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域文化下的交互空间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蒋德平 朱 虎 孙琦琪
摘 要:在现代的城市公共绿地体系中,景观建筑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多,同时也越来越复杂,在满足使用功能为主导的前提下,在很多的细节处理方面这些特殊类型的建筑依然需要从内在充实自己,从外在完善自己。在这样一个目标下怎样让景观建筑富有地方文化特征显得尤为重要,交互空间作为现代大众或聚集或流动的场所,怎样营造特定空间的场所精神这也正是本文要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地域文化:交互空间:可持续性;生态性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10-0115-03
景观建筑因其特殊的功能以及效用特征在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地位变的举足轻重,追溯至中国古代传统的园林建筑,我们领悟的不仅仅是园林建筑向景观建筑的字面过渡,更多层面上的是内涵转移。随着整个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体在对景观建筑加强观赏性的同时:空间的划分与穿插,空间序列所营造的场所精神也显得相当重要。城市公共空间作为一个中心是人们开展活动的重要聚集场所,在这种圈定的场所空间中宜静、宜动和可持续性应是设计的前提。
1基地概况
徐州市地处江苏北部,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是全国重要的交通和铁路枢纽,同时也是重要的能源和工业基地,云龙湖作为其境内第一大湖泊,内部景观,交通关系错综复杂,基于对城市景观空间的开发以及远期发展的双重考虑,市政部门对其分别做了一个近、远期规划。在近期规划中暂时利用湖中路缓解云龙湖周边千道的交通压力:远期规划将会在云龙湖底部开通湖底隧道,在湖面设计高架桥。鉴于云龙湖现状及考虑其远期发展。我们将“功能”放在景观建筑设计的首要位置。
云龙湖因其地势特征明显被称之为“簸箕洼”,又名“石狗湖”,位于徐州市区西南部,它东依云龙山,南靠大山头,猪山,西连韩山,北临滨湖花园住宅小区。云龙湖原水面5.8平方公里,陆地5.6平方公里,以云龙湖为主体的云龙风景区内部景色秀美,风景宜人。徐州市八一大堤围云龙湖北岸而成,在建的徐州市音乐馆将其划分为东西两段,东段景观规划设计业已完成。
2 设计分析
2.1建筑区域的分析
在景观环境中,景观建筑的选址应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位,同时也会直接影响到艺术意境的创造,选址不当则会降低观赏价值,并会削弱景观建筑的固有效果,因此,景观建筑的选址也非常重要。
明确了各个单体建筑的具体效用之后,对八一大堤的各个堤段进行分段式分析。首先,从交通流线上着手,因为良好的景观建筑其外部及内部的交通流线可以很好的组织人流,物流和车流;其次,增加考虑游客的心理行为,着重分析不同类型社会群体的行为方式,在这个基础之上以满足游客的可达性和便捷性的双重要求。设计小组在对场地的调研过程中发现八一大堤背部地区大量的灌木和乔木生长状态良好,因此在做景观规划的同时把建筑与环境的融合,环境与设计的综合这两点作为设计初期需要处理的首要问题。在这种场地因素的限制下,设计团队以生态性和地方性特征为指导准则,以科学性和相宜性为设计原则作为设计的指导方向并确定各个单体的建筑区位,同时,以设计规范作为标准在实地调研时通过自身的体会与感受进行参照性的设计。
2.2设计立意的定位
从拉斯-阿善勒达斯景观住区中我们可以解读出路易斯・巴拉干对和谐的人居环境的研究和不懈探索,基于对环境的分析和理解,我们在整个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将生态、生机和生活三者作为设计主题。在对场地做了充分调研之后,结合设计要求制定出以公共服务性建筑和景区商贸中心为主体的设计导向,具体可细分为商贸中心、游客服务中心、茶室、公共厕所以及售货亭等单体建筑。
