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景洪旅游产业竞争力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我国旅游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对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策略进行广泛探讨和深入研究,已经成为广西旅游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结合当前景洪旅游经济发展的客观情况,深入分析了影响景洪旅游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提升景洪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景洪 旅游产业 竞争力 策略
伴随人们休闲需求日益增加的社会现状,城市发展也越来越重视旅游和休闲功能。旅游作为区域的代表和形象的窗口,对提升地区形象、提高地区综合竞争力也至关重要。因此,很多城市都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振兴经济的重要战略,开发热情高投入大,旅游产业竞争明显加剧。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以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特色风情闻名于世,景洪市作为州政府所在地,如何推进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提升其整体竞争力,使其与西双版纳州的旅游产业系统建设有效结合是景洪市旅游产业竞争力的重点和难点。加强景洪市的旅游产业研究,促进旅游产业科学有序地发展,同时协调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整体旅游格局,无论对其自身发展还是对整个区域,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一:景洪市旅游产业现状研究
(1)文化资源多样化,但开发力度不够
景洪市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风情,其文化旅游资源主要是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和村寨,特别是傣族园内的傣族村寨,竹楼保存完整,寨旁的缅寺与金塔等傣族风情浓郁,具有较强旅游吸引力,体现了原汁原味的特色传统文化。但对其民族文化―特别是博大精深的贝叶文化的挖掘和提炼不足,未能把其与其他非雨林地区的民族文化风情区别开来,无法把这种深深根植于热带雨林的民族文化和风情清晰地凸现出来,对能体现特色传统文化的开发力度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
(2)自然旅游资源突出,但定位不明确、缺乏品牌效应
景洪市自然旅游资源集中分布于自然保护区,热带植物种类丰富,居全国之首。仅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和濒危植物就占全国一半。其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少数民族风情造就了自然保护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景洪市旅游景区的市场定位存在缺陷,没有独特的旅游品牌,在各地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背景下,很难吸引更多的游客。缺乏独特性使雨林的神秘和少数民族风情的潜在价值无法充分发挥,另外,旅游市场管理混乱也给游客造成的负面影响。
(3)地方旅游景点繁多,但项目雷同、缺乏差异化
景洪市目前旅游市场有限、景点繁多的现状,旅游资源粗放经营,应有的历史文化内涵没有得到挖掘,各企业各自为政,不能形成合力,导致了景洪市各景点的激烈竞争,除价格竞争以外,也形成了景点的重复设置、项目雷同,缺乏差异性,对外竞争力不强,对外形象不佳,使有限的资源不能得到有效整合,发挥不了整体优势。
(4)地理区位优势明显,交通联系欠便捷
交通问题一直是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的瓶颈,陆路不畅,时间过长、交通费支出较高。此外,西双版纳与缅甸等国接壤。目前,这些周边国家都对发展旅游持积极态度,允许我国公民持证以组团方式到其内地旅游,对外开放政策和对外开放程度都比我们大,到那里做边贸生意。旅游消费者大多数是中国人,随着我国旅游业发展,过境的第三国旅游者日益增多,但由于落地签证问题!组团出境游往往不能对等!光出不进!制约了当地国际旅游业的发展"
(5)营销理念落后,营销策略乏力。
景洪市多数景区的营销理念落后、策略不力。从行业发展方面来看,旅游行业水平与国际接轨尚有较大的差距,旅游政策法规的制定仍滞后于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服务标准体系还不够健全,旅游市场秩序亟待进一步整顿和完善。从旅游企业方面来看,缺乏合理的旅游促销机制和必要的促销经费,市场开拓能力较低,旅游商品的设计、开发和销售还十分薄弱。此外,各景点只是单兵作战,形不成组合优势,不易对外创立品牌。从旅游宣传力度看,近年来有关西双版纳的文学、艺术、影视作品中有影响力的并不多,而由于时代的变迁,先前的作品对新一代公众的影响力也有减弱的趋势。
二:实现景洪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具体策略
(1)结合贝叶文化旅游,大力提升会展业。
