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汉新洲小蘑菇盘成大产业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 涛等

  汉新洲小蘑菇盘成大产业
  刘 涛
  
  新洲区位于武汉市东北部,大别山余脉南麓,长江中游北岸。全区版图面积1500 km2,其中耕地面积4.75万hm2,山林0.95万hm2。气候适宜,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土地肥沃,水源充足,防洪抗旱排涝等水利设施齐全。全区总人口96万,其中农业人口74.5万。近几年来,新洲区委、区政府立足基本区情,发挥区位优势,着力打造“工业新洲”、“生态新洲”、“和谐新洲”,力争经济社会发展走向湖北全省前列,取得了区域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省第9的阶段性成果。特别是朝着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方向,加快了菜、菌、畜(禽)、渔四大优势产业发展步伐,初步形成了以南菜、北菇、中禽渔为基本框架的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格局。其中:利用稻草、棉籽壳、牛粪等种植食用菌的丰富资源,大力发展双孢蘑菇产业,历经10余年,现种植面积达640万m2,双孢蘑菇、白灵菇、香菇多品种并重发展,形成产、供、销、贸于一体的产业链,成为新洲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朝阳产业。
  
  一、新洲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
  
  2006年新洲成功举办了全国“小蘑菇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会暨武汉(新洲)首届蘑菇节,唱响了新洲蘑菇品牌,推动了新洲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双孢蘑菇、香菇等大宗食用菌产品价格扶摇直上,产品供不应求,菇农受益匪浅。2006年,全区种植面积540万m2,鲜菇总产5.2万t,总产值6亿元,参与农户8 000户,从业人员15 000人以上。单个菇棚纯收入2万元以上,高的达到5万元,不少菇农种植2个菇棚纯收入超过8万元,有的甚至超过10万元。良好的经济效益,激发了广大菇农大种蘑菇的积极性。
  2008年双孢蘑菇新增种植面积100万m2,全区达到640万m2。新建种植示范园区6个,加快了生产种植园区化的步伐;双孢菇栽培料机械化发酵拌料厂建成投产,为解除菇农繁重体力劳动探索出了一条新路,提高了应用机械化的水平;许易产业园区温控菇房的建成,实现了蘑菇种植由自然状态下的单茬生产向数控智能化周年多茬生产的飞跃,形成了现代化生产的雏形;长华食品贸易公司生产的蘑菇酱油已投放市场,标志着新洲食用菌产品加工由初级的盐渍菇、罐装菇向更深层次的综合加工、循环利用方向发展;双孢蘑菇菌种生产,鲜菇种植、采收、储运等标准化生产的系统化应用,大大提升了蘑菇产业标准化生产水平。一大批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种的应用,推动了蘑菇产业的整体发展,促进了产业上档升级。新洲区已成为中国标准委认定的“双孢蘑菇标准化生产示范区”,被中国食用菌协会评为“全国食用菌行业标准化示范区”、“全国食用菌行业双孢蘑菇之乡”,“徐古蘑菇”系列7个品种被国家绿色食品管理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
  经过新洲广大菇农的共同努力,新洲食用菌产业已呈旭日东升之势,成为武汉市独具特色的优势农业产业,在中原大地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开始占有一席之地。
  
  二、新洲食用菌产业发展历程
  
  新洲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可谓十年磨一剑,历经艰辛,一步步做大,一步步做强。回首新洲食用菌产业发展过程,大体上经历了起步、扩张、提升、上档四个发展阶段。
  起步阶段。1997年新洲组团赴上海南汇学习后,当年徐古镇引进双孢蘑菇生产技术,点燃了星星之火,搭建双孢蘑菇生产大棚30个,1.5万m2,当年收回成本,取得成功,激发了农民种植蘑菇的热情。
  扩张阶段。徐古双孢蘑菇生产取得成功后,群众争相仿效,区政府积极引导,星星之火渐成燎燃之势,蘑菇种植迅速向周边街镇扩张。到2002年,全区新建双孢蘑菇生产基地28个,搭建双孢蘑菇生产大棚560个,实现了“量”的扩张。
  提升阶段。正当双孢蘑菇生产实现量的扩张时,相继出现了草棚失火、量多价低、菇多伤农的情况。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积极引导。从2004年开始,先后改草棚为遮阳网.棚,改遮阳网棚为菇房,改分散种植为园区种植,改单季种植为周年生产,在生产规模、生产品种、种植技术、产品加工、市场流通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食用菌产业取得了“质”的提升。
  上档阶段。人无我有,人有我多,人多我优,人优我新。历经10年的风雨征程,新洲的双孢蘑菇从提篮叫卖发展到超市宠儿、餐桌佳肴,走出国门,远销欧美。从单一的双孢蘑菇生产向双孢蘑菇、草菇、白灵菇等多品种生产,从单一鲜菇到蘑菇罐头、蘑菇酱油等系列产品,从粗放的蘑菇产品到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创建了“徐古”、“徐古蘑菇”等六大品牌,全区食用菌生产初步形成了产、供、销、贸、工、农于一体的产业化格局。
  
