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输变电工程质量管理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输变电工程是各种电压等级的输变电工程施工、 调试, 电网运行维护, 土木建筑及材料试验, 铁塔及其附件加工以及远距离大吨位起重运输业务等。而如何保证输变电工程的质量,文章结合了作者对变电工程施工管理经验,围绕工程质量管理这一课题, 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输变电 质量管理
  输变电工程质量不是单一的部门和个人的工作,它是一项社会化工程、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只有企业领导和全体员工高度重视起来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施工质量意识,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管理规定,实事求是地按照客观规律、 扎实的工作才能保证输变电工程的质量。
  一、逐步建立以工程监理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
  确保输变电工程质量的关键是建立一个严密的强有力的质量管理体系,这有利于工程监理工作的开展和全过程质量管理的监控作用。为此, 即要加强 “三个层次” 的控制和各层次的职能, 即建设单位监督,项目(施工) 监理和企业自检, 要在建立输变电工程监理制度上, 逐步建立起三个层次的管理体制, 又要理顺 “三者” 的关系, 即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和承包单位三者的关系。概括为:①建设单位与承包单位的关系,是依据工程建设发包和承包合同或协议, 构成承发包的关系; ②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的关系, 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 通过监理服务协议或合同确认职责、 权限和经济关系;③监理单位与承包单位之间没有合同关系, 也没有任何经济关系,而仅仅是监理与被监理的关系。同时,还要建立以工程监理为核心的监理、 检验和质管组织: ①监理工程师依据本输变电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和监理合同,独立、 公正地行使监理职权, 对建设单位和承包(施工) 单位均具有监督权, 以负责保护双方利益。②建设单位要组织检验小组,对施工单位进行质检和抽检。③施工单位要成立各施工点质管小组, 负责自检、专检和互检。
  二、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对输变电工程质量尤为重要
  组织机构在企业施工过程管理中是一项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工作, 组织机构的设置要遵守国家及行业的规定, 建设单位要成立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组成的本工程组织机构; 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各自成立本工程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的设置应体现高效精干,既有较强的责任心又有一定的吃苦精神; 既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法律意识, 又有丰富的现场实际经验; 既有一定的组织分析能力, 又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也就是说组织机构不能是框架, 不能是迫于形势要求的一个设置机构。组织机构要对国家法律、法规知识了解掌握;并贯穿到施工现场中去; 负责修订和不断完善企业的各项工程管理制度;负责组织学习、 培训企业在职人员施工管理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负责监督、 检查、 指导企业的施工执行情况; 负责查处企业施工过程中违章、 违规行为。在组织机构建立完善的同时, 层层建立施工质量责任制, 责任制要深入到单位、 部门和岗位。
  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是施工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俗话说,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实现制度化管理是一项重要课题, 施工质量管理制度的制定依据要符合国家法律和行业规定, 制度的内容齐全、 针对性强, 企业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应该体现更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反映企业性质面向施工一线贴近职工生活, 让职工体会并理解透彻。一部合理、 完善、 具有可操作性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有利于领导的正确决策, 有利于规范企业和企业职工行为, 有利于指导企业施工一线施工的实施, 提高职工的质量意识, 加强企业的质量管理最终实现杜绝或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 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生存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确保输变电工程质量的监控管理和方法
  3.1 施工质量监控的作用与目的
  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是现场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有力的质量监控能使工程质量做到防患于未然, 能控制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的目标, 有利于促进工程质量不断提高, 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 3. 2.1 学习及会审设计图纸是质量监控的首要环节。图纸是施工的主要依据, 因此,在施工前必须认真阅读, 了解设计意图, 因为一个不符合设计的产品是没有什么质量可言的。 然而, 按图施工是建立在学习与会审的基础上, 要把学习与会审结合起来。会审不是简单地审查图纸差错, 还要考虑是否有利于施工。在些场合下, 虽然设计是符合规范的, 但由于施工较困难,为保证施工质量, 需对设计进行适当的优化,以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规范的要求。