透过这些建筑的表象,在设计过程中结合徐州市的地方文化特色以此“浇灌”这些生长的建筑成为此次设计的重点。在设计师眼中,这些建筑应当都是有生命的,从立意上首先就需要确定它的文化性,其次则是对建筑形式和艺术性的探讨。
2.3建筑设计文化的解读
经过历史长河的变迁和洗涤,现代建筑形态的发展,对景观园林建筑的形态以及空间布局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城市公园本身就是一个让市民,游人放松的场所,因此,景观中的建筑风格着重强调形式的简洁,且注重空间和功能的新建筑风格。徐州是一个历史文化内涵非常深厚的城市,踏上这片土地既能呼吸到楚风汉韵的遗留气息,又能感受到现代城市发展的快速节奏。景观建筑的文脉既是物质的形态,也是文化的载体。为了增强景观建筑在整个园区规划中的说服力,设计过程中设计团队将徐州地方文化特征以及历史肌理符号积极的融合到景观建筑设计中。
建筑材料方面,徐州地处江苏北部,冬季气温偏低,受其工业型城市的影响,空气质量指数并不高,考虑到多种因素,因此,在对单体建筑的材料选择上针对各自的功能效用搭配适宜的建筑材料。自然环境中总是隐藏着一定的“秩序”和“规律”,自然环境本身就是一个有机的综合体,理解和认知是景观建筑设计的前提,因此,在对游客服务中心,售货亭的外立面运用方木作为表皮装饰。为的就是能让建筑更好的融进自然。
建筑色彩方面,结合徐州深厚的文化底蕴,以黄色作为景观建筑的基调色。春夏,万物复苏,黄色的建筑外立面与郁郁葱葱的绿色植物交相辉映;秋冬,万物归本,景观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同时,综合考虑三位一体的生态、社会和功能因素,对艺术在景观建筑设计中作出准确的定位和判断。游客服务中心内部功能以管理和简餐为主,附带的还需要考虑停车场以及行车流线在其四周的具体规划。在规划设计中我们一直强调以“形式遵循功能”为前提,自然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这当中对景观建筑的具体规划,内部空间的划分以及对场所精神的理解和营造都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分析。
建筑功能要求方面,游客服务中心以管理和简餐两类服务为主,简餐区为人员比较集中区域。从区位上将其设计的临近主干道,并配以停车场:管理区就游客和市民而言,使用和接触不多,考虑到建筑单体的特殊效用,将游客服务中心设计为组合型建筑,从建筑内部看能够做到“各司其职,互不干预”。商贸中心占地面积较大,设计初期,市政部门已经另作要求。在对公园内的茶室设计过程中,我们将玻璃作为建筑外立面的主要材料,为的就是能够让游客在品茗、休息之余亲近自然,置身于风景优美、环境幽静之中。根据公园的内部设计规范,公共厕所等服务性设施是不可缺少的建筑,在设计中设计团队结合地形地势以及周围的环境特征有针对性的设计公共厕所的形式,为的就是在满足使用规范和功能的前提下做到分布均匀,各有特色。
3 结语
现代的景观建筑从某种程度而言就是“绿色”设计的代名词,业内都在一昧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我们不能也不应忘却建筑与地区的衍生关系,这种关系并不仅仅是从文化传统因素方面所表现。真正意义上的景观建筑如同生物一样,他的躯体同我们相似,流淌的是被打上地方烙印且饱含地方特征的血液。现代化的景观建筑意味着自然和文化的统~,它不需要繁杂的雕琢,自然就是最好的维护手段,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自然的生态特征以达到景观建筑设计与当地风土人情以及文化氛围相融合的境界。
景观建筑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部分,它所带来的不仅仅是观赏价值,更多的则是情感和人文价值,徐州作为一个工业型城市向能源型城市转变是其必经之路。优秀的景观建筑将会和道路桥梁,水系一同成为城市景观的亮点,只有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才会给城市带来长远的生态效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450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