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践与认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笔者结合高一化学教学的实际,在教学中灵活应用“交互―探究”教学模式。笔者认为此研究与探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中学化学; 教学; “交互―探究”教学模式; 实践与认识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2-0137-02
一、问题形成
本世纪我国需要的是具有创新型的新型人才。因此,现阶段中学化学教学方法的改革迫在眉睫。必须将传统的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改变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双基”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把以教为“中心”变为教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科技创新能力;教师以自己的探究方法,指导学生按照化学探究规律进行积极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从而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为此,结合高中化学教学,对“交互―探究”教学模式进行了理论分析及实践,试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通过“交互―探究”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成为主动学习知识的探究者。
二、理论依据与教学原则
(一)理论依据
1.“发现法学习”理论
布鲁纳认为“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是要记住教师和教材上所讲的内容,而是要学生参与建立该学科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因此,学生不应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应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的探究者。
2.“交往教学”理论
该理论创立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德,它视教学为一种交往过程,指出交往过程是具有永恒性的。
(二)教学原则
1.双向交互性原则: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教学活动中要保持不断的双向互动,实现共同的目标。
2.主题参与性原则
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探究知识为出发点和归宿,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而设计,使学生主动参与和全程参与。
3.激励探究性原则:
教师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探究性实践平台,让学生具有探究性活动的空间。激励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处于追求创新的状态。“交互―探究”教学模式是建立在问题的提出,引导探究,提供素材,交往互动,寻找解决方法,实验验证,过程与结果评价等方面。
三、功能目标
功能目标在于使学生养成经过系统探究,并认真验证和亲自体验的学习习惯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发展创新,交往合作能力和团队作业精神,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学习的能力。
四、实施条件
(一)教师:运用“交互―探究”模式教学时,教师最主要的作用是引导,对话,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善于找出学生认识结构中与新问题的异同,为学生提供知识素材。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参与学生讨论,并能在恰当的时候为学生架设探究桥梁,组织学生进行思维活动。
(二)学生:能对提出的问题感兴趣,对教师提供的素材、对话引起注意,参与同学之间的讨论,并有获得成功的欲望。最期望的学生是:爱探究,好质疑,重事实,求发展。
(三)教学条件:为引出课题,创设情境准备一定的媒体,视频、音频信息展示设备,化学实验设备,为探究过程提供环境,视听设备,多媒体网络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等。
五、“交互―探究”教学模式
根据以上理论及原则构建如下教学模式:
六、课堂设计
下面以新版高一化学教材中第五章第五节“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为例,进行简析。
(一)创设情境,导出课题
创设一个有利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情境。上课伊始教师引叙:1997年,国外某大学做了一个实验,有一个圆筒形的超导磁体,其中心部位有一个直径为5cm的空洞,把水放入空洞中,然后让磁体产生21T的磁场,结果发现水在空中悬浮起来。为何会产生如此现象呢?遗憾的是我们不能亲临其境,目睹这一实验过程,下面老师给大家演示一个类似的实验。
(教师演示水分子极性实验)
学生对水在空中悬浮和后面演示中水流弯曲现象产生极为浓厚的兴趣,从而引出课题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
(二)提供素材、辅助指导
本环节是交互探究的准备阶段,目的是为交互探究创造条件,为探索实践服务。教师要对课题进行认真分析,根据学生知识层次拟订探索提纲并选择相应的辅助媒体。
教师引出课题后,学生按6~8人一组合成活动小组,依据教师提供的素材对课题进行交往互动探索。教师为学生提供以下素材:
1.实验器材:在教室演示台上准备分子极性实验和溶解性实验的有关仪器和药品。
2.分子模型:H20、CCl4、I2、HCl,CO2、NH3、BF3等分子模型,分发至各活动小组。
3.探究提纲:将课前设计的探究提纲分发至各活动小组。提纲内容如下:
(1)键的极性和分子极性的涵义及其成因分析,二者的相互关系探究:如何解释水流弯曲现象?a.依据电解实验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水的组成。b.依据原子结构知识分析水分子中氢、氧原子的成键方式及电子对偏移情况,分析键的极性成因,理解极性键的涵义,讨论成键原子的异同与键的极性关系。c.依据原子结构知识,借助水分子模型,分析水分子中电荷分布情况。d.你想亲自做此实验吗?请用CCl4代替水吧,试用理论解释你所观察到的现象。通过二者比较分析分子极性的成因及理解极性分子的涵义,讨论键的极性与分子极性的关系。
(2)分子间作用力的探究:I2、H20、CCl4守分子是怎样形成宏观物体的?从哪些自然现象或实验事实体现分子间存在作用,这种作用与化学键相比,是强还是弱。
(3)分子极性与其溶解性之间相关分析:根据分子极性将I2、HC1、H20、CCl4归类,然后交叉进行溶解实验,根据实验现象,你将发现分子极性与其溶解性之间遵循什么规律?