  三、新洲区食用菌产业的特点
  
  新洲区食用菌产业从起步到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形成了规模化、园区化、品牌化、社会化、机械化等特点。
  
  1.发展规模化
  从1997年开始时的1.5万m2,发展到今年的640万m2,菇农由当初的几户,发展到现在9 000多户,从业人员达到2万余人,新洲的食用菌产业,开始走上了一条规模化发展之路。
  
  2.基地园区化
  区委、区政府将涉农项目打包打捆,集中扶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菇农进园区,促进了新洲食用菌产业园区化发展。
  
  3.服务社会化
  农业互助合作社、食用菌协会发挥了全民参与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从菇棚搭建、原材料供应、劳动力调配、技术外援到产品收购,形成了分工不同,又相互配合的合作组织,承担着全区食用菌产前、产中、产后的各项服务,实现了服务社会化,使食用菌产业形成了根植于民的有机整体。
   4.产业标准化  在菌种培养和食用菌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等环节全过程执行国家标准,并制定适合本地实际的生产种植内控标准。建立区、街(镇)、村三级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和质量安全监督机制。加强了食用菌生产技术规程,强化了食用菌产品质量检测和投入品质量监控,建立了宏源、富山、许易、周湾等一批有代表性、示范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全区双孢蘑菇标准化栽培普及率达到98%,标准化加工普及率100%,食品抽检合格率100%。
  
  5.产品品牌化
  全区创建了“徐古”、“徐古蘑菇”、“长华”、“康源”、“天添”、“农之友”品牌6个,双孢菇等绿色食品品牌7个。“徐古蘑菇”、“徐古”酱油通过了IS0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6.种植机械化  双孢蘑菇生产由千家万户种植,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制约着新洲食用菌产

业的发展。2006年,新洲区引进了双孢蘑菇栽培料机械化生产和茹房自动微喷系统,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水平和质量,为全区蘑菇生产机械化应用探索出了新路子。
  
  四、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主要作法
  
  1.坚持解放思想,调整产业结构
  新洲区委、区政府思想高度一致,通过发展食用菌生产的10年经历,一致认为发展食用菌产业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因此,坚持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打优势仗,走特色路,唱产业戏,咬定食用菌产业不放松,一张蓝图画到底。
  
  2.坚持规划发展,明确发展目标
  区有关单位编写了新洲食用菌产业2007―2010年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了新洲区食用菌产、供、销、贸、工、农、科整体发展规模,明确了以业主投资为主体,以加工企业为龙头,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政府加以引导和扶持。
  
  3.坚持政府引导,实现规模扩张
  产业要发展,规模是关键。在解决扩大规模的建设资金问题上,区政府提出了“政府推动、社会办菇、业主投资、多方入股、干部带头、部门支持”的发展思路,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积极性。广大菇农累计投资过亿元,种植面积由2001年的80万1212发展到2006年的540万m2,规模逐年大幅度扩张。
  
  4.坚持龙头带动,狠抓产品加工
  随着产业的迅速发展,着力打造产业链条,加快蘑菇产业化进程。先后引进了武汉康之源菇业有限公司、武汉长华食品有限公司等12家蘑菇生产加工企业,年生产优质菌种300万瓶,年鲜菇加工能力达到3万t,带动了产业的良性发展。
  
  5.坚持科技创新,普及种菇技术
  长期以来,十分注重科技创新,整合技术要素,一方面引进人才,聘请常年技术顾问,及时地解决农民种植食用菌中的技术难题;另一方面开展培训,提高菇户的种菇水平,推进了食用菌生产优质化、标准化进程。
  
  6.坚持市场监管,确保产品质量
  各职能部门联合对全区食用菌生产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按照国家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严格控制食用菌生产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强化菇农的食品安全意识。在蘑菇收购期间,进行不定期抽样检查,规范操作程序。
  
