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新校区生态网络结构类型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曾琦芳

  摘要:在我国高校新校区建设的理性阶段,对于高校新校区规划建设进行适时的总结与思考是十分必要的。综观我国高校近年来的建设情况,本文将高校新校区生态规划结构归纳为核心型、轴线型、匀质型三类。在对它们分别进行概述的基础上,也对其各自的次级分类和设计原则进行了探讨。最后笔者还对这三类结构的相关方面进行了列表比较,更清晰地分析了各类型的优劣势。
  关键词:高校新校区; 生态网络结构; 类型
  
  Abstract:During this rational stage, it is very necessary and timely to review the construction for new campus. By making a comprehensive survey, the writer classifies new campus eco-construction into core, axis and complexness. Based on the summaries, the thesis discusses the secondary classifications and plan principles. The writer compares some related aspects of these three structures by listing them; it makes us judge them more clearly.
  
  Keywords:new campus; eco-network structure; types
  
  中图分类号:TU98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8)11-0089-04
  一番高潮过后,现阶段我国高校新校区建设已进入到一个理性阶段,总结与思考是我们当前尤为重要的工作。虽然近年来关于高校新校区建设的研究已有很多,但涉及校园生态网络结构类型的仍相对较少,因此笔者希望本文对于校园生态网络类型的归纳与探讨能为高校接下来的规划建设多提供一份参考。
  本文所探讨的高校新校区生态网络结构是指高校新校区基地范围内,无论线(带)状或点状,所有具有生态价值的自然生态要素,基于校园基地及周边生态肌理相互连接形成的,各要素间生态能量能够互相流通交换,具有完整组织关系的有序系统。它侧重于强调生态网络的构成型式和方式。其建构对高校新校区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1)将校园生态环境整合为有序整体、成为校园可持续发展的框架。
  (2)尊重原有生态格局,体现校园内在个性。
  (3)与周围良性互动,在城市生态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综观近几年高校新校区规划建设情况,我国高校新校区生态网络结构大致可以归纳为核心型、轴线型、匀质型三类。
  
  1核心型生态网络结构
  1.1 概述
  核心型生态网络结构指的是:基于校园基地生态情况,以校园中最具生态价值、较大的点状生态要素或是由若干良好生态要素形成的团状区域,作为核心生态区域的校园生态网络结构。其中,核心生态区域在该网络结构中起着主导作用。它控制着主要生态能量,并对周围其它生态要素起着生态能流辐射的作用。特别要指出的是生态核心区由校园基地上完全受保护的自然生态要素形成为最宜,但实践中,由于基地条件的限制很少能完全做到这点,因此,在不严重干扰生物生存的情况下,生态核心区允许相对少量人为活动的介入。
  1.2 次级类型
  根据高校新校区中核心生态区域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可以将核心型生态网络结构概括地分为单核型、双核型及多核型三类:
  1.2.1单核型:只有一处生态核心区的核心型校园生态网络结构。(图1)即高校新校区基地中只有一处生态要素较为集中的区域,或是只有一大型点状生态要素作为整个校园内控制性要素的生态网络结构。
  1.2.2双核型:有两处同等级且无密切联系生态核心区的核心型校园生态网络结构(图2)。即校园内有两处生态要素较为集中的区域,或是有两处大型点状生态要素作为整个校园内控制性要素的,同时这两处生态核心区没有主次之分且处于同级地位但相互依赖程度不高的生态网络结构。
  1.2.3多核型:有两处以上同等级且无密切联系生态核心区的核心型校园生态网络结构(图3)。即校园内有两处以上生态要素较为集中的区域,或是有两处以上大型点状生态要素作为整个校园内控制性要素的,同时这些生态核心区没有主次之分且处于同级地位但相互依赖程度不高的生态网络结构。
  
  
  