(三)交往互动,积极探索
本步骤是师生个性活动与群体活动的开始。各小组依据供的素材用30分钟左右,让学生独立设计与思考,实施组内交往活动,并注重教法与学法并举。教法要点:教师深入学生中间,主动与学生交往,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提供帮助。以个别指导为主,集中引导为辅,注意问题探究。对有进步的学生多予鼓励,沟通情感,激发兴趣。学法要点:独立设计与思考,主动探索与实践,找准问题的关键,疑难问题共同探讨,交往互动有提高。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及交互讨论,要点①中a、b两项易于形成,但对电荷分布仍是一个疑点,水流弯曲现象尚未得到合理解释,学生陷入假设与猜想的困境之中;这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分析分子中电荷受两个因素影响,即质子所带的正电荷和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的影响,借助分子模型分析分子内质子和电子所带电荷的综合效果,从而使学生对水流弯曲现象恍然大悟,极性分子概念也就顺理成章地形成。接着在分析CCl4时,又被实验现象的差异而再次陷入困境,有的学生认为是实验失败所造成,但有的学生并非这样认为,便找到与水同时进行对比实验,结果事实就是如此,用什么理论分析又是争议的焦点,在遵循客观事实的前提条件之下,经交互探究,发现CCl4中的电荷分布与H20并非相同,非极性分子的成因及涵义,键的极性与分子极性的关系也就水到渠成了。对要点②学生经讨论发现水蒸发,CCl4挥发,I2升华等需吸收能量,可知分子间存在作用力,这些物质的熔沸点低,气态时易于压缩等现象又说明这种作用较弱,不属于化学键。对要点③,由于学生在卣素部分知道I2在水中和CCl4中的溶解性,HCl和CCl4在水中的溶解性,很容易归纳出相似相溶这一原理。由于在交互探究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疑点环环相扣,促使学生手、脑、口并用,变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参与学习,团结互助,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学生愉快地投入学习过程,共享辛勤探究出来的学习成果,使其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热情。
(四)综合评价,共享成果
本阶段是对交互探究过程的激励和成果的肯定。评价必须坚持指导性和激励性原则,使学生养成的乐学好思的习惯得以保护,激励学生继续积极投身于以后的学习活动之中。评价包括两项内容:其一,经过交叉互动学习探究活动,各小组形成了各自的结论。然后每小组推荐一名代表用口述或书面呈述探究结论,教师根据各小组的结果进行知识要点综合评价,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其二,教师针对学习过程进行综合评价。对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探索精神,合作作风等方面进行评价。
(五)反馈练习、巩固提高
布置练习,充分利用学生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例如:本节课中要求学生画出I2、HC1、C02、H20、NH3、CC14的电子式,教师提供其分子模型增强学生的空间感,帮助学生消化知识。
七、教学效果
通过“交互―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践,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知识探究能力有所提高,从而提高了学生对中学化学的学习兴趣,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157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