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春小麦抗倒伏性状遗传参数的分析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结果表明:穗下节间长度对倒伏值的总影响最大,株高次之;第二节间粗对抗倒值的直接作用最大,第二节间长次之。据此,从遗传上看可初步认为:水地春小麦抗倒伏品种应以第二节间粗而短,植株较矮为基本性状,并使之综合协调,才能达到目的,其次,为了增强品种的抗倒伏能力,叶基角不可过小。
   【关键词】春小麦 抗倒伏 遗传参数 分析
   众所周知,随着生产和栽培条件的不断改善,农业生产对于小麦品种的抗倒伏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而,抗倒伏性状的选育是近代小麦高产育种的重要内容之一。虽然有报道指出,小麦品种抗倒伏能力的大小与株高、茎秆韧性、弹性、基部节间长、茎粗、茎壁厚度和根系特征等有关。而且进一步指出,基部第一节间长度大于10cm,第二节间大于15cm,极易发生倒伏;一般抗倒品种的节间长度是第一节间不超过5cm,第二节间不超过10cm.但是,用数量遗传学的原理来分析揭示小麦抗倒伏性状遗传规律的报道较少,为此,本文对主要抗倒伏性状的几个遗传参数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明确各抗倒伏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为水地春小麦抗倒伏品种的育种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设在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试验地。该试验地海拔1920米,北纬35°32′,东径104°37′,年降雨量400mm左右,年平均气温6.4℃左右,年日照时数2500.1小时。
   2.供试品种(系)
   参试956-21、8926-4-2、9810-25-5、200311-10、定丰16号、200311-9、989-12-17、943、9635-5、陇春23号共10份材料。
   3.试验设计
   田间采用随机区组排列,三次重复,小区面积13.3m2,播12行区,行距20cm,区距40cm,亩播种量按35万粒(有效发芽粒数计算)。手锄开沟条播,耙磨两次。
   4.测定项目
   抗倒伏性状大多是比较复杂的数量性状,许多性状不同程度地均与植株的抗倒伏能力有关。本试验测试了株高、地上部第二节间长、地上部第二节间茎壁厚、地上部第二节间茎粗、穗下节间长、穗颈粗、旗叶长度、叶基角、叶披垂度、亩穗数及抗倒值11个性状。
   二、结果与分析
   1.遗传力h2及遗传变异系数CVG
   遗传力的大小体现了遗传因素和环境条件两者对性状表现的影响程度,同时也指出了依据表现型进行选择的可靠性大小,因此,各性状的遗传力是一项重要的遗传参数。本试验采用方差分析法计算了各倒伏性状的广义和遗传变异系数(见表1)。
   由表一知,各性状遗传力从大至小排列顺序为穗下节间长>叶披垂度>旗叶长度>株高>穗颈粗>地上部第二节间茎粗>亩穗数>地上部第二节间长>抗倒值>地上部第二节间茎壁厚>叶基角。可以看出,与其它性状相比,抗倒值的遗传力较低,仅为72.36%。因此对抗倒值进行直接选择的效果不大。但是,与抗倒值密切相关的株高、第二节间长、茎粗等性状的遗传力却较高在80%左右,因此,在杂交早代通过对株高、第二节间长、茎粗的直接选择,就可间接得到抗倒值较大的遗传类型。叶基角的遗传力最低仅为44.32%,说明它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所以对叶基角在早代不宜选择过严或推迟选择世代、也可根据与其它性状间的相关程度进行间接选择。
   遗传变异系数是遗传潜力的另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对它的计算就可以观察出各性状遗传变异幅度的大小。有表一知,抗倒值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株高等性状在遗传上的变异幅度都校大。因此,通过品种间杂交来选育抗倒伏品种的潜力很大,抗倒值的遗传变异系数很大,说明供试材料的抗倒值表现在遗传上的变幅很大。
  表1 各抗倒伏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及遗传变异系数
   表2 各抗倒伏性状的遗传进度和相对遗传进度
   2.遗传进度
   遗传力只是表明性状的相对遗传能力,即使同样的遗传力,从亲代到子代的遗传效果也会随其变异幅度的大小而不同。遗传进度反映了经过选择,子代从亲代获得的遗传增量,它可以作为衡量选择效果的一个指标。遗传进度越大,说明在一定的选择条件下,选择效果就越好。为此,本试验采用遗传力计算了几个抗倒伏性状在5%和1%选择下的遗传进度和相对遗传进度(见表2)。
   三、小结
   1.由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可知:穗下节间长度对倒伏值的总影响最大,株高次之;第二节间粗对抗倒值的直接作用最大,第二节间长次之。据此,从遗传上看可初步认为:水地春小麦抗倒伏品种应以第二节间粗而短,植株较矮为基本性状,并使之综合协调,才能达到目的,同时,为增强品种的抗倒伏能力,叶基角不可过小。
   2.与抗倒值关系密切的株高、第二节间长和茎粗三个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进度都较高,因此,在杂交早代对这三个性状进行直接选择,就可受到良好的选择效果。
   3.在各类遗传参数的计算中,主要用的是方差分析,没有排除基因的显性效应和互作效应的影响,再加上数量遗传的复杂性。因此,对于应用价值,还在育种实践中进一步检验。
   研究小麦抗倒伏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对指导育种实践,不断提高育种水平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529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