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森林可持续经营与社会生产力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马利强

  摘要: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基础。森林在国土保安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向社会提供木材及林产品,促进经济的繁荣;森林对促进农村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对森林资源实行可持续经营。充分利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切先进成果,推动林业跨越式发展,是早日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林业 森林可持续经营
  
  传统的生产力理论认为,生产力是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现代生产力理论则认为,生产力不仅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更是保护自然、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可持续经营既是当代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只有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才能顺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切先进成果,推动林业跨越式发展,是早日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最佳途径。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林业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国已经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对森林资源实行可持续经营。
  (一)以森林可持续经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尽管经过多方努力,我国林业目前已经进入恢复和发展森林资源的时期。但是,与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比,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国内其他行业相比,林业生产力水平仍然比较低下。具体表现在:第一,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6.55%,低于世界26%的平均水平。从总量上讲,我国森林资源仅占世界的3.3%。第二,森林资源质量不高。全国林分平均每hm2蓄积量为78.06m3,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8.5%。郁闭度在0.2~0.3的林分面积占林分总面积的20.1%。森林质量明显低于世界林业发达国家水平。第三,森林资源增长缓慢、破坏严重。近年来,通过大规模的人工造林,我国人工林面积已达到4666.7万hm2。但人工林发展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树种单一,抗逆性较差;二是造林成活率不高,保存率下降。据调查,1990~1995年全国人工造林保存率由94.3%下降到83%。全国第五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与第四次相比,郁闭度在0.2以上的森林覆盖率由15.12%增长到16.55%,5年增长了1.43个百分点,但郁闭度在0.3以上的有林地覆盖率却由13.92%下降到13.22%。森林资源破坏十分严重。全国年均超限额消耗森林资源8679.4万m3;每年平均有216万hm2林业用地逆转为非林业用地。根据国土资源部土地详查结果,林地面积已经由2.64亿hm2减到2.28亿hm2,减少了0.33亿hm2。全国林分面积中,中、幼龄林占71.1%;用材林中,中幼龄林面积占74.4%,蓄积占46.7%。两次清查间隔期内,用材林成过熟林面积减少17.2万hm2,蓄积减少1066.7万m3;中幼龄林采伐面积占林分总采伐面积的78.5%,蓄积占总采伐蓄积的57.7%,可采后备资源继续减少。第四,林业生产力发展滞后,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多种需求:一是难以满足国内木材需求,年进口木材、木制品和纸浆及纸制品,折合成木材约4700万m3。二是难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巨大生态需求。我国的生态环境恶化速度在加快,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万km3,占国土面积的38%,且以每年1万hm2的速度在增长;每年新增荒漠化面积达2460hm2,相当于吞噬一个中等县,全国有近4亿人口生活在受荒漠化影响的地区;沙尘暴的发生频率呈上升趋势;有15%~20%的动植物物种濒临灭绝,高于世界10%的平均水平。毁林开垦、陡坡种植、围湖造田等人为活动破坏了生态环境,加重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总之,我国林业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较低层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林业的根本任务。为了更好地满足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对森林的生态需求和林产品需求,必须采取超常规措施,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以林业跨越式发展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
  随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三北和长江中下游等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林还草、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重点地区速生丰产林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的启动,林业已经进入一个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未来10年,林业发展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严格保护、大力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力争到2010年,使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达到19.4%,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逐步建立起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要求相适应的方针、政策和管理体制。
  
  (三)坚定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信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一是国家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资源环境和加强生态建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二是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为大幅度增加林业投入,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林业投入提供了可能。三是国家对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为可持续经营森林资源,充分利用国土资源提供了新的舞台。四是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为利用两种资源、服务两个市场,也为引进和吸收世界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创造了条件。五是各地涌现出许多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典型,为森林生态系统与林业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探索了可行的途径。六是广大人民群众兴林致富的要求十分迫切,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注入了动力。
  
