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应立足于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苏向东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涵盖了农村牧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的全部内容,阐明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方向,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然而,对内蒙古广大的牧区来说,新牧区的路应该怎样走?采取什么样的具体措施和对策?笔者认为由于草原在牧区的特殊地位,首先应立足于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的重要意义
  
  一是提高草原畜牧业生产能力的主要手段。牧区是以草原畜牧业为主,草原畜牧业又是以草原和牲畜为基本生产资料的产业。草原具有很强的可再生性和可更新性,牲畜的规模和畜产品的产出量完全依赖于草原的可再生性和可更新性。因此,草原保护、利用、建设的程度如何,直接决定着草原畜牧业的生产能力和水平,影响着畜牧业的发展。
  草原是一个十分脆弱的生物物理生态系统,人为的开垦、采挖和过度采石都会造成草原永久性的破坏。目前,内蒙古草原生态形势不容乐观。乱垦、乱挖、滥采、超载过牧、过度开垦以及不合理使用草原资源等直接造成了草原退化。据统计,全区草原面积由解放初期的13亿亩减到现在的11.23亿亩,可利用面积减少到8亿亩左右。改革开放以来,牧区从“草畜双承包”到草原承包经营权到户,是一种顺应改革发展的正确选择,在一段时期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如:“六五”时期牧区经济总收入比改革初期的1980年增加了2.5倍,平均年增长22.3%;“七五”时期平均经济总量比“六32"时期又增长了2.2倍,平均年增长17.9%;到了“九五”末期,情况开始发生变化,牧区经济总量增长开始下降,增速减缓,甚至出现负增长。截至2002年内蒙古牧区经济总收入56.7亿元,比2001年下降3-3%。再次出现负增长,2002年牧民家庭现金收入比上年减少11.4%,其中:出售牲畜及畜产品收人比上年下降3.6%。其主要原因是草原资源已经挖掘到了尽头,维持原有的再生产规模,已经十分困难,靠增加牲畜数量的扩大再生产已经不可能。
  二是构筑北方生态屏障的必然选择。内蒙古大草原地处祖国的北部边疆,天然草原面积为8800万公顷,占内蒙古自治区国土面积的75%,占全国草原面积的22%,是中国面积最大、草原类型最为丰富的草原牧区,其中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是世界保存最为完整的草原之一。内蒙古大草原与东北地区的原始森林共同构筑了我国北方地区惟一的天然生态屏障。因此,内蒙古大草原的生态地位是不可取代的。而目前,“沙尘暴”这三个字对中国人民来说已经不再陌生。起源于内蒙古的“沙尘暴”所带来的经济与社会负面影响不仅在国内,而且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如果我们再不抓紧进行草原生态的有效保护和建设,恢复草原本来面目,牧区的经济就得不到发展,而且离社会主义新牧区的目标会越走越远,更有甚者,可能会给全国带来环境灾难。
  三是实现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牧民是草原的主人,千百年来,广大牧民就有保护草原的意识和合理利用草原的方法。注意防火,懂得无水草场和有水草场怎么利用,知道当一个地片的草被采食到1/3时必须倒场,清楚这片草原能够容纳多少只牛羊。这种天人合一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生活方式维系了草原的繁荣和活力,创造和推动了草原的文明和发展。可是,人口剧增的今天,保护草原只能靠控制牲畜头数来实现。值得庆幸的是:上世纪末,牧区开始逐步推行退耕还草、围封转移、休牧禁牧、划区轮牧等措施,取得了重大成效。短短几年时间,牧草长势、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变化。实践证明,只要不负重于草原,合理利用草原,再加以保护和建设,草原植被是可以恢复和永续利用的。
  
  二、主要思路
  
  今后一段时期,在保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基础上,立足牧区实际,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以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为基点,正确认识和处理草原生态保护和发展畜牧业的矛盾,继续实施退耕还草、围封转移、休牧禁牧和划区轮牧,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实现新牧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对策措施
  
  一是大力发展牧区合作经济组织,提高草原畜牧业的生产水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小而全的家庭经营方式和统一的大市场的矛盾趋于尖锐,各种各类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对当地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首先,草原是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只有牧民联合起来,才能更有效地保护和建设草原,靠一家一户孤立的行动是很难实现的。其次,草场有类别区分,用途和作用各不相同,牲畜有品种、性别、岁龄的不同,也要分群饲养,畜种还有品质、效益和市场需求不同,需要改良,草场虫害和牲畜疫病都需要防治等等,客观上都需要统一管理和使用,只有合作才能实现这种统一,才能有效地合理利用草场和科学养畜。再者,发展牧区合作经济组织有利于降低牧民生产、生活和销售成本,达到增收节支的目的。
  二是进一步探索牧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发展效益畜牧业。牧区产业结构单一,特别是纯牧区,基本没有二、三产业,成为困扰牧区经济发展一个重要因素。传统牲畜品种和数量一定程度受到市场影响,必须加强牲畜品种改良,选择一些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饲草类动物来饲养,以此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一些牧区已引进一些新的品种,并获得成功,值得加以推广。
  三是重新认识和理解牧民的身份、地位和作用。传统的牧民在人民形象中是畜产业的创造者,即肉、奶、皮和绒毛的创造者。随着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等一整套的措施实施以后,牧民就不完全是畜产业的创造者了,还兼顾生态环境保护者和建设者的身份;产品也不仅限于肉、奶、皮和绒毛了,还兼顾创造无形产品,即:生态产品。生态环境的改善受益者不仅仅是牧民,而是整个社会。因此,希望能够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在拓宽牧民收入渠道的同时,适当地给牧民一些补贴,或者理解为支付给牧民生态产品的报酬。为了生态安全,调动牧民保护和建设草原的积极性,也应当给牧民发放生态补助。以至于不会因为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而减少牧民收人。
  四是加大对草原畜产品的宣传力度。在市场上给草原畜产品合理的定位,打造草原品牌。山羊绒以“鄂尔多斯”为代表成功走向世界,乳品以“伊利”“蒙牛”为代表深入每个中国人的心中。然而,作为牧区大宗产品(牛羊肉)的市场定位却不近人意,牧区牛羊肉与非牧区牛羊肉在市场上几乎没有价格区别。但是,两者相比,无论从口感还是营养价值都有巨大差别,牧区牛羊肉要胜出一筹。而且牧区牛羊肉属纯天然绿色食品。对于今天注重健康、崇尚天然和绿色食品的人们来说更显活力,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市场定位。让牧民在价格上得到实惠,从而提高收入水平。
  五是深刻挖掘草原文化,发展草原文化事业,开展旅游业。随着牧区植被的恢复,草原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的逐步改善,草原旅游将会成为牧区的一项重要的产业。特别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具有自然风光特点的休闲旅游将成为热点。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103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