消费者的文化消费需要为转移。消费者在市场上对于文化产品和服务具有极大的选择的自由性,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消费者,形成了文化消费需求的多样性。这就使得文化产业的生产经营单位往往较多地关注如何适合消费者的口味,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力求产品和服务的多样化。但是,文化产业作为精神文化产品生产者,在适应消费者文化需求的同时,还有引导消费者具有文化需要的责任,既要适合消费者的口味,又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供给消费者。这就需要在文化产品项目的选择和内容的要求中注意弘扬主旋律,使弘扬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的优秀文化产品占领市场。
  
  (二)制定适宜的发展战略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
  充分认识到中国文化的“战略性短缺”,确立明确的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中国文化产业的宏观形势存在着“战略性短缺”,这种“战略性短缺”是在服务业总体发展滞后这一背景下形成的。据统计,从1991-2006年,中国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徘徊在1/3左右,结构上仅仅上升了1个百分点。这一比重比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的平均值低了14个百分点,就业水平也低了近20个百分点。世界银行的统计结果也显示,目前世界各国第三产业平均达到GDP的60%左右,发达国家以知识和文化为基础的第三产业占到GDP的70%以上。这表明,中国目前第三产业不但低于发达国家,而且还低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发展中国家。这种情况显然是与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发展态势相矛盾的。我们应该明确认识到文化产业“战略性短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确立明确的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改革现行文化管理体制,以积极的姿态应对国内外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要将长远的文化产业战略与近期的文化产业规划紧密结合起来。中国提出发展文化产业后,制定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及文化产业规划,对于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国文化产业的战略和规划都比较长远,而短期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不足,特别是一年、二年内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目标尚不完善。文化产业的长远战略和规划是经过一个个短期目标来实现的。文化产业的突破,往往首先从一个领域甚至一个行业、一个集团中实现,然后通过这个行业、这个集团带动其他行业发展。因此,中国文化产业战略和规划要在侧重宏观的、长远的、整体的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地考虑文化产业的微观的、短期的、个体的推进,以个体带动整体发展。特别是应该选择最具有突破性行业,重点扶持几个集团迅速成长起来,占领国际市场,以此提升文化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尽快确立起文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培育和发展文化企业,确立其在文化市场中的主体地位,这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目前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明显落后于其他行业,因此要进行企业化改制,并将其推向市场,进行市场化运作。一是要对少数国有文化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造,使它们变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文化企业,赋予它们在推动国家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中流砥柱的责任。二是要为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文化企业创造政策环境和条件,使它们能够轻装上阵,顺利实现身份转换。三是要根据文化产业可经营范围,研究允许民营企业进入文化市场的文化项目和鼓励其投身文化产业的产业政策,为民营企业进入文化产业提供可操作的具体政策,形成以公有文化企业为主体、国有文化企业为导向的与非公有文化企业并存的文化企业多元发展格局。
  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政府作用的重点应该放在促进文化产业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改善基础设施,制定规则和政策,确保市场竞争的公平,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培训等方面。要从原来主要运用行政手段转向主要运用经济手段,由原来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节文化市场供求关系,营造适宜的市场环境,对文化产业活动进行引导和调节,引导文化企业正确地进行经营决策。要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和管办分开的原则,对政府、文化市场、文化企业的职责和功能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发挥行业协会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强行业服务、行业自律、规范企业竞争行为,维护企业利益。政府职能要切实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由主要管理“直属单位”向管理“社会”转变。
  必须对文化产业中的公益性文化和经营性文化进行必要的区分,并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发展方针和措施。对待公益性文化要转换机制、增加投入、改善服务,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出现新的活力;对于经营性文化创新体制,使之逐渐彻底面向市场,在市场中实现优胜劣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一方面继续保障公益性文化产品的提供,另一方面积极促使经营性文化产业面向市场寻求发展。
  
  (三)闲暇时间的支配与消费观念的引导
  文化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土壤是大众的闲暇时间及其必备的经济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使中国社会已经实现“小康”的经济发展目标,正在向富裕社会迈进。与之相关的是社会大众层面的消费水平普遍提高。而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众的消遣、娱乐、旅游等文化消费的比例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人们的闲暇时间也越来越多。闲暇时间是文化产品的舞台。这说明文化产业的市场潜力巨大。然而,目前中国大众消费状况的一个基本事实是没有按正常的消费比例进行消费,有了闲暇时间却不愿意进行娱乐、健身活动。这也说明,中国大众层面闲暇时间的支配不合理,消费观念滞后,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引导。因此,中国文化产业要引导中国大众转变观念,使其合理地支配闲暇时间,并具有超前的消费意识。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对北京、天津、哈尔滨、上海、四川乐山、云南大理和丽江等城市的人们闲暇时间支配进行专题调查显示,公众闲暇时间的分配与利用存在的问题依然严峻。尤其在低薪阶层、老年人群体、青少年群体、非在业者群体中情况更是不容乐观。闲暇活动单调、活动种类不丰富、趣味不高雅,仍是当前存在的主要倾向。
  如何度过占人生命1/3的闲暇时间,是每个人和整个社会要面对的问题。中国城市许多人每天在电视机前度过3个多小时,而日本人和美国人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分别为1小时37分和2小时14分,我们的闲暇未免太单调了一些。因此,发展娱乐、旅游、服务业以丰富人们的闲暇生活,兴办体育场和图书馆等活动场所以提高人们的休闲质量,满足人们多方面的休闲需求,必将成为一个新兴的、前景广阔的产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091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