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内蒙古牛奶业现状调查与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郭八龙

  2005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被正式命名“中国乳都”2006年乳都两大龙头企业“伊利”和“蒙牛”奶类销售额达到326亿元。到2007年,仅呼和浩特市奶牛存栏7873万头。
  然而,近几年奶牛养殖中出现了不少问题,特别是这两年,大奶牛进屠宰场,小奶牛产后抽血淘汰现象很严重,养奶牛赔钱的呼声很高。
  
  一、现状分析
  
  (一)市场拉动,盲目发展
  1999年起,内蒙古液态奶(UHT)销售向全国进军和蒙牛乳业快速成长使原有奶源格局被打破。市场需求与原料奶收购之间缺口大,导致抢奶、涨价,拉动奶牛养殖业飞速发展,奶牛价格一路走高,由1999年的每头奶牛价格约7000元涨到2003年的20000元。而国内奶牛资源贫乏,市场需求大,企业宣传、贷款、支持力度猛,各级政府大力支持,导致行业发展速度加快,多方资金投入,大量引进奶牛。奶牛基本上不淘汰,繁殖上见母就留,导致劣质奶牛数量增长,奶牛业潜在危机暴露,出现集中淘汰宰杀状况。
  
  (二)饲料涨价快,牛奶价格下滑
  2007年同期对比,饲料的主体成分玉米每公斤从0.5元涨到0.8元,涨幅60%。而牛奶收购价格仅仅增长0.035元,涨幅不足2%。成品饲料提价幅度在20%―100%以上。
  那么,牛奶为什么不提价呢?乳品加工企业的利润大部分用于产品的加工、仓储、运输和广告、促销、公益和赞助等。加之,牛奶收购市场价格混乱。最低的每公斤1.795元,最高的达3.3元。奶农每公斤奶收购价为1.795元,奶贩子却卖2.35元。
  
  (三)牛奶生产旺季和产品销售旺季的反差
  牛奶产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寒冷的冬季是牛奶销售的旺季,可是大部分地区,牛奶产量却减少2/5。夏秋季节,牛奶产量上来了,牛奶市场需求压缩约1/2以上。
  
  (四)盲目进入、资金后续无力
  奶牛养殖的配套设施占用资金积淀。企业、金融信贷盲日投人后果逐步显现。呼和浩特市的奶牛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2000多头发展到2006的70余万头,内蒙古从不足万头到203刀头,资金投入很大。许多奶牛养殖业者,盲目进入行业,后续投入乏力,形成恶性循环。
  
  二、奶牛养殖有门槛,技术支撑是保证
  
  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奶牛饲养历史长,奶牛业形成了高品种体系、高科技含量、高营养摄人、高饲料投入、高产量报的行业,饲养条件、技术支撑、服务体系比较完善。而我国奶牛饲养业起步较晚,传统饲养方式比较落后。奶牛业奶牛的品种、品质是前提,国产优良奶牛数量有限,而基础薄弱低产、杂种奶牛居多。牛奶产出低于饲养成本,直接导致奶牛饲养业亏本。
  饲养奶牛,饲料是关键,饲料配方和喂养必须科学合理。目前我国奶牛饲养采用“阶段饲养”方法,就是根据奶牛生长、生产各个不同阶段应用不同的营养配方和品种数量搭配满足奶牛的阶段需求。然而,在我们地区,据调查仅有1%的奶牛能够达到以上两点.绝大多数奶牛肌体处于严重的营养失衡状态。营养失衡导致奶牛不孕症普遍,不繁殖就不产奶,投入产出不成比例。保证奶牛发挥产奶潜能,维持正常的各个泌乳阶段特别是泌乳盛期的正常高产必须有产能饲料,也就是块根饲料、多汁饲料的支持和摄入。在我们地区,奶牛每天只吃以玉米为主要成分的精饲料,以玉米秸秆代替饲草。即使有一点青贮、黄贮饲料也是玉米秸秆为原料。这样一来,部分营养过剩,大部分营养奇缺。
  
  三、进口奶牛问题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毛登牧场饲养着480头新西兰进口奶牛。当地工商银行是投资主体,盲目进入行业,陷入困境。由于饲养管理不善,亏损越来越大。可惜每头接近20000冗的进口奶牛要出卖给肉牛基地,面临育肥屠宰的命运。
  在东苏旗移民区饲养着800多头新西兰奶牛,由于管理粗放,饲草料缺乏,情况也好不到那去。在二连浩特市齐喻移民区,那里的200多头新西兰进口奶牛以饲养黄牛的方式饲养,每头牛每天平均产儿公斤奶。在巴彦淖尔市磴口县有一个“宝牛公司”,那里以企业投资和下岗职工人股结合,组成股份制企业,进口230头澳、新奶牛,现在发展到接近500头。从2004年投产到现在,日平均产量不低于25公斤,是目前较大规模、较大群体,唯一盈利的范例。在呼市新城区毫沁营乡沙梁养殖小区有一位离休老干部,2004年饲养10头头胎进口奶牛,产9胎,有7头是母牛。三年后,奶牛乳房、奶头坏得所剩无几,挤奶少得可怜,每月老两口两个人的全部离休工资全部搭进去也不够,情况越来越糟。
  进口奶牛,包头市有20000头,乌兰察布市和巴彦淖尔市共有15000多头,呼市、鄂尔多斯市、锡盟三地15000多头,二地相加大约50000头的规模。这些进口奶牛是内蒙古奶牛业的中坚力量,可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善,大部分即将面临被屠宰的命运。
  
