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某过街人行地道的基坑支护方案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人行过街地道是城市交通中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对于缓解人车矛盾,保证行人安全,促进行车顺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过街地道多建设于繁华都市,且多数为开挖施工,开挖过程中的基坑支护,是地道建设中的关键环节,本文结合具体工程,就地道基坑支护与各位同行共同探讨。
  关键字:人行过街地道;土钉墙;基坑支护。
  一、工程概况
  该地道位于珠海市板障山南侧迎宾南路上,拟建场地周边为残丘地貌区,区内第四系覆盖层较厚,地道北面靠山丘,其它三面为厂区、生活区。地道按“一字型”布置,主体长68m,地道净宽5.8m,净高2.7m。出口设在两侧人行道上,单侧设两个出口,出口设有1:10无障碍坡道及行人台阶。根据钻孔揭露,场地内土(岩)层按其岩性、时代和成因类型不同,由上而下分别为:上覆第四系土层(①第四系残、坡积土层)及下伏燕山中晚期花岗岩(依岩石风化程度和裂隙发育程度,可划分为:②全风化层、③强风化层、④弱风化层)。根据钻探资料显示,勘探区域内没有发现明显的不良工程地质作用。
  在勘探揭露深度范围内,场地地下水赋存形式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及基岩风化裂隙水,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残积土层,主要有大气降水补给;基岩风化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强、弱风化基岩的风化裂隙中,有上部空隙潜水渗透补给,并接受大气降水渗透补给为主,富水性一般,排泄于周边低洼处。施工期间测量各钻孔中稳定水位埋深1.80~3.60m,标高14.33~16.15m,随季节及降水变化。
  二、 支护方案
  1、总体设想
  地道基坑最大开挖深度约8.2m,基坑面积约2270平方米。根据地道周围的实际情况,按照广东省标准《广东省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DBJ-T15-20-97)及《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33/T1008-2000)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根据相关地质资料,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均为①砾质粘土,①砾质粘土层下为②全风化花岗岩,工程地质条件较好。迎宾南路道路两侧有较宽的绿化带,侨星花园和金钟花园现状住宅楼与道路边线的距离较大,基坑开挖限制条件尚可,综合考虑提出土钉墙支护和钻孔灌注桩支护两种方案。
  2、土钉墙支护
  基坑开挖坡度为1:0.5,设置3.5~7.0m长Φ20水泥砂浆锚杆(锚固体直径100mm),并喷射100mm厚C20砼(内配Φ8mm@200×200mm钢筋网)进行护面。
  3.钻孔桩支护
  基坑开挖采用Φ600@1000钻孔灌注桩支护+Φ800@1000高压旋喷桩止水,钻孔灌注桩间距1.0m,净距0.4m,桩顶设置800×800mm钢筋砼冠梁,并设置Φ580×12mm@4.0m钢支撑一道。
  4.方案比较
  土钉墙支护与钻孔灌注桩支护方案相比,其施工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造价节省约50%,综合考虑周边环境条件和地质情况,推荐土钉墙支护方案。
  5.施工分段处处理
  为保障地道施工期间迎宾大道的车辆正常通行,主通道施工分东西半幅两个阶段施工,在东西半幅基坑分界处设置水泥土墙进行分隔。水泥土墙宽度3.8m,高13.0m,长19.2m。水泥土墙采用Φ800@600高压旋喷桩格栅布置,格栅间距2.4m,墙顶设置200厚C20冠梁,内配Φ6200×200钢筋网。
  
  水泥土墙典型平面图
  三、基坑降水、排水设计
  为保证基坑开挖安全,开挖期间必须对基坑设置必要的排水措施。根据开挖深度,地道基坑均处于①砾质粘土层中,①砾质粘土层地下水赋存形式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有大气降水补给。根据开挖深度及地质情况,基坑开挖期间采用以下措施确保基坑的干燥和稳定。
  1、轻型井点降水:基坑四周采用轻型井点进行强制降水,施工期间要求地下水位控制在基坑底以下≥0.5m。基坑最大开挖深度6.2m,基坑最大上口宽度14.2m,在基坑四周距离边坡顶0.5~0.8m间隔1.0m布置轻型井点。
  2、截水边沟:为防止坑外地表雨水进入基坑在基坑顶四周布置300×300砖砌截水沟,截水沟环向封闭。
  3、基坑内排水:基坑内利用基坑纵向坡度排水,并间隔30~40m设置0.6m×0.6m×0.5m集水坑1个,集水坑内敷设塑料布并放置潜水泵,排除雨天基坑积水。
  四、基坑坑监控量测设计
  为了指导施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周围现有建(构)筑物的安全,应加强施工监测,实行信息化施工,随时预报,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主要监测内容如下:
  1、基坑外土体水平位移测点,垂直沉降沿基坑周边25~30m左右布置一个测斜孔,并保证基坑每边都有监测点;
  2、坑底隆起测量断面不得小于两组,回弹测量断面尽量布置在基坑中部,每一测量断面至少有三个测点;
  3、基坑周围地表沉降每二~三个开挖段布设一个测量断面,每一测量断面在垂直基坑方向二倍挖深度范围内布设5~8个测点;
  4、地下水位观测孔沿基坑长边布设,保证每侧至少2个孔;
  5、地下管线的沉降和位移观测应尽量直接布置测点,监测点间距不宜>5.0m;6、基坑附近需保护的地面建筑应增设沉降观测点;
  7、锚杆抗拔力试验。
  所有监测数据必须有完整的记录,并定期将监测结果报告建设、监理、设计等单位,施工时根据监测数据,及时采取施工措施:如调整开挖坡度、跟踪注浆等,以满足信息化施工的要求。
  五、基坑施工步骤
  1、施工井点降水。
  2、施工阶段一、阶段二分界处水泥土墙。
  3、分层、分段进行基坑开挖,随开挖深度边开挖边施工水泥砂浆锚杆和喷射混凝土,并及时砌筑排水沟和集水井。
  4、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及时浇筑C20素砼进行封闭。
  六、 结束语
   本工程施工顺利已完工,施工过程严格按照设计执行,效果良好。基坑支护种类繁多,应结合工程具体实际情况,依据安全、实用、经济的原则选择支护方案。
  注:文章内的图表及公式请以PDF格式查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905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