结合贝叶文化,发展会展业,创造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景洪市会展中心。在对景洪品牌的重新定位时,通过贝叶文化将景洪原有形象进行有机的文化贯穿,尤其是在国内和省内的“民族文化旅游”中,要着力于通过“贝叶文化”使景洪会展中心独树一帜,突出其产品的差异性。通过会展中心的建设强调景洪市的人文特色旅游品牌,将景洪推向世界。
(2)大力发展旅游接待服务业,重视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创新。
旅游配套设施主要包括旅游饭店、旅游餐饮、旅游商品、文化娱乐4个方面,分别完善服务体系的系统建设:按照“突出特色、提高档次”的建设思路,建立以星级系列饭店为主体、以普通饭店为补充的规模适度、档次组配合理的旅游饭店体系,重点挖掘地方特色浓郁的风味小吃和美食佳肴,增加涉外餐馆的数量,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美术品、少数民族服饰及轻纺工业产品的发展,形成以旅游纪念品和工艺品为主体的独具特色的旅游系列商品开发销售网络,增加旅游商品收入;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娱乐产品,在主要景区景点、歌舞剧场及酒店、城市广场、旅游车船定期举办民族节庆活动和建立固定的民族歌舞表演场所;利用澜沧江北岸优美景色,发展滨水生态观光,为景洪市跨江建设开拓先机,同时也为江北旅游发展搭建桥梁。
(3)突出度假与疗养功能,大力发展健康旅游。
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为1.776亿,占总人口的13.26%,我国已经进入到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有疗养型旅游需求,风景区成为其度假首选。景洪市气候宜人、依山傍水;自然景色绝佳,热带风情独特;植物种类繁多,开发痕迹少,利用这些优势迎合市场需求,打造健康旅游概念,开发康复山庄、避寒山庄等,建设完善综合服务、度假别墅、休闲疗养等功能居住区,满足各类旅游者的不同爱好和要求,利用景洪市这座“天然氧吧”来吸引有需求的游客长期入住。
(4)利用澜沧江黄金航道,发展边境购物和观光旅游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与老挝、缅甸接壤,国境线长达1069公里,景洪市紧邻澜沧江,依托水运及地理位置优势,利用这些地理优势带动跨境旅游、边贸及过境贸易,建设高等级国际客源集散中心,成为沟通我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国家国际合作和友好往来的纽带与窗口。景洪市大力发展边境旅游势在必得,景洪旅游相关设施欠发达,发展余地小,可新建高端国际客源集散中心,规模化、新形式、高效率地加快西双版纳国际旅游发展。
(5)发掘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传播产业
借助景洪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发展文化传播产业,创作体现当地特色、吸引国内外游客的名歌、节目、电视剧或电影,丰富景洪旅游文化内涵,同时为景洪旅游产业做宣传,提高知名度以吸引更多游客,从而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步伐。
三、结语
随着云南省对外交流的增多以及世界经济重心向亚太的转移,景洪市旅游业已经迎来了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阶段,景洪旅游产业的发展要具有系统观、超前观和创新观。为使其国际化程度更高,发展更快,就应在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同时坚持坚持优化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发展主线,坚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宣传促销、旅游行业管理和旅游产业升级等重点工作,促进景洪市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实现建设国际旅游胜地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李庆雷 李 时 和爱军,景洪市旅游业发展问题研究,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0(7)
王小会,提升云南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全国商情,2009(15)
廖建华,云南旅游产业国际化探析,经济问题探索,2008(6)
于干千 胡宏斌,云南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经济,2000(9)
李永芬 冯勇,云南旅游东南亚客源市场开发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09(10)
作者简介:
林秀明(1985-),女,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辽宁沈阳 110168
姚宏韬(1966-),男,硕士生导师,教授,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辽宁沈阳 110168
王诗哲(1986-),女,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辽宁沈阳 11016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730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