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空间在上海世博会展馆中的表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内容提要:本文以“流动空间”为研究对象,论述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各展馆中流动空间的表现形式,归纳总结出了三个表现特点,并举例阐释其实际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世博会 流动空间
曾经听过2009年全国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建筑设计的高峰论坛,会上建筑师马岩松说希望博物馆能像宜家家居那样――空间开阔、流线顺畅,让进入其中的观者只有在看到所有的展品以后才能出来。细想一下,这其实讲的是博览类建筑空间设计的贯通性和流动性问题。
回忆去年暑假时期参观过的2010上海世博会的各个展馆空间,大多都是呈现了一种流动空间的感觉,即展馆空间的设计随着流线组织的深入有一种跟空间的形态融为一体的感觉,表现出整体连贯性,也即流动性。
“流动空间”一词最初是由建筑理论家吉迪恩(S・Giedion)在讨论巴洛克建筑师波罗米尼(Borromini)的作品时提出的,他在描述波罗米尼所设计的圣卡罗教堂(SanCarlo)的波状墙时写道:“波罗米尼的波状墙赋予石材以弹性,使石材变为弹性的组织,波状墙仍是弹性平面设计的流动空间的自然伴生物。”
在吉迪恩之后,意大利建筑理论家布鲁诺・塞维(BrunoZevi)在他的著作《建筑空间论――如何品评建筑》中也提到了巴洛克建筑中的空间流动,而且也以圣卡罗教堂中的波状墙为依据阐述了空间流动的观点。很明显他们是从墙面波状起伏的变化来理解这一时期的空间流动的。但我们分析教堂的平面图会发现其构图仍旧没有摆脱中心对称的格局以及封闭的空间特征。
在现代建筑时期,由于新材料、新技术以及新的设计理念的出现,建筑空间出现了革命性的转变。1929年,密斯设计建造了著名的西班牙巴塞罗那德国馆,其自由布置的墙体与水平出挑的屋檐似分似合,似开敞似封闭,整个空间轻松自由,人们称之为“流动空间”。这种流动空间打破了古典建筑空间的中心性和封闭性,体现了人与环境的动态平衡。
一个时期的建筑作品其实是这个时代的设计理念,建造技术的反映。从西班牙巴塞罗那德国馆的流动空间中我们看到,空间只是打破了传统的封闭性,摆脱了古典的中心性,其流动还只是停留在同一个平面上进行,只是在同一维度上的流动,建筑层高在各处都是相等的,只是在平面和相等的层高组成的空间内的流动。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随着建造技术的进步,随着建筑师创作理念的更新,在2010上海世博会上各展馆中的流动空间则较现代主义时期的西班牙巴塞罗那德国馆有了更大的发展与创新。上海世博会上的各展馆为了展示展品的方便,为了使参观人流有组织、有秩序,也可能是博览类建筑的特点――总体上内部都采用了流动空间,但是细细去观察的话,也会发现其中的流动空间呈现出一些不一样的特点,现将比较典型的几种流动空间的类型归纳如下:
一.“平面化”的流动空间
中国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采用中国古典建筑象征符号――斗拱为雏形,通过中国红的色彩展现出中国热情,同时表达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为创作理念的中国馆在底部由四个柱型的交通核组成,建筑的主体是由上部的四层空间组成的。当观者到达每一层后,都会感受到一个通透开敞的空间。空间只由建筑的最外围表皮界定,内部则贯通一体,没有固定的参观流线,观者处于其中可以无拘无束,到处游走的观看展品。各层的流动空间靠上下交通空间连接,只是随着建筑形体上升的形态变化,流动空间越来越开阔。
香港馆的设计理念在于用有限的物理空间和无限的超物质潜能之间的张力构筑其基本元素,展馆代表着一座受制于实际边界的城市在展示其无限的发展纬度――一个充满想象力的虚拟空间。从建筑的外观来看,展馆由三部分组成,即实体的物理空间构筑上下,虚拟空间贯穿其中,建筑各层空间似有一些隔断和矮墙的划分,可能是为了展现某些展品的独特性,在建筑的二层设置了一些独立的小隔间进行展品的布置,但这并不影响各层空间的整体性,每一层还是构成了一个连通一体的大流动空间。
小结:这类展馆都有建筑“层”的概念,有“层”的明确划分,上下层靠交通空间进行连接,流动空间只局限在每一层内部。
二.随建筑形态“立体化”的流动空间
丹麦馆的设计充分考虑了自行车的流线组织和轨道问题,使建筑形态和自行车轨道融合在了一起。建筑上下利用坡道连接成一体,形成了立体化的流动空间,流动空间由建筑形态进行界定,随着建筑形态的转变,内部的流动空间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但整体上都是由建筑的底端向建筑的最顶端形成统一的整体空间。
荷兰馆的设计理念来自“街”的概念。畅想一条街道,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建筑,比如住所、商场、工厂、办公室、农场、加油站、运动场或者车库。展览是一个娱乐消遣场所和教育中心,在每幢楼前都能够找到某项发明、雕塑或神秘物品,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乐。这是一个开放的展馆,没有门,也就无所谓里面和外面。建筑整体上由一条贯通上下的坡道连接,形成建筑的流动空间,也构成了建筑的流线组织。观者可以通过这样的流动空间将建筑从上到下有秩序的参观一遍。
小结:这类展馆大多都没有很明确的建筑“层”的概念,上下随着建筑形态是连通一体的,流动空间也是跟随流线组织贯穿其中的。
三.隐匿性的“立体化”流动空间
这一类展馆的流动空间也具有立体化和上下一体的特点,但不像前述的那样的明确,内部流动空间的发展不跟建筑形态结合在一起,从外部形态上不容易察觉,只有进入其中体验才能明确。例如印度尼西亚馆,馆体材料统一用竹来建构,内部以坡道构筑,建筑整体上没有明确的层的划分,上下连通一体,观者在里头可顺着坡道组成的流动空间从头至尾的参观,流动空间和流线组织合为一体。
笔者认为三种类型的流动空间给了建筑师建筑创作三种不同的创作思路:
一.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创作时如果要考虑内外一体的设计思路,即建筑空间和建筑形态一体化的设计方法,那就应该像丹麦馆、德国馆一样进行整体化的设计,在考虑建筑形式的时候也同时要考虑建筑空间的设计。
二.当建筑表皮和内部空间分开考虑时,或是由某种概念先生成建筑形态,再设计内部空间的思路,就应该像中国馆、香港馆、匈牙利馆等等去设计。
三.当注重建筑的外部形象,再附带考虑建筑的内部空间时,就应像印度尼西亚馆那样去设计。
总之,笔者认为以上三种设计思考的方法都是一种动态的过程,都是需要内外兼顾的,切不可只考虑外部形象而忽略内部空间或者只注重了内部设计而淡化了外部设计,只有这种动态的、整体的思考才能创作出好的设计作品。期待下界世博会会有更完美的流动空间呈现。
参考文献
1.杨卫丽,童乔慧,杨洪福. 曼纽尔・卡斯特与密斯的流动空间比较.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5.
王昀.“解构”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评论与鉴赏,2001.
汪辉,吕康芝.试论流动空间及其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风景园林,20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820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