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田的病\虫\草害防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我国的玉米田主要有病虫等各种灾害,阻碍了玉米的每年的收获,对于玉米病虫害的防治具有很大的意义。
【关键词】玉米 病 虫 防治
一、玉米田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1.玉米大小斑病
1.1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俗称“条斑病”,是北方玉米的主要病害,大发生年份,感病品种减产50%左右。
1.1.1田间症状
大斑病主要危害玉米的叶片、叶鞘和苞叶,其特征主要是叶片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边缘暗褐色,形成大型斑点。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黄枯或青枯,后期病斑常纵裂。
1.1.2侵染途径
病原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附着在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越冬的病残体产生的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传播侵染玉米植株下部叶片发病,经10―14天在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传播进行再侵染,使大斑病流行发生。
1.1.3发病条件
玉米连作,越冬菌源量大,发病重;不同玉米品种感病程度差异明显,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大,易于大斑病流行发生;温度在20―25℃、相对湿度90%以上利于大斑病流行发生。
1.2玉米小斑病
玉米小斑病,俗称“玉米斑点病”,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以抽雄、灌浆期发生较多。
1.2.1田间症状
小斑病主要危害玉米叶片,有时也危害叶鞘、苞叶和果穗。叶片染病,一般品种,多在叶脉间产生椭圆型或近长方形的病斑,黄褐色,边缘有黄色或红色的晕纹圈。
1.2.2侵染途径
病原菌以休眠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附着在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分生孢子借风雨、气流传播,侵染玉米发病,在病株上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流行。
1.2.3发病条件
玉米连作,越冬菌源量大,发病重;不同玉米品种感病程度差异明显,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大,易于小斑病流行发生;发病适宜温度为26―29℃,产生孢子最适温度为23―25℃。玉米孕穗、抽穗期降水多、湿度高,易造成小斑病流行;低洼地、过于密植阴蔽地,发病较重。
1.3玉米大小斑病防治方法
1.3.1因地制宜选用抗病杂交种,淘汰感病品种。
1.3.2与除高粱以外的作物实行两年以上的轮作。
1.3.3清洁田园,深翻土壤,饲用秸杆及燃料秸杆,应在播种前处理完,控制初侵染源。
1.3.4人工摘除玉米下部的老叶、病叶带出田外深埋,减少再侵染源。
1.3.5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铲趟,采用配方了肥技术,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力。
1.3.6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70%甲基硫菌灵、50%多菌灵600倍液,亩喷液量60公斤,间隔7-10天一次,连防2-3次。
2.玉米顶腐病
“玉米顶腐病”农民俗称“君子兰苗”,是近年来在我市新发生的玉米病害,国内外少有报道,但危害较重,其田间发病率基本为产量损失率。
2.1田间症状
玉米3-4叶期,叶片初呈缺锌状黄条,剖开茎基部,呈黑褐色,叶鞘上无明显症状,雨后田间症状迅速发展。随着玉米幼苗的生长,在玉米6-7叶期,叶片黄条症状明显,植株矮化,茎基部由内向外呈孔道状褐色腐烂,严重发病株死亡,重病株严重矮化丛生不结实,轻者只有正常株高的1/2-2/3,茎基部中空,结实率极低。
2.2侵染途径
经中国农科院品种资源所鉴定,玉米顶腐病是由腐生的串珠镰孢菌侵染引发的土传病害,主要是苗期系统侵染,通过虫伤或机械损伤的伤口侵入,借地表雨水径流传播。
2.3发病条件
玉米连作年限长,土壤累积菌量大,是玉米顶腐病发生危害的主要原因;不同玉米品种对玉米顶腐病的抗性差异较大,伊单2、东农247、新丰909、龙哈118、硕秋8、龙单26、东庆1等品种对玉米顶腐病抗性差,发病重;环境条件对玉米顶腐病的发生轻重的影响较大,一般春季有利于玉米丝黑穗病发生的气候条件下,玉米顶腐病发生较重。
3.玉米丝黑穗病
玉米丝黑穗病俗称“乌米”,是一种苗期系统侵染的积年病害,它的田间发病率即产量损失率。
3.1侵染源:玉米丝黑穗病的厚垣孢子(黑粉)主要散落在病田土壤或附着在病株残体上及种子上越冬,成为来年的初侵染源,自然条件下可存活3年以上。
3.2侵染期:玉米丝黑穗病病原菌在玉米的一生中只侵染一次,自玉米幼苗白尖期至五叶期均可自玉米地下部侵入,侵染高峰在玉米三叶期前,五叶期后不再侵染。
3.3侵染过程:在玉米种子发芽时,土壤条件适宜,病原菌萌发,从玉米幼苗的芽鞘、胚轴或幼根侵入,到达生长点,并随玉米生长发育系统蔓延。
3.4发病条件:土壤累积菌量大,种植感病品种时,土壤10厘米耕层土温在20-30℃,土壤湿度在15-25%的条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530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