  二、采取一切有力措施,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
  
  由于我国森林资源底子薄、林业经营管理比较粗放,经济体制改革滞后,林业发展内在动力不足,要满足人口继续增加和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非下大力气抓好不可。
  
  (一)进一步增强林业跨越式发展的紧迫感
  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实质,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重点工程建设为主要途径,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加速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的转变,缩小与世界林业发达国家的差距,使我国林业早日跨入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其核心是通过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尽快形成有利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氛围,早日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以林业可持续发展支持国家可持续发展。林业跨越式发展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是一致的。跨越式发展,强调的是要抓住机遇,采取超常规措施,加速形成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跨越式发展具有阶段性,而可持续发展具有长期性。现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着眼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林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扎扎实实地推进林业的跨越式发展。
  
  (二)不断更新观念,树立和增强五个意识
  一是树立森林资源的保护观。保护森林资源就是保护生产力,只有实行最有效的保护,才能夯实发展。二是树立森林资源的价值观。经营森林资源,既创造经济价值,也创造生态价值。这两种价值必须以适当的方式在经济上得以实现。三是树立森林资源的转化观。把森林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必须建立起适宜的经济机制和社会机制。四是树立森林资源的稀缺观,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定要取之有度,用之有节。五是要切实增强生态优先意识和忧

  患意识,充分认识生态建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作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三)创新林业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
  要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总体规划,逐步推进的原则,全力做好分类经营区划界定工作,特别是要搞好公益林区划的界定,以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公益林建设要列入公益事业,由国有林业局、国有林场或集体林场承担,内部可以实行承包管护,把责任落实到职工或林农身上。所需基本建设投资和管护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中央政府对财力不足的地方应给予财政援助。商品林经营,要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各级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要综合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保证商品林经营者也能兼顾生态效益。
  
  (四)加大对林业的政策扶持
  一是稳定和完善林地使用制度,赋予和保障使用者长期而稳定的林地使用权。允许林地使用权自愿、有偿、合理流转。鼓励和引导林农、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二是切实减轻林农税费负担。三是要打破木材独家收购,允许产销直接见面,使木材生产者多得益。四是各级政府要增加生态建设投入,尽快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增加政策性贷款,延长贷款期限,加大贴息幅度,发放造林补助,吸引社会投入。四是放宽商品林采伐限制。允许经营者按经营方案要求,自主经营,自主采伐。
  
  (五)推进林业科技创新
   要建立新型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大林业科技投入,围绕林业重点工程进行科技攻关,力争短期内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和重大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良种选育技术、水土流失和荒漠化防治技术等领域取得突破。加快林业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林业管理的信息化。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对重点工程质量、资金运用和森林资源的管理。
  
   (六)强化林业法制建设
   根据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要求,继续建立健全以林业基本法律为基础,各种行政法规相配合的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林业法制建设。要制定林业立法规划,修改完善已有的法律法规,尽快出台急需的单项林业法律法规,制定配套的法规和规章制度,加强林业法制教育,增强遵纪守法意识,加强林业执法机构建设,改善执法条件和设施,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强化林业执法监督,充分发挥人大、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等作用,充分开展林业行政复议,保证林业法律、法规能够得到客观公正的执行。
  
   (七)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我国已加入WTO,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扩大林业对外开放,可以充分利用两种资源,服务两个市场,在更大的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加快我国林业的发展。为此,要扩大对国外的开放,更多地吸引外资,引进国外优良品种、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林业整体水平,努力开发海外森林资源,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扩大劳务输出。同时,要注意加强部门间、行业间的协作,优势互补,共同开发,利益共享。总之,要打破封闭状态,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扩大林业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施昆山,关百钧,魏宝麟. 20世纪林业发展战略和经营模式 世界林业研究,1997(3).
  [2]肖平,张敏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几个经济问题 世界林业研究,2000(4).
  [3]黄顺斌.实现林业企业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思考 发展研究, 2004(9).
  [4]中国21世纪议程林业行动计划.编写组.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对策 世界林业研究,1995(3) .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110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