  01
  02
  
  根据概述中对核心生态区域的描述:“生态核心区由校园基地上完全受保护的自然生态要素形成为最宜,但实践中,由于基地条件的限制很少能完全做到这点,因此,在不严重干扰生物生存的情况下,生态核心区允许相对少量人为活动的介入。”以被人类活动介入程度的不同,各核心型校园生态网络结构又可分为原生[1]核型及共生[2]核型。其中共生核型要求核心生态区的共生程度应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以避免核心区生态价值的降低,导致生态核心区失去其核心的地位。
  1.3 设计原则
  基于自身特点,核心型生态网络结构适用于基地上生态要素较为集中且成团状分布的高校新校区。关于核心型生态网络结构的建构,需要注意以下三方面原则:
  1.3.1核心区形态(图4):景观生态学的斑块形状基本原理认为:一个能满足多种生态功能需要的斑块理想形状应该包含一个较大的核心区和一些有导流作用及能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的边缘触须和触角。圆整形的斑块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边缘圈的面积,最大限度地提高核心区的面积比,使外界的干扰达到尽可能的小,这样有利于林内物种的生存,在自然资源保护方面效率最高[3]。但另一方面圆整形的斑块不利于同外界的交流,R. Forman也强调:为了完成斑块的几个关键功能,其生态学上的最佳形状应为一个大的核心区加上弯曲的边界和指状突起,其延伸方向与周围物质流的方向一致[4]。核心型校园生态网络对核心生态区的要求是既要受到保护又要起到生态能量向外辐射的作用。因此,从整体形态上看,校园生态核心区应该是局部呈多触角状而整体呈圆整形,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持其生态主导作用,更好地向其周边辐射生态能量。高校在进行新校区规划时应根据核心区生态要素原有的形态尽量将其设计成上述形态。
  1.3.2核心区数的控制:当单核型网络结构中的核心区辐射范围过大,导致生态能量递减至核心最外围时生态作用不甚明显,则宜另外发展新的生态核心区,使校园生态网络结构成为双核型或多核型,以保证生态网络结构的有效覆盖范围。其中,新的生态核心区既可以通过增强原有较弱团状生态区域的生态价值改造而来,也可以采用人工方式重建具有较高生态价值的团状区域。
  1.3.3缓冲区的设置:根据“人与生物圈计划(MAB)”提出的影响深远的生物圈保护区思想,一个科学合理的自然保护区应由核心区、缓冲区和过渡区三个功能区域组成。其中缓冲区是指围绕核心区,保护与核心区在生物、生态、景观上的一致性,可进行以资源保护为目的的科学活动,以恢复原始景观为目的的生态工程,可以有限度地进行观赏型旅游和资源采集活动[5]。因此,有必要对生态核心区周边进行良好的规划,使其成为生态核心区缓解外部干扰的地带,保障核心区乃至整个校园生态的稳定性。

  
  2轴线型生态网络结构
  2.1 概述
  轴线型生态网络结构指的是:基于校园生态基底情况,以校园中最具生态价值、较大的线性生态要素或是由若干良好生态要素形成的线性区域,作为高校新校区生态系统的生态轴线的校园生态规划结构,其中,线性生态要素或区域要求是连续的、贯穿校园的,这也是区分生态核心区与生态轴线区的重要标准。轴线是校园基地内各生态要素在空间上获得发展的基准。它在校园生态网络结构中起主导作用,控制着校园主要生态能量,并对生态轴沿线的其它生态要素起着辐射生态能流的作用。由于轴线跨度较大,穿越范围较广,因此生态轴线由完全受保护的自然生态要素组成的可能性不大,可行性不高。一般情况下,生态轴线会包含校园基地内完全受保护的生态区域和含有相对少量人类活动的自然区域,其组成要素相对于核心型生态网络结构的核心生态区较复杂。
  2.2 次级分类
  根据校园中生态轴线的数量核分布情况,轴线型生态网络结构可分为单轴型、双轴型及多轴型三类:
  2.2.1单轴型:只有一道生态轴的轴线型校园生态网络结构(图5)。即高校新校区生态网络结构中只有一处若干生态要素形成的、最具生态控制作用的、连续的线性区域;或只有一处最具生态价值,并起明显生态主导作用的、连续的线性生态要素。
  2.2.2双轴型:有两道同等级生态轴线的轴线型校园生态网络结构(图6)。即高校新校区中有两处若干生态要素形成的、具有生态控制作用的、连续的线性区域;或是两处最具生态价值、并起明显主导作用的、连续的线性生态要素。这两处生态轴线区或平行或交叉,在校园生态网络结构中的地位平等,可以独立存在,彼此不相互依赖。
  2.2.3多轴型:有两道以上同等级生态轴线的轴线型校园生态网络结构(图7)。即高校新校区中有两处以上若干生态要素形成的、具有生态控制作用的、连续的线性区域;或是两处以上具有良好生态价值、并起明显主导作用的、连续的线性生态要素。与双轴型结构一样,这些生态轴线区之间也是或平行或交叉,在校园生态网络结构中的地位平等,可以独立存在且不相互依赖。
  根据概述中对轴线生态区域的描述:“由于轴线跨度较大,穿越范围较广,因此生态轴线由完全受保护的自然生态要素组成的可能性不大,可行性不高。一般情况下,生态轴线会包含校园基地内完全受保护的生态区域和含有相对少量人类活动的自然区域。”以被人类活动介入程度的不同,各轴线型校园生态网络结构又可分为原生1轴型或共生2轴型。与共生核型一样,共生轴型也要求轴线区的共生程度应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以避免轴线区生态价值的降低,导致生态轴线区失去其主导地位。
  2.3 设计原则
  基于自身特点,轴线型生态网络结构适用于较有价值生态要素呈线状分布,尤其是长宽比较大的高校新校区基地。轴线型生态网络结构的建构,需要注意以下三方面原则:
  2.3.1轴线区形态(图8):根据景观生态学轴线越宽越好的原理,在侧向投影直线长度相同的情况下,轴线区的形态越笔直,其生态覆盖范围越小,反之,轴线区形态越曲折,其生态覆盖范围越大,所起的生态主导作用就越明显。
  2.3.2轴线区数的控制:当单轴型网络结构中轴线区的生态能量无法辐射至校园边缘地带时,则应另外发展新的生态轴线区,使校园生态网络结构向双轴或多轴型转变,以确保不出现校园生态能量辐射空白区。与核心型结构一样,新的生态轴线区既可以是通过增强原有较弱线性生态区域的生态价值改造而来,也可以是采用人工方式重建的具有较高生态价值的线性区域。
  
