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公路隧道施工系统安全评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针对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系统的安全评价问题,将模糊理论与神经网络相融合,研究建立了一种模糊神经网络评价模型。文中描述了模糊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和原理,阐明了该评价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实现方法。该评价模型具有对环境变化的自学习能力,对权值进行动态调整,通过适当补充学习样本,可以实现历史经验与新知识完美结合,动态地评价公路隧道施工系统的安全状态。
  关键词: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系统;安全评价;模糊理论;神经网络
  0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高速公路迅猛发展,隧道建设数量也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围岩地质条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其施工事故发生率比其他岩土工程高且严重,给隧道工程施工人员身心带来严重的危害,社会影响恶劣,有悖于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宗旨。这就要求用科学的方法对隧道施工生产系统进行安全分析与评估,预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
  在传统的公路隧道施工生产系统安全评价中,经常使用的安全评价方法主要以定性安全评价方法为主,如专家论证法、安全检查表法及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等[2,3]。近年来,在公路隧道施工生产系统安全评价中,引人了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决策效果[4]。但是,该方法缺乏对环境变化的自学习能力,对权值不能进行动态调整[5],而神经网络具有非线性逼近能力,具有自学习、自适应和并行分布处理能力,但其对不确定性知识的表达能力较差,因此,模糊控制与神经网络结合就可以优势互补,各取所长[6],在这方面已经出现了一些研究成果[7~11]。为此,本文把人工神经网络理论与模糊综合评价理论相融合,研究建立了一种模糊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对公路隧道施工的安全管理水平进行评价。
  1模糊神经网络
  1.1基本结构原理
  模糊神经网络是由与人脑神经细胞相似的基本计算单元即神经元通过大规模并行、相互连接而成的网络系统,训练完的网络系统具有处理评估不确定性的能力,也具有记忆联想的能力,可以成为解决评估问题的有效工具,对未知对象作出较为客观正确的评估。
  根据评估问题的要求,本文采用具有多输人单元和五输出单元的三层前馈神经网络,其中包括神经网络和模糊集合两方面的内容。
  1.2神经网络
  为了模拟人脑结构和功能的基本特性,前馈神经网络由许多非线性神经元组成,并行分布,多层连接。Robert Hecht一Nielson于1989年证明了对于任何在闭区间内的一个连续函数都可以用一个隐层的BP网络来逼近[12],因而一个三层的BP网络完全可以完成任意的输人层到输出层的变换。因此,本文研究的公路隧道施工系统安全评价模糊神经网络采用三层BP神经网络结构。输人层有 个神经元,输人向量 , ,输人层神经元 的输出是输人向量的各分分量 。隐层有个神经元 , ,若输人层神经元 与隐层神经元 之间的连接权值为 ,且隐层神经元 的阈值为 ,则隐层神经元 的输出为
   (l)
  式中 是神经元的激励函数,一般选取单调递增的有界非线性函数,这里选用Sigmoid函数:
  (2)
  由此,隐层神经元的输出为:
   (3)
  同理可得输出层神经元的输出为:
  (4)
  1.3学习算法
  本网络采用BP学习算法,它是一种有教师的学习算法,其学习过程由信号的正向传播和误差的反向传播组成。基本原理是:设输人学习样本为 个,即输人矢量 ,已知其对应的期望输出矢量(教师信号)为 ,正向传播过程将学习样本输人模式 从输人层经隐含单元层逐层处理,并传向输出层,得到实际的输出矢量 ,如果在输出层不能得到期望输出 ,则转人反向传播,将 与 的误差信号通过隐层向输入层逐层反传,并将误差分摊给各层的所有单元,从而调整各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权值,这种信号正向传播与误差反向传播得各层权值调整过程是周而复始地进行的,直到网络输出的误差减少到可接受的程度,或进行到预先设定的学习次数为止。
  网络的具体学习算法的计算模型如下:
  对某一学习样本 ,误差函数为
   (5)
  式中: 、 分别为该样本的输出期望值和实际值。
  对于所有学习样本 ,网络的总误差为
   (6)
  网络学习算法实际上就是求误差函数的极小值。利用非线性规划中的梯度下降法(最速下降法),使权值沿着误差函数的负梯度方向改变。
  隐层与输出层之间的权值(及阈值) 的更新量 可表示为
  (7)
  式中: 为学习率,可取 。
  将式(6)和(4)代入式(7),并利用复合函数求导的连锁规则,得
  (8)
  式中: 为迭代次数, 为误差信号
   (9)
  类似的,输入层与隐层之间的权值(及阈值)修正为
   (10)
  同理可得
  
  式中 为误差信号
   (11)
  为了改善收敛性,提高网络的训练速度,避免训练过程发生振荡,对BP算法进行改进,在权值调整公式中增加一动量项,即从前一次权值调整量中取出一部分迭加到本次权值调整量中,即:
   (12)
   (13)
  式中 为动量因子,一般有 。
  1.4模糊集合
  评估指标集由表征一类评估决策问题的若干性能指标组成。由于指标的量化含有不确定性,故用模糊方法加以处理[13]。评估指标的模糊集合 可表示为
   (14)
  式中: 是评估指标, 是相应指标的评价满意度, 。
  评估指标集用其满意度表示,取值在[0,1]之间,作为模糊神经网络系统中神经网络的输人向量,这正好符合神经网络对输人向量特征化的要求。实践表明,经过对输人向量的特征化处理,可大大减少网络的学习时间,加速网络训练的收敛。
  2隧道施工系统安全评价模糊神经网络
  2.1指标体系与神经网络划分
  实践证明,一个好的隧道施工系统安全评价方法应满足以下要求:评价指标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出隧道施工系统的状况与技术质量特征;评价模式简单明了,可操作性强,易掌握;评价结论能反映隧道施工系统的合理性、经济性及安全可靠性;评价中所采用的数据易于获取,数据处理工作量小;顶层输出即为系统的专家评估,而每层各评估项目的子系统都可以用子结构表示。

  每个子结构具有输人输出关系可表达为
  (15)