  3.2.2 对原材料、 半成品、 成品的质量监控是质量监控的关键环节。 原材料、 半成品、 成品的质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因而要对它进行监控。不仅要检查进场实物, 还要检查质保书, 看它的型号、 规格、 性能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钢材、 水泥、 砂、 石料等还要根据规定做复试。对易碎、 易潮、 易变形、 易污染的物品,在运输、 堆放、 安装过程等环节亦要进行监控。
  3.2.3 抓分部、分项工程, 按规定规程施工是质量监控的主要环节。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是单位工程质量的基础, 因而质量监控工作应把它作为主要环节来抓。在按图施工和使用合格的原材料、 成品半成品的前提下, 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抓规范、 规程、 规定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按工序进行控制, 出现问题应立即纠正, 把事故苗子消灭在施工过程中。监控应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交工前的产品保护, 也是一项不容忽视的监控目标。监控能使工程质量做到防患于未然,能控制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的目标, 有利于促进工程质量不断提高,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
  3.2 施工质量监控的范围及重点
  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监控的范围较广,从设计图纸、 原材料到分部分项工程施工, 每一个环节都不能被忽视, 熟悉和掌握监控的范围及重点, 有利于事前采取措施, 使质量处于预控状态, 在一般情况下质量监控的范围及重点为:
  3.2.4 关键部位、 薄弱环节是质量监控的重点。单位工程的关键部位与薄弱环节是根据工程对象和队伍素质决定的,如框架结构中的梁、柱是关键部位,铁塔组立过程中的节点间主材弯曲是关键部位, 导地线展放过程中的耐张、 压接管位置握着力是关键部位, 变电站断路器操动机构加热装置的绝缘及控制元件的绝缘情况是关键部位等等。薄弱环节有两种含义:①新技术、 新工艺, 因是第一次施工,质量无把握, 因此要重点控制;②易发生问题的部位, 如轴线位移、 钢筋位移、 铁塔塔材安装反、 铁塔螺丝紧固不到位、互感器引线端子不牢固等质量通病。 对关键部位、 薄弱环节的重点控制, 只要方法对头、措施得力, 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手段质量监控对施工现场来说一般有事前监控、 施工中监控和事后监控。如对设计图纸、 原材料、 半成品、成品等的监控, 应在有关分项施工前进行, 这样能更好地实现事先控制。对于在施工中容易产生的质量问题,则应重点加强过程中的监控,做到随时发现随时纠正,真正做到把质量问题消灭在施工过程中。有些分项工程虽然已经完成, 但离整体交工尚有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对产品若不注意保护, 则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还应实行监控, 直到交工为止。
  质量监控的方法与手段, 随着科学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完善, 逐步走向系列化、 科学化。 然而当前工作人员还应充分发挥传统的和现有技术、 质量管理方法,把它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达到监控目的。在实践中应抓好下列几项工作:
  3.3.1 技术复核。重点应放在图纸审核、 施工方案、 技术措施、 成品、 半成品、 材料、 设备的选用等方面。
  3.3.2 原材料试验。对钢材、 水泥、 防水材料, 除应检查出厂合格证外, 尚须按规定抽样检验。砖可检查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 其他一般材料检查出厂合格证。
  3.3.3 抽检。随机检查, 它灵活, 不受时间条件限制, 容易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早, 整改方便, 提检频率也不受限制,是监控的一个有力手段。
  3.3.4 班组自检。班组自检是保证质量的根本, 只有每个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认真自检, 认真把关, 质量才算有了扎实基础, 因此要牢牢抓住, 不应忽视。
  3.3.5 设置质量管理点。质量管理点可用于多种环节, 如推广新技术、 质量难点、 薄弱环节,要求达到高质量的分项等等,在质量控制的关键部位、 薄弱环节上设置质量管理点, 采取事前控制, 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时看来是个薄弱环节,但由于事前采取了措施, 设置了质量管理点, 问题就迎刃而解, 因此, 设置质量管理点是质量监控的一个有力手段。
  3.3.6 正确评定质量。在质量评定中检查要细致, 覆盖面要广, 这是作出正确评定的基础。 “细” 就是要逐项对照检查, 不能抓一头丢一头, 或是走马观花, 不求深入;“面要广” 就是不能见一当十, 检查覆盖面要大。在班组操作时必须全数检查, 质量部门检查时抽查面要大,不应低于评定。
  3.3.7 严把质量关。无论监理工作、管理制度、 工艺措施、 规范、 规程、 规定要求;还是从平时检查到具体指导, 从关键部位到薄弱环节, 都必须强调一个 “严”字;对出现的质量问题, 更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进行妥善管理, 该返工的一定要返工, 该停工的也一定要停工, 不能迁就。检查和评定, 评估和建议, 都是为了提高工程质量, 各级技术负责人,对质量管理,要做到事先指导, 中间检查、 事后监控。
  四、结束语
  总之, 工程质量管理的水平高低与成败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 关系到国家和集体财产的损失。认真研究, 积极探索, 加强质量管理和不断创新才能实现输变电工程创优目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657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