  03
  
  
  2.3.3缓冲区的设置:轴线区两侧同样需要缓冲区的保护,一方面缓冲区可以增加轴线区的宽度,支持轴线区的连续性,另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外来事物对轴线区的干扰。
  
  3匀质型生态网络结构
  3.1 概述
  匀质型生态网络结构,利用线性生态要素将点状生态要素联系起来,并相互结合形成一个生态要素均匀分布的生态系统,使校园中两类生态要素“各取所长,互补所短”,使彼此的生态价值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图9)匀质型生态网络结构是以基地上原有的点状和线性生态要素为基础,适当结合经改造或新规划的生态要素建立起来的一种校园生态网络结构类型。有些高校校园基地上某些团状生态区域及贯穿式线性生态区域的形态都较突出时,校园生态网络结构会明显地体现出既有核心型又有轴线型生态网络结构特点的状态,给人感觉如同核心型和轴线型两种生态网络结构的叠加复合,所以,这类情况下的匀质型生态网络结构亦可称为“复合型生态网络结构”。
  3.1.1匀质型生态网络是基于校园基地原有生态格局,并在局部区域进行整合,重新营造而构建起来的校园生态网络结构,该结构中的各组呈散落状分布。
  3.1.2匀质型结构采用点线结合的方式覆盖基地,使校园的生态控制权均化,各生态要素之间没有明显的等级差别,只有属性的不同,它们互为彼此的主导与辅助元素。这可以帮助校园整体生态系统从对某一类生态主导区域的依赖中解脱出来。
  3.1.3匀质型生态网络结构没有明显的生态主导区域,这使校园生态结构所展现出的形式更加自由多变,能更好地因校而异,体现各校不同的生态基质特点。
  
  04
  
  3.1.4在当前校园建筑模数化,网格化的潮流下,由于组分布局的分散性匀质型网络结构可以更好地适应建筑群体结构,校园建筑可以建设在点、线状生态要素之间形成的一个生态网格空间内或者跨越若干生态网格空间。这样,校园建筑群体结构可以很好地与校园生态规划结构互相补充,共同发展。
  3.1.5匀质型校园生态网络是一种可多向发展的结构,它可以向纵、横等方向发展、延伸,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无论校园是否分期建设或扩大范围,匀质型生态网络结构都可以随之相应变化调节。
  3.2 次级分类
  由于匀质型生态网络结构中各要素分布相对均匀、分散,整体结构呈现出核心型和轴线型生态网络结构复合的特性,结构中各要素没有明显的等级差别。因此,匀质型生态网络结构没有明显的次级分类。
  3.3 设计原则
  匀质型生态网络结构可适用以下三种情况的高校新校区。
  a.校园基地上生态要素较为分散,没有明显形成团状或者线性形态的。
  b.校园基地上呈现出团状与线性生态区域同为校园生态主导区域的。
  c.核心型和轴线型适用的校园基地情况,局部区域经过改造、重建等一系列生态建设手段的处理后,也能构建出匀质型生态网络结构。
  关于匀质型生态网络结构的建构,需要注意以下三方面的原则:
  (1)网络结构形态:匀质型生态网络结构形态没有特别的规定或范式,需要注意的就是把握其覆盖范围的周密度,控制避免产生生态网络覆盖的“真空区”。
  (2)网络组分布局:符合布置均匀、布局合理、规划有效三点。其实就是指网络中的脉络、节点等组成部分不应过于集中,应该尽量在校园用地范围内均匀合理地布置,并且每一组成部分都是对校园生态网络有效用的。
  (3)缓冲区的设置:实际上匀质型生态网络结构中不必特别规划设置生态缓冲区。因为布局结构的均匀、生态能量的分散而不需要对某个区域进行特别的保护,网络中各要素的相互协作即可促使网络脉络、网络节点等每一组成要素成为周边相邻要素的缓冲带或缓冲区。
  综上所述,以上三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网络结构各有其特性(表1),也各有其适用的情况。作为一种形式框架,它们可为高校新校区生态规划建设提供方向性指引,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通常还需要根据校园基地所处的周边生态环境格局以及各校建设的现实进行协调,在其中一种结构类型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衍生。
  
  参考文献:
  [1] 曾琦芳.高校新校区生态网络系统构建方式研究[D].硕士.华侨大学,20070705:23.
  [2] 曾琦芳.高校新校区生态网络系统构建方式研究[D].硕士.华侨大学,20070705:23.
  [3] 俞孔坚著.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7月第一版:30.
  [4] 焦胜,曾光明,曹麻茹等编著.城市生态规划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197.
  [5] 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王仰麟等编著.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25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459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