  其中 是子系统的输出, 是子系统的输人矢量, 为相应的专家(加权)知识。
  评估专家系统中各子系统的评估由各自的模糊神经网络来完成。
  这种对评估系统的结构分解和组合具有如下特点:
   (1)每个子系统可以采用较少的神经元来实现神经网络的自学习和知识推理,这样既减少了学习样本数、提高了样本训练速度,又能够独立完成某一推理任务。
   (2)分解的各子系统具有相对独立性,便于系统的修改、扩展和子系统的删除,从而具有良好的维护性。
   (3)子系统的评估项目即为节点,在系统进行评估推理时产生的评估表示式可以很好地解释评估系统的推理过程,避免了神经网络权值难以理解所致的推理过程难以理解的弱点。
  2.2网络的设计
  评估问题是前向处理问题,所以选用如前所述的前向型模糊神经网络来实现。
   (1)输人层
  输人层是对模糊信息进行预处理的网层,主要用于对来自输人单元的输人值进行规范化处理,输出由系统模糊变量基本状态的隶属函数所确定的标准化的值,以便使其适应后面的处理。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对应20个指标构建BP网络的输入层为20个节点,将指标转换为相应指数后作为样本进入网络进行计算。
   (2)隐层(模糊推理层)
  该层是前向型模糊神经网络的核心,用以执行模糊关系的映射,将指标状态输入与评估结果输出联系起来。采用试探法选取模型的隐含层神经元数,即首先给定一个较小的隐含层神经元数,代入模型观察其收敛情况,然后逐渐增大,直至网络稳定收敛。通过计算该模型的隐含层神经元数为28个。
   (3)输出层
  输出层是求解模糊神经网络的结果,也是最后的评估结果。我们把评价因素论域中的每一因素分成5个评价等级,即
   ={安全( ),较安全( ),安全性一般( ),较不安全( ),不安全( )}
  对应这5个等级,确定输出层为5个节点。这样就构建了一个“20―28―5”的3层BP网络作为评价体系的网络模型。
  2.3模糊神经网络训练
  网络设计好后,须对其进行训练,使网络具有再现专家评估的知识和经验的能力。样本数据来自我省已经建成的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的现场数据库,从中选取30组,其中20组数据作为训练样本,余下的10组作为测试样本。实际网络训练表明,当训练步数为12875时,达到了目标要求的允差,获得模糊神经网络各节点的权值和阈值,网络训练学习成功。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进行比较,与期望结果相符,其准确率为100%。这说明所建立的隧道施工系统安全评价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及训练结果可靠。
  3 工程应用实例
  利用所训练好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对江西省正在施工的某高速公路A3合同段3座隧道(北晨亭隧道、洪家坂隧道和窑坑隧道)施工系统进行安全评价测定,评价出系统的安全状况与3座隧道施工实际情况完全相符。同时,实际系统的评价结果又可作为新的学习样本输入网络模型,实现历史经验和新知识相结合,在发展过程中动态地评价系统的安全状态。
  4 结论
  (1)本文对模糊理论与神经网络融合技术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种公路隧道施工系统安全模糊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利用历史样本数据进行学习训练和测试,并对工程实例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该评价方法可行,评价精度满足工程应用要求,为公路隧道施工安全评价探索了一种新的评价方法。
  (2)运用模糊神经网络知识存储和自适应性特征,通过适当补充学习样本,可以实现历史经验与新知识完美结合,在发展过程中动态地评价公路隧道施工系统的安全状态,可及时评估出施工系统的安全状况,尽早发现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徐德蜀.安全科学与工程导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刘铁民,张兴凯,刘功智.安全评价方法应用指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3]田建,李志强,张斌.交通建设工程安全评价技术现状及趋势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8(6):171-176.
  [4]张鸿,刘优平,黎剑华等.基于模糊理论的隧道施工安全预警模型研究及应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9(4):5-10.
  [5]刘辉,王海宁,吕志飞.模糊神经网络技术在矿山安全评价中的适应性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5,1(3):54-59.
  [6]张吉礼.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原理与工程应用[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7]葛淑杰,李彦峰,姜天文等.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煤矿安全评价综合评判[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7,17(4):321-325.
  [8]郑恒,汪佩兰.模糊神经网络在火工品生产系统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4,4:159-162.
  [9田军.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隧道围岩分级系统[J].湖南交通科技,2007,34(4):104-107.
  [10]郭宇航,王保国.两类新型神经网络及其在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8(7):28-33.
  [11]宋瑞,邓宝.神经元网络在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15(3):78-81.
  [12]韩力群.人工神经网络理论、设计及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13]杨纶标,高英仪.模糊数学原理及应用[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05.
  [14]飞思科技产品研发中心.神经网络理论与MATLAB7实现[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603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