  四、奶牛保健是目前行业的制高点
  
  奶牛养殖先进国家和地区提倡奶牛保健,或者直接叫做“奶牛保健100天”,或者“关键控制100天”。这是根据奶牛饲养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的,是目前国内外行业的制高点。因为这个期间是奶牛产前产后饲养管理关键控制点,是牛奶正常生产关键期,是奶牛“四大疾病”高发期。
  在内蒙古地区,这方面差距明显。前几年,由于奶牛价格偏高,饲养管理经验欠缺,奶牛发病多,小病大治,兽医行业非常活跃。可是奶牛养殖效益低下,奶户拖欠兽医珍治款严重,导致日前有病不治,直接屠宰淘汰了。因此,注再和加强奶牛保健非常关键。
  
  五、注重科学养殖
  
  奶牛饲养专业性很强,造成目前种种问题的根源在于不重视科学养殖。在包头市,所有的奶站必须办理卫生许可证、健康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等,在呼市没有此现象。奶牛业的进入门槛低,农民们没有技术准备,盲目进入使他们吃尽苦头。各级政府和科技人员有责任为他们服务。出路在那里?四个字:种、吃、工程。
  
  (一)种。种之一:适时配种,尽最大可能缩短奶牛的胎间距,是奶牛业效益的根率所在。解决了这个问题,就不会赔钱,就能坚持和发展。
  种之二:要科学、因地制宜地把奶牛需要的饲草料种到地里。奶牛是一种特殊的营养转换动物,它对营养的需求和饲养条件很苛刻。尽可能解决和满足奶牛吃的需求它才能够多产奶,产生利润。
  种之三:把奶牛饲葬的先进理念、方法种到奶农的脑子里。
  
  (二)吃。奶牛吃多少,吃什么,是一门专门学问,是专业性极强的学问。奶牛饿着肚子,营养比例严重失衡,一连串的问题就会出现。
  
  (三)“奶农工程”。目前的行业症结是用千年不变的农民养黄牛的方式饲养奶牛,要通过观念转变达到“奶农饲养奶牛”。这就是行业核心转变,转变过程就是“奶农工程”。
  实现奶农工程首先是政策支持的转变,我们内蒙古乳业、奶牛业是地方工业、农牧业的基础,重视、支持力度远远不够。应成立由乳都行政长官直接领导的乳都乳业行业协会,提供一个平台,大家为乳都发展出力,协调制定行业规范,适应发展需求。
  奶农工程的重要措施是生产关系的转变,把农户散养引导向集中饲养过渡,用多种方法,通过奶农协会把他们组织起来,加快学习提高。目前我们奶牛的90%掌握在农民手里,户平均3―5头的规模最具代表性,而且以副业的方式在饲养。这种生产方式最缺乏技术支撑,在配种、饲养管理、饲草、饲料的调节储备诸方面受到限制。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限制了行业发展。要向集中规模要效益.要向组织起来形成牛奶供应链要效益。
  生产方式的改变要向国际、国内先进模式靠拢,TMR全混日粮自由采食的先进模式在地区正在被采用,呼、包、巴三市都有样板。这是行业必由之路,要明确方向,正确引导.少走弯路。集中经营的规模不能一刀切,要因地制宜,根据自己牛奶链的需要,自身实力的综合提高自然发展。目前奶牛小区农户与奶站的关系要根本转变,向股份制、民主管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方向过渡,增加收入的同时提高牛奶质量。
  具体建议:
  1.组织专业班子.将分散在各个部门的人才、财力、资源进行整合,成立自治区奶业办,协调引导自治区奶牛业健康发展。
  2.推行科学饲养,充分利用媒体、媒介,宣传先进方式,通过推进奶农工程,与地区实际结合,从根本上转变经营方式,达到规模与效益的同步发展,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3.确定正确发展方向,推广先进方式,引领行业正确发展,与先进方式尽快接轨。
  4.确定支持重点和策略,改变制约生产力发展的落后生产方式。
  5.规范企业行为,促使他们改变收奶方式,解决现存矛盾。
  
  (作者单位:呼和浩特市奶农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097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