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政策与中小企业融资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马 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中小企业得到迅猛发展。成为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和减少贫困的重要动力。截至2004年底,在中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超过360万家,个体工商户28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6%。中小企业创造国内生产总值占58.5%。出口额占68.3%,上缴税收占48.2%,提供了75%以上的就业机会。中小企业在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融资难问题尤为突出。
一、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融资难
(一)如何认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麦克米伦缺口”(Macmillan Gap)认为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资金缺口,即“资金的供给方不愿意以中小企业所要求的条件提供资金”。从资金来源看,企业所需资金不外乎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大类(见表1),本文主要从中小企业外源融资角度进行分析。
从现实的情况来看,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难不仅仅体现为间接融资中的贷款难,其他方式的融资渠道对中小企业来说也是难以获取资金。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类型的中小企业都面临融资难问题,一批已经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的中小企业的融资相对容易。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1.中小企业自身的弱点制约了银行贷款。中小企业的自身弱点主要体现为: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行业风险较大。二是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三是缺乏准确、及时的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投资经营风险较大。四是企业信用观念不强,逃废银行债务情况严重(见表2)。
2.外部融资环境不配套对中小企业融资形成障碍。外部融资环境不配套主要表现为:一是缺乏必要的中小企业融资社会担保机制。二是中小企业融资抵押难问题突出,主要体现为抵押登记难、抵押手续环节多、缺乏规范权威的中小企业资产评估中介机构以及中小企业的抵押物执行难、变现难等。
3.融资体制和组织创新与中小企业发展不对称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融资体制和组织机构的创新发展滞后,阻碍中小企业发展主要表现为:一是资本市场体系单一、缺乏层次,限制了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二是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缓慢。难以发挥对中小企业支持的主导地位。三是商业银行集中防范金融风险的贷款管理办法对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带来一定影响。
二、已有的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金融政策和实践
(一)建立和完善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1.不断加强金融政策的指导
我国相关金融管理机构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来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发展。例如1998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改善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银发[1998]278号),1999年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对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银发[1999]379号),2002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指导意见》(银发[2002]224号)和《中小企业促进法》以及2005年出台的《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等。这些政策法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支持小企业发展:
(1)在资金政策方面,中央财政预算设立中小企业科目,增设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专项补助资金等,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为支持中小企业投融资发挥了积极作用。
(2)在税收政策方面,税务部门制定了一系列针对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主要包括: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规定限额的企业,实行低档所得税率;对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实行简易征收办法:对符合规定条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在一定期限内减免营业税:对企业技术转让年净收入在一定数额内的,暂免征收所得税:对新办的第三产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达到一定比例的企业,在一定期限内实行减、免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
(3)在融资政策方面,对接受政府指导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当担保机构提取的风险准备金不足以弥补时,对其发生的代偿损失给予一定补偿。
(4)在财务管理方面,财政部门颁布实施了《小企业会计制度》,这对于提高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规范小企业的会计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与此同时,中国各级地方政府对中小企业的重视程度也日益提高,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分别制定了区域性的扶持政策。
2.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增强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放贷的积极性
逐步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金融机构不再根据企业规模和所有制性质,而是根据企业的信誉、风险等因素确定合理的贷款利率,逐步形成了按照贷款风险成本差别定价的格局,进一步增加了各金融机构扩大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内在激励。
(二)增加了对中小金融机构的支持,培育适度竞争的金融组织体系
1.增加对中小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再贴现,增强中小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能力。
2.通过发行中央银行专项票据等资金支持方式,积极支持和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
3.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强部门沟通协调,积极稳妥推进小额贷款组织试点工作。
(三)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1.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通过信息服务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帮助商业银行防范风险、培养并提高企业信用意识:促进企业融资。
2.规范信用评级机构发展。在山东、上海等19个省市开展信用评级试点工作;2006年3月,颁布《信用评级管理指导意见》。
(四)推进金融市场发展,丰富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产品体系
1.2005年5月,颁布《企业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允许符合规定条件的中小企业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进行融资。
2.稳步推动小额信贷,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例如针对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提供的小额担保贷款:针对农业产业化中小企业提供的扶贫贴息贷款等。
3.商业银行推出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产品创新,创新金融产品以突破传统抵押担保为主。区域覆盖面较广,品牌特征突出。主要有三大类:一是动产和权利质押类产品创新:二是“套餐式”综合型金融产品创新:三是综合服务方式创新的金融产品创新。
4.政策性银行积极支持中小企业的融资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开发银行通过建设制度、建设信用、建设市场,用开发性方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一是发放中小企业贷款:二是促进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的建立:三是开展淡化担保的微小企业贷款业务。
(2)农业发展银行开办农业小企业贷款业务试点等。
三、进一步推进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金融政策建议
(一)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强部门配合,积极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1.大力培育和发展企业债券市场,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发行企业债券。
2.积极稳健发展中小企业板块,推进中小企业股票交易市场的发展。
3.加强和完善对创业投资企业发展的政策指导,积极推动创业投资行业的发展。
(二)改进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
1.探索建立有效分散中小企业担保风险的机制。
2.建立担保机构稳定资金补充机制以加强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服务力度。
3.建立健全信用担保机构外部监管体系。
4.积极引入民间资金设立信用担保机构,从而扩大中小企业的融资供给。
5.积极探索和推进统一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的创建。
(三)金融机构应提高风险定价能力,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对资金的不同需求,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改善金融服务
1.探索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定价机制。
2.针对不同成长阶段和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开发形式多样的金融产品。
3.改变服务理念,切实提升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水平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097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