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建筑结构抗震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地震是一个自然现象,是破坏性很大的自然灾害。它是人类的浩劫,每次大地震都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其主要是通过建筑物的破坏导致人员和物品的损坏。我国处于地震带上,唐山和汶川地震给我们极大的警醒,要想把地震的危害降到最低就得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这就要对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给予较高的要求。文章通过建筑物破坏的原理的探讨,总结提高建筑结构抗震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结构抗争能力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能力抗震措施
   我国是个地震多发国家,地震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人员的伤亡和经济财产都带来破坏性的影响。震害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建筑结构在地震中的破坏程度,而地震中,建筑物的倒塌与破坏是造成灾害的最主要原因。所以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尤为重要,这成为减小和避免地震造成灾害的主要手段。
  1 破坏的原理
   地震是怎么样对建筑结构进行破坏的呢?简单的说,地震使建筑结构受到一种惯性力的作用。这种地震引起的惯性力叫做地震力。地震力是由地震对平和垂直波组成的。地震时,建筑物结构除了受到自重、人和物品垂直静力作用外,还受到地震水平波和垂直波的作用。水平波传播带动墙体水平晃动,建筑物很容易倒塌,所以建筑结构的破坏主要的是水平波造成的。通常情况下,建筑物不怕上下晃动,最怕来回的晃动。但是,在震中区,垂直波的作用也不能忽略,因为强烈的上下跳动,把建筑物各部分震动的松裂,如果再受到水平震动,建筑物就很容易破坏。在地震作用时,建筑物的破坏程度除了和地震强雷程度有关外,同时还和建筑物的重量以及重量的分布有关。建筑物重量越大,他受到的破坏约严重。同样,建
  2抗震能力的影响因素
  2.1建筑结构的设计
   建筑结构设计的好坏是其抗震能力强弱的主要部分。在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中,要注意偏离结构刚心远端抗震墙或框架柱承载力的验算,以防止建筑结构平面布置不规则。设计中为了避免或减小地震所产生的扭转效应,还要确保结构平面布置时结构的刚心和质心相重合。此外,为了减小地震带来的鞭梢效应的影响,建筑立面应尽量避免头重脚轻。
  2.2建筑结构场地的选择
   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有很多种情况,建筑工程场地选择不当也会造成的很大的破坏作用,比如地震时由于河岸滑坡、地层陷落、山崖崩塌、断层错动、等地面严重变形所造成的建筑物坍塌。在这种情况下,建筑物场地应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地段,要详细勘察地形、地质。
  2.2建筑结构的原材料
   在建筑结构中的墙体、隔断、框架、围护墙、楼板及屋面构件中,我们往往采用能显著改善抗震性能的轻质材料,诸如硅酸盐砌块、、瓦楞铁空心塑料板材、多孔砖、陶粒混凝土、加气混凝土板等。 因为地震对建筑结构的破坏作用与建筑结构的质量大小成正比。也就是说,在相关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建筑结构质量越大,地震产生的破坏作用越大,反之,则震害越小。
  2.3建筑结构的施工质量
   施工质量对建筑物抗震能力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建筑结构抗震受施工的影响极其深远。施工的过程中,无论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给建筑结构抗震能力带来很大的影响与作用。
  3建筑结构抗震能力提高的措施
  3.1 提高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设计措施
  3.1.1总体设计理念
  
   建筑物体形简单、规则、平面对称、抗侧向力的体系刚度与承载能力变化连续以及质量变化相对均匀的抗震一般效果相对好点,所以为了确保建筑结构良好的抗震能力,在对建筑物进行结构设计过程中,要尽量选用此类设计方案。
  3.1.2场地挑选
   在建筑物场地的挑选过程中,要做好勘测工作,充分考虑周围地区的地形地貌、地质状况。要尽量避免生态脆弱、地震活动断层和易发生山体滑坡、洪涝灾害、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地方,选择有利于建筑抗震的场地。因为建筑物的选址是影响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主要外部因素,他对于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有极大影响。为确保安全,同时应该避开或采取控制用地的方式。
  3.1.3局部加强措施
   通过对地震对建筑结构破坏的原理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地震的破坏主要是地震水平和垂直破作用的。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水平波,垂直波使得建筑物上下震动,导致建筑物骨架与连接构件之间的连接部位成为遭受破坏的薄弱环节,当地震横波传递至地面并作用于建筑结构时,这些薄弱环节随即遭到破坏,导致建筑结构立时坍塌。因此,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要确保主体结构与其他构件之间的连接牢固,截面形式合理,传力途径明确。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在设计时从理念上和思想上高度重视,对建筑主体与其它构件之间的连接、框架结构与后砌墙之间的连接等认真研究,进行合理设计。在这方面无论设计还是施工都没有很大的难度,但是能给地震造成的危害降到最小,尽量的给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范围。
  2.2应用新的抗震技术
   在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研究中,要从实践出发,以科学为指导,积极大胆探索抗震新理念、新技术,这是我们战胜地震灾害的最可行、最有效的新途径。
   消能技术,即将建筑结构的一些非承重部分设计成消能杆件,或者在建筑结构的某部位安装消能装置以消耗或削减建筑震动能量。在建筑结构的地基和基础之间加防震胶垫来减缓地震力的冲击的柔性隔震新技术。传统的我们采用刚性抗震的思想理念,此种理念以加大建筑结构的面积为出发点,这种抗震理念,效果甚微,而柔性抗震理念,即以选用柔性材料进行隔震、消能为出发点的新理念、新技术,却能大大提高建筑结构抗震效果。除此之外,还可基于柔性抗震新理念,研究配置新型建筑物抗震材料。
  2.3选择良好的抗震材料
   抗震材料选择的不同,抗震能力也就随之有很大的出入。在建筑结构中应尽量选用有较好的抗震性能的钢结构、轻型复合材料及木质结构等建筑用材料,以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来达到防火、保暖等各种目的。
  2.4严格把好质量关
   建筑结构抗震能力处了设计等因素外,施工质量也是保证抗震能力的很主要因素。良好的施工质量能够保证建筑物的各项性能包括抗震性能。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严格规范施工标准,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有关工程监理单位必须整体把握施工质量,同时要注意细节,严格把好质量关,确保建筑结构和质量符合抗震要求
  结束语
  人类无法阻止地震的发生,但是人们可以努力把其带来是损失降到最小。这就给我们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提出挑战。只有可行性的提高了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才能切实的对地震的妨害起到作用。我们要从建筑结构抗震能力提高这点出发,才能真正实际有效的把地震给我们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1] 刘伯权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2]王平 建筑结构抗震能力评估方法[J] 甘肃科技纵横2005
   [3] 卢振富浅谈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分析和设计 [J] 福建建设科技2002
   [4]童建军建筑结构抗震研究 [J] 科技资讯2008
   [5]李爱群工程结构抗震分析 [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593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