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改善城市供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供水水质关系到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部份产品的质量、社会生活、投资环境等,城市供水作为城市居民饮用水的主要来源,其质量状况已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人们担心,由于受水源污染、配水管网老化和“二次供水”设施的影响,自来水的终端(水龙头)出水水质会降低,以至于不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而损害身体健康。改善水质关系到千家万户,是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在此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和大家交流商讨。
  城市供水重点应由水量的增加向提高水质转变
  水量和水质是城市供水的两个基本要素,不可或缺,只有达到特定的水质标准并具有足够数量的供水才能满足城市用水的需求。但长期以来,由于受缺水问题的困扰,人们对增加水量供给的重视程度远大于对改善水质的重视。最近几年,供水设施的能力建设已明显超前,全国城市1999年的“供需比”(日供水能力与最高需水量之比)已达到1.23,有些城市的供水能力可能超前10年以上。在供水量有保证的前提下,我们应该抓住供水能力相对富裕的这一有利时机,及时将城市供水的工作重点由增加水量供给能力转移到改善供水水质上来。这是因为,一方面是改善供水水质,欠帐太多,偿还治理水源污染、改造供水管网和“二次供水”设施等旧帐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不能错过机会,老帐未还,又欠新帐: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城市供水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卫生部门修订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质指标项目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进一步增加,执行这些新标准需要从战略上定位,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
  加大水源环境治理和执行水源保护区的力度,保证水质,处理好影响水质因素之间的关系。
  有些供水系统某些水质指标超标,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重要原因之一是水源水质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饮用水水源的要求。据1999年我国环境公告,国家控制的141条城市河段中,63.8%为四类至劣五类(作为饮用水水源需要一、二、三类)。即使象长江、珠江属于总体良好的水源,但由于附近排污,尤其在水源保护区内排污,使某些指标超标也是时有发生。
  自来水厂是以水源水为原料生产自来水的,因此,水源水质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自来水的水质,如果水源水质达标合格的话,那么按自来水厂现行的工艺和设施,完全有能力生产出符合标准的自来水;如果水源水质不合格,许多水厂就难以保证一定能够生产出合格的自来水,这要看水源水中超标物的类型和含量,现有的多数水厂对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是无能为力的。在此情况下,要想生产出合格的自来水,只有通过两条路途:一是控制污染源,使水源水的水质达标;二是改进净水工艺,去除原水中的污染物。从技术上讲,两条路都是可行的,问题的关健在于投资,看走那条路更合算,要加强治理和保护的力度,力争在较短的时期内使水源水质达到或基本达到饮用水水源标准的要求,这是保证水质的第一道屏障。
  改善城市供水水质还要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水源水与自来水的关系。自来水厂是以水源水为原料生产自来水的,因此,水源水质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自来水的水质,如果水源水质达标合格的话,那么按自来水厂现行的工艺和设施,完全有能力生产出符合标准的自来水;如果水源水质不合格,许多水厂就难以保证一定能够生产出合格的自来水,这要看水源水中超标物的类型和含量,现有的多数水厂对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是无能为力的。在此情况下,要想生产出合格的自来水,只有通过两条路途:一是控制污染源,使水源水的水质达标;二是改进净水工艺,去除原水中的污染物。从技术上讲,两条路都是可行的,问题的关健在于投资,看走那条路更合算。二是要处理好自来水与自备水的关系。自来水和自备水是城市供水的两大组成部分,前者是由自来水公司管理的城市公共供水设施生产的,净水设施和管理水平相对较高,出厂水水质比较有保证;后者是由产权单位自己管理的自建供水设施生产的,净水设施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总体来说,对水质的保证程度要低一些。目前,我国城市自来水和自备水的比例大约是6:4。因此,我们在关注自来水水质的同时,千万不要忽视自备水的水质,因为许多自备水也向居民供应饮用水,这些居民的饮水安全和健康更令人担忧。三是要处理好出厂水与龙头水的关系。对于绝大多数城市的自来水厂而言,正常情况下的出厂水都能符合并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但由于配水管网老化结垢和“二次供水”设施管理不善等原因,合格的出厂水在送往千家万户的过程中,可能遭受“二次污染”使龙头水的水质下降。为保证消费者的饮水安全,通常采用的办法有三种:一是提高出厂水的标准,对出厂水的某些指标留有余地;二是改造配水管网,加强对“二次供水”设施的定期清洗和管理;三是亡羊补牢,在水龙头上做文章,安装小型净水装置,或在饮用前作加热消毒处理。在实践中,改善水质的重点到底应放在出厂水?管网水?或是龙头水?具体采用何种办法更好?既要看投入产出效益,也要看现实的可能性。
  改善净水设备提高净水质量,加强管网的技术改造。
  现水源存在相当多品种和浓度的污染物,而水质标准只允许存在一定品种微量的污染物,这二者之间的污染物差别需要靠净水工艺设备加以可靠地去除。我国众多净水厂的净水设备由于历史、技术和管理等原因,工艺和构筑物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随着水质要求的提高,将显得力不从心。要按去除污染物的要求和当地的条件,研究经济合理优化工艺;对构筑物要测定其技术性能和参数;利用先进技术研究提高净水效果的经济合理措施。净洁的出厂水要经长距离管道输送和一定蓄水设备的调蓄,一般要经几个小时甚至10个小时以上才到达用户,保持管网水的品质也是保证水质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历史等多种原因。据统计经管网后浊度,铁、锰、色度等指标均有一定上升,细菌学指标的合格率则有所降低,另外我国水管爆裂较频繁(一般为0.1~0.2次/公里/年),已成为区域性断水或降压的主要因素。管网漏损比较严重。从多种因素考虑,需要把管网更新改造放到重要议事日程。要制订管网更新改造规划;要因地制宜运用多种改造方法;更新改造规划要结合管网发展和优化的需要;然后根据影响和效益,分别轻重缓急,分期实施。
  三、引入市场机制是改善城市供水水质的根本措施
  四、引入市场机制,投资分布合理化
  前面已经谈及,改善城市供水水质状况有许多途径,如治理和保护供水水源,改造年久失修的配水管网,改进自来水厂的净水工艺,防止“二次供水”设施的二次污染和对水龙头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等,实现这些途径需采取技术、工艺、工程和管理等多方面的措施。应该说,这些措施在国外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并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国内一些城市也引进了不少先进的技术、工艺和设备,进一步引进、消化、发展和推广是可能的,现在的关健问题是缺“钱”,而缺“钱”的主要原因是缺“机制”,尤其是缺市场机制。今后投资宜维持原有水平争取有所扩大,除缺水市镇要进一步扩大供水能力外,主要投资宜用于改善供水水质,保证供水安全和有利于相对地降低供水成本。供水企业要把确保水质和安全供水作为供水企业的首要重点;要进一步加强对提高供水水质的管理;要不断优化净水工艺、设备,提高各工序的净水效率建立多屏障保证水质;要制订科学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并坚决贯彻;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控制二次污染,改善管网水质;要加强实用而有效的水质监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746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