  紧贴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
  冯国民 董义忠 郑 彬
  
  藕带,学名莲鞭,是莲藕的地下嫩茎,微甜而脆,是生长在淤泥中的天然绿色蔬菜。它水分充足,味道甘甜,解渴润喉,既可生食,又可熟食,是春夏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是老幼妇孺、体弱多病者上好的食品和滋补佳珍。
  “夏吃藕带冬吃藕”,眼下正值藕带上市时节,位于长江岸边金水河畔的武汉市江夏区法泗等乡镇迎来采收藕带高峰。法泗长虹村6队农民余克华就在自家田里忙着果收藕带,不到2个小时,50余kg藕带就被等在田边的贩子按每千克9元的价格收走,收入近500元。据余克华介绍,他从2005年开始种植湘莲6 000多m2,每年藕带收入在5 000元左右。今年藕带行情较好,每千克比去年多卖2~4元,一周前开始采收,已收入2 000多元,预计今年收入将会超过7 000元。
  像余克华这样种植籽莲采藕带的做法已在法泗、金水等地蔚然成风。据区农业局冯国民副局长介绍,江夏从2004年开始大面积推广籽莲种植,目前法泗镇籽莲种植面积已达2 000 hm2,全区接近6 667 hm2,已经形成支柱产业。一般667 m2产藕带超过100 kg,收入可达500~1000元,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之
  有着5年贩卖藕带经历的法泗镇朱淋村农民陈军谈起藕带颇为自豪。据他介绍,白沙洲大市场是武汉地区藕带的集结地,每天来自江夏、鄂州、汉川、嘉鱼等地的藕带超过5万kg,其中江夏藕带日销售量超过2.5万kg,占五成以上。
  “江夏藕带销售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质量好”,陈军说,江夏藕带都是籽莲的地下嫩茎,而且集中在沿湖地区采取有机技术生产,大小匀称、颜色白亮、口感翠嫩,在白沙洲批发价一般在每千克12元左右,比其他地区高2~3元。
  
  云南武定县蔬菜漂浮育苗试验获得成功
  李 清
  
  2009年3月初,新庄箐村村民在狮山农业推广中心的技术指导下,通过蔬菜漂浮育苗方法实施甘蓝、大白菜漂浮育苗试验获得成功,现已育苗2次,移栽大田1 500多m2。蔬菜漂浮育苗方法就是将装有轻质苗基质的泡沫穴盘漂浮于水面上,种子播于基质中,莱苗在育苗基质上扎根生长,并能在基质和水床中吸收水分和养分。具有减少移栽用工,节省蔬菜种子用量和育苗用地,便于菜苗管理,便于培育壮苗,提高成苗率和移栽成活率的作用。此项蔬菜栽培技术,正逐步得到推广。
  
  重庆市潼南县拟建设我国西部地区蔬菜集散交易中心
  李 清
  
  最近从重庆市农委了解到,重庆市潼南县计划投资2亿元建设潼南蔬菜批发市场,新建蔬菜合作流通组织30个,培养农村蔬菜经纪人300余人;扩大蔬菜对外销售网络,在全国各大市场、超市设立潼南蔬菜配送中心、直销点或销售专区(柜),力争蔬菜外销率达90%以上;深化与市餐饮商会的合作,与陶然居、五斗米、家全居等企业建立购销合同,建成全市餐饮行业原辅材料采购基地利用潼南新农村商网、中国西部绿色菜都网,每日发布蔬菜供求信息,加强潼南蔬菜网上购销,把潼南打造成我国西部地区蔬菜集散交易中心。
  
  大兴区蔬菜办成功示范番茄嫁接技术帮助农民解难题
  齐艳花
  
  北京市大兴区青云店镇大谷店村种植温室番茄已有十几年的历史,由于多年种植,温室番茄根结线虫病比较严重,个别地块减产30%以上,菜农损失惨重。根据这一实际问题,蔬菜办将防治根结线虫作为一项重点技术工作,在该村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并在2008年春秋两季成功在该村进行嫁接番茄的示范推广。从播种、嫁接到田间管理,在蔬菜办技术人艮的指导下,嫁接后的番茄长势旺盛,抗逆性增强,比对照667m2增产2 104.2kg,增产幅度40.4%。2009年大谷店村春季日光温室番茄全部采用了嫁接技术,番茄嫁接苗集中在大东高科种植中心统一育成,目前,嫁接番茄长势旺盛已全部进入采收期。蔬菜办成功示范番茄嫁接技术,解决了困扰大谷店村菜农多年的主要病虫害――番茄根结线虫病的防治难题,为农民增产增收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北京市农委重大科技项目工作会在大兴区举行
  齐艳花
  
  5月5日,由北京市蔬菜研究中心主持的农委科技重大项目“克服园艺作物连作障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9年第一次工作会在大兴区举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中国农大、中国农科院等相关专家及项目负责人30余人参加了会议。
  大兴区礼贤镇贺北村和魏善庄镇张家场村是该项目的综合示范基地,与会专家首先对这两个村的温室蔬菜生产进行了观摩指导,并在田间解答了菜农在蔬菜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观摩结束后,大兴区菜农与专家又进行了技术交流,项目课题组专家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将根据农民需求为菜农提供优新的蔬菜品种、砧木品种及土壤处理等新技术,解决作物连作障碍问题,提高农民收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345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