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集中建村”是富村裕民的必由之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滕友才

  吉林市船营区越北镇沙河子村坐落于市区北出口,属于城乡结合部,交通方便,优势明显。全村幅员面积8.92平方公里,11个自然屯,1453户,5031人。村集体固定资产达5982万元,每年村集体收入为300万元,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了7500元。该村由于地处城乡结合部,村集体经济的积累和发展一直走在船营区各行政村的前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更是步子迈得大,成为全区的示范村典范。
  几年来,沙河子村在各级新农村领导的重视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村两委班子结合实际情况,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坚持以发展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活条件、培养新型农民为重点,经过全村广大党员群众多年的共同努力,通过“集中建村”使该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取得了可喜变化,结出了丰硕果实。
  1.立足现实,描绘宏伟蓝图
  为了实现富民强村的目标,沙河子村班子利用村集体的经济积累的强势结合城镇整体发展规划,准确定位,谋划自己的发展方向,该村在“集中建村”的道路上采取了“四集中四化”的有效措施,即集中建设农民新村,实现村民居住社区化;集中建设创业园区,实现产业园区化;集中建设物流大市场,实现劳动力转移规模化;集中建设标准种养殖园区,实现组织方式合作化。
  1.1集中建设农民新村,实现村民居住社区化
  集中建设农民新村,可节约更多土地,扩大发展空间,同时又能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生活品味,规划建设31栋楼房,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使610户农民喜迁新居,可节约土地20万平方米,用于后期建设用地。
  1.2集中建设创业园区,实现产业园区化
  沙河子村坚持无工不富的指导思想,规划并建设占地20公顷工业创业园区,使产业向集体园区集中,园区集中了食品加工、机械加工、中小企业生产和木材加工等,实现产业园区化。
  1.3集中建设物流大市场,实现劳动力转移规模化
  为了解决全村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问题,使失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都能得到就业新机会,以实现农民的持续增收。村集体出资2539万元,建设占地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60平方米的物流中心,实现当年建设当年使用。
  1.4集中建设标准种养殖园区,实现组织方式合作化
  为了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沙河子果品知名度。沙河子村按标准生产的要求,规划出100公顷果品园区,并注册了品牌商标,提高了农民的收入。集中建设奶牛养殖区,2009年,创办了春旺奶牛合作社,选荒山、荒地作为奶牛养殖示范点,采取集中饲养,统一管理、规模化养殖,实行“企业+协会+农户”生产模式,既解决了奶制品的销售又有了新的产业,并为奶制品公司提供奶原料,减少销售中间环节,奶产品的销售差价一路攀升,仅此一项给农户带来巨大收益。奶牛养殖户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推动村集体向多元化产业发展迈进。
  2.抢抓机遇,集中建村,促进生产发展
  随着沙河子村集中建村的完成,该村城镇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快和持续强农惠农政策投入力度的加大,让沙河子村的面貌发生了全面变化,促进了生产大发展。
  2.1集中建设农民新村,实现村民居住社区化,促进了村民生活条件的改善
  “集中建村”不但节约出大量的土地,而且让农民享受到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提高了农民的生活品味质量,彻底摆脱了“脏、乱、差”落后的面貌。2010年该村还对57户贫困户盖平房,村里统一设计、统一建房、统一排水、统一铺路,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每当提到村班子为群众干实事时,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2.2集中建设创业园区,实现产业园区化,促进了全村产业的发展
  沙河子创业园区按功能共规划为四个区:分别是食品加工园区,机械加工园区,中小企业园区和木材加工园区。通过招商形势,使9家企业安家落户,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福源馆食品集团公司就落户在园区里,该企业年产值2.3亿元,利润4000万元,能够安置就业人员460人。园区每年使村集体增收130万元。
  2.3集中建设物流大市场,实现劳动力转移规模化,促进了村民的增收
  沙河子村物流中心的落成给全村及物流商户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引来一些物流企业在此发展壮大,到目前为止共有86家,带动了物流经济的繁荣,每年可安置就业人员130余户368人,每年劳务经济可达128万元,促进当地配套行业,如批发零售业、修理、装卸等工作开展。
  2.4集中建设标准种养殖园区,规模经营促进农业增效
  沙河子村有多年经营果品历史,“无核葡萄”是其多年培育的品种,并打造自己品牌,以往村农民实行的各干各的形成不了规模,市场竞争力不强,为此村班子经研究决定,果品统一到一个种植园区内规范生产,并请有专业特长的专家给予指导,传授栽培经验,既减少人员投入又能使果品按标准生产,同时他们还成立了沙河子村无核葡萄栽培农民专业合作社,让农民得到实惠,增加农业效益提高农民收入。园区每年可增加收入160万元。
  3.通过“集中建村”后的各项惠民措施,进一步改善了民生,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
  沙河子村在社会主义农村建设工作中将重点工作放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问题,村班子实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从不偏差,再通过“集中建村”后实行了一系列惠民措施,进一步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水平。
  3.1推进“村村通”工程,解决群众出入难的问题
  结合村内实际,依托相关政策,沙河子村自2003年到2007年共建设水泥路25公里,投入资金500余万元,实现了“户户通”,解决了群众出入难的问题。
  3.2推行失地农民参与社保,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
  由于城乡整体建设的需要,发展空间不断扩大,致使该村有970人失去土地,为了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村集体投入2465万元,促进农民参与社会保险,解决他们养老问题,到目前为止有231人享受到了养老待遇。
  3.3推行养老补助金制度,让老人颐养天年
  为了解决本村男60岁,女55岁的老人养老问题,该村从2001年开始对达到年龄的老人给予生活补贴,每人每年1500元,到2010年底有452人享受待遇,村每年拿出67.8万元。
  3.4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一是全村吃上了放心水,自来水全部入户;二是新型农村合作社医疗参保率达到100%,并有村卫生所,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三是有线电视安装率95%;四是泥草房改造已全部结束,村民全部住上楼房和集中建设的砖瓦房;五是安装农村环保厕所300个;六是推进农村绿化美化工程建设,改善农民居住环境;七是村班子严格执行“四议二监督一公开”工作方法增加了透明度,群众评议结果很满意。
  几年来,沙河子村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依托自然与地位优势不断发展壮大,实现了自我羽化过程,实现了飞跃,是我省“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的一个缩影,也是推进社会新农村建设工作实现农村居住社区化,产业发展园区化,土地经营规模化,组织方式合社化发展方向的客观要求,为此在今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充分发挥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共同参与的作用,把新农村建设工作建设得更富有特色更具有生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271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