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商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商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根据组成材料的变化进行相应调试,从而设计出最适应建筑需要的商品混凝土的配合比。商品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商品混凝土的配合比也随之发生改变。混凝土的用料设计、掺合料配比、混凝土的取代系数的设置,混凝土强度信息搜集等相关因素的变化影响了商品混凝土配合程度,建立了完善的配合比的调整和优化设计体系,为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字:商品混拟土;配合比;设计
  一、混凝土组成材料发生了显著变化
  早期的商品混凝土所用原材料品种较少,包括水、水泥、河砂、碎石等。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混凝土的材料也随之增加。如掺合料(粉煤灰、 矿粉、硅灰等)、外加剂(减水剂、膨胀剂、防水剂、抗冻剂、引气剂、密实剂、阻锈剂、抗裂剂、减缩剂、抗折剂、泵送剂、缓凝剂、早强剂、着色剂、速凝剂、加气剂、絮凝剂、促凝剂、保塑剂、增稠剂等),在骨料方面,机制砂、混合砂或再生骨料使用日益广泛,与河砂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异。混凝土的组成材料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反应了材料之间相互作用的改变。早期的混凝土水泥用量、水灰比影响混凝土强度,用水量影响混凝土流动性。后期的混凝土与材料的品种、用量相关。胶凝材料影响混凝土强度,外加剂、用水量影响混凝土流动性。混凝土相应材料因素的变化将影响配合比的设计方法。
  二、掺合料超代片面减少砂用量
  混凝土的配合比根据GBJ146-90《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采用粉煤灰取代水泥方式进行设计,并分为超量取代和等量取代。在用粉煤灰对水泥替代前应对各种材料的用料进行计算,粉煤灰超代,则按照计算值使用超代的系数进行修正,并减少砂用量抵消超量部分的用量。然而,片面减少砂的用量也是不合理的。由于砂土的片面减少,增加了不必要的配合比的计算;砂与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性质作用不同,也不能随意替代;砂土减少后,混凝土的砂土比率与实际比例不符。若粉煤灰的超代对混凝土产生影响,则可通过对砂土的配合比进行调整,而不仅仅减少用砂量。改变配合比的计算顺序,再掺合料未取代前不计算砂石的用量,在替代时再计算混凝土中的砂石配比。配合比验证后若需调整,仍要按此过程进行。
  三、掺合料胶凝效率
  在矿渣粉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中,规定了掺合料的胶凝效率定义为:单位重量具有水化活性的矿物掺合料的强度贡献与单位重量水泥强度的贡献之比。拟通过胶凝效率,确定掺合料用于强度(28天)计算的有效质量。胶凝效率进行配合比设计没有必要。既使掺合料胶凝效率未知,也可以根据产品要求进行设计,初定配合比各种材料用量后,进行验证,确定配合比能否满足各方面要求,如和易性、强度及法律法规要求等;如果混凝土验证发现问题,无论是和易性还是强度方面,都可以调整配合比,并再次验证,验证合格后投入生产,在生产、交付
  过程中进行质量跟踪,按照相关标准收集对应配合比的强度数据,分析该配合比在保证率、平均值、强度富余程度等方面,以决定是否需要调整。
  众所周知,工程建设中原材料的质量变化经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影响,从而施工前应对原材料进行质量的检测。应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了检验和试验计划,使检测有章可循。经过相关检测后,所用的原材料性能应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从优化配合比的角度讲,通过混凝土试验分析掺合料强度贡献是必要的,这样的试验可以在满足配合比要求的前提下,降低混凝土材料成本。
  四、混凝土配合比中的取代系数设置
  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混凝土强度调整时,若相关混凝土强度不适可对相应材料的取代系数进行调整。也可对混凝土中的水灰比进行调整。习惯对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采取粉煤灰超代,系数 1.1~1.5,主要是为了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C40及以上的混凝土粉煤灰等量取代,矿粉等量取代,从而保证混凝土配合比的稳定性和合理性。
  五、强度数据的收集分析
   很多混凝土公司在对混凝土强度的数据进行搜集分析时,以同龄期(如28天)强度等级为单元,包含数个配合比,放在一起分析。这样做只能说明混凝土公司总体的控制水平,不能满足调整配合比的需要。因为数据混合无法识别出单个配合比的适宜性,不能为调整配合比提供依据。为确定配合比适宜性而进行的数据收集分析,应以配合比为单元,数据较少时先进行观察,数据充足时进行计算分析。从而能对混凝土的配合比例进行有效的检测和调整,为工程项目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范孟岭, 陈振法, 林碧玲. 探讨商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J]. 商品混凝土, 2009,(10).
  [2] 谢卓然, 解松芳, 阿力坦巴根那. 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的进展[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4) .
  [3] Duff A.Abrams,沈玉露,徐永模. 混凝土拌合物的配合比设计[J]. 混凝土世界, 2009,(09) .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724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