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软土地基基坑开挖的施工技术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软土地基基坑开挖的施工技术作了详细分析,供参考。
  关键词:软土地基;土方开挖;预应力管桩;偏桩或断桩;施工技术
  一、内容、特点
  1、工程内容:某占地面积约59461平方米,本工程基坑土方开挖工程量约35万立方米,基坑开挖深度为4.8米。 (人防位置为5.95米)基坑围护采用“放坡+格栅式重力式挡墙”支护方案。
  2、特点:(1)地勘资料显示,工程在-2.5~-12m之间存在淤泥层,呈流塑状,该层淤泥具有低承载力、高压缩性、高灵敏性等特点,工程性质极差;(2)土方开挖时,淤泥容易出现滑坡,滑坡推力超出管桩最大允许水平推力;(3)在土方开挖时,施工机械或运输车辆作业产生的动荷载作用于淤泥,容易产生土体侧压力过大造成已完工的预应力管桩偏位或断桩。
  二、地质情况
  本工地自地表分层为素填土、淤泥层、各种粉粘土及淤泥质土,夹有粉砂、粉砂质土和粉土,全、强风化岩层。淤泥顶标高大部分都在-2.5~-3m范围内,最深在-6m~-12m之间,呈流塑状。该工程大开挖面深度为4.8m(人防区深度为5.95m),因此地下室底板和桩承台基础施工基本都处于淤泥层中。
  淤泥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是:天然密度平均值1.55g/cm3,含水量平均值72.2%,孔隙比平均值1.924,粘聚力平均值7.3Kpa,内摩擦角平均值3.8°。该层淤泥具有低承载力、高压缩性、高灵敏性等特点,工程性质极差。
  根据该土层的特点和郴州地区其他工地的情况,基坑土方开挖时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开挖时流塑状和软塑状淤泥会往上涌及水平流动,造成工程桩严重倾斜或位移断桩而破坏。
  以下是各土层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
  
  
  三、管桩施工情况
  本工程管桩施工采用PHC-125-A型管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4200KN。从施工情况表明,大部分管桩都在-3~-4m。基础管桩大多在大开挖面以上,在土方开挖时由于软土抗剪强度很低,开挖过程中产生的水平推力容易造成基础管桩偏位或断桩情况。
  
   四、方案选择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为了避免或减少在开挖过程造成管桩的偏桩和断桩,开挖前,考虑如下几个方案:
  方案一:第一层约2m土方采用机械开挖后,工人在流塑状淤泥上行走极端困难,且不排除有安全隐患,并将造成淤泥越走越稀,不能完全排除偏桩的风险;工期长,功效低,造价较高。
  方案二:先采取插排水板或袋装砂井进行堆载预压后,再进行土方开挖。插排水板或袋装砂井后,流塑状固结排水需要180天以上的时间,不能完全排除偏桩的风险;工期长,投资高。
  方案三:采取搅拌桩进行软基处理后,再进行土方开挖。本方案将淤泥固结后,运土机械在专用车道行走,承台侧面和底板有搅拌桩保护,将大大降低偏桩的风险;工期较短,投资非常高。
  方案四:在基坑内设置钢栈桥作为工作平台,作为翻斗机和自卸汽车行走路线进行土方开挖。本方案通过钢栈桥作为机械设备行走路线,不对土体进行扰动,大大降低管桩出现偏桩的风险;由于受工作面影响和车辆行驶路线影响,开挖过程中工期长,造价较高。
  方案五:在±0.00铺砖渣或碎石修建车辆行驶便道,设置挖掘机工作平台,进行分层分段、淤泥土转运施工。通过在原地面设置车辆行驶路线和挖掘机工作平台,分层开挖降低桩两边土体的高差,达到降低水平土压力对管桩的影响。本方案通过降低对土体的扰动,降低偏桩的影响。工期适中,投资较小。
  通过以上方案比较,从工期和投资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结合项目情况,方案五是最优选择。
  五、可行性分析
  1、单桩水平承载力设计值Rh计算
  以地勘孔K6与附近管桩施工情况如下所示: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计算单桩水平承载力设计值 Rh,桩侧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 m根据该岩土层的土体特性和经验取 4MN/m4(随着开挖深度加深,要对应不同土层调整取值)。根据经验偏移量小于500mm的桩较少断裂,本工程单柱下的单桩之桩中心位置容许偏差为80mm;承台2~4根时的偏差为100mm,施工时考虑桩结构的安全和变形累计的影响,桩顶容许水平位移 χoa 取10mm,桩顶为自由约束,最后计算入下式:
  Rh = ==59.4KN
  在土方开挖中,保证土方的水平推力小于该推力就可以保证管桩不至于较大的偏移。
  2、滑坡推力的计算分析
  放坡原则就是保证水平推力不要超过该值,利用理正岩土系列5.1版中的边坡稳定分析模块进行计算分析,以便寻找合适的水平推力。见下简图
  2-1、分层开挖厚度的验算:
  管桩顶以下开挖深度2.6m(即一次性挖到基坑底),其滑坡推力水平分力为113.97KN,超过管桩安全位移允许的水平推力,故不可行,往下调低开挖深度,当管桩附近分层开挖1m时:其滑坡推力水平分力为54.64KN,小于管桩安全位移允许的水平推力,故可行。
  
  
  图3 管桩周围土方分层开挖时的水平力计算简图
  2-2、挖掘机作业时边坡稳定性的验算
  2-2-1、没有挖掘机的时候,其安全系数达3.32,可以满足土坡自身稳定,但这样不可以进行机械化作业,将影响工程进度;计算过程详见附件。
  2-2-2、挖掘机直接作用在土方平台上,但由于应力过于集中,导致其安全系数仅为0.804和0.731,不满足安全要求。
  
  
  2-2-3、在2的基础上提出加铺6m×6m×10mm的钢板的,分散其应力(按浅基础应力等分布,通过加大动力系数转化为静力计算),200/5/6=6.7KPa,小于地基承载力40 KPa,不会发生剪切破坏,计算时取10KPa,安全系数为2.129,满足要求。
  
  2-2-4、深层滑动验算,主要考虑2个平台之间的关联性,经验算,其安全系数为1.353,不用担心深层滑动的影响。
  
  六、开挖技术
  1、降排水措施
  本工程的勘测报告数据显示,实测孔的地下水位埋深位于-0.31~-0.95米之间,基坑土方开挖前,每20m设置一个降水井(具体位置现场确定,以不影响运输道路设置)。
  2、施工便道设置
  严格按照基坑平面布置图设置临时便道,临时便道在基坑内填50cm的碎石或砖渣,并用挖土机整平、压实。
  3、开挖平台
  减少挖土机施工操作时对基坑土体的扰动,减少淤泥层土体的变形,选用以下几种方法设置开挖平台:
  (1)对于地质条件较好的区域,直接下挖掘机或者垫钢板做为转运平台进行土方转运;
  (2)对于淤泥厚度较深的区域,采用打木桩后上面垫钢板作为转运平台,减少挖土机施工操作时对基坑土体的扰动,平台面积6米×6米。
  4、开挖方法
   (1)挖土机首先开挖±0.00至标高-2.0米之间的素填土和填砂,开挖过程中,运土车辆必须始终在±0.00原地面的临时施工便道上行驶,开挖下一层淤泥可通过-2.0米的转运平台进行转运。
  (2)挖土机开挖标高-2.0米至-3.5米之间的土层时,先铺设钢板,本层分两次开挖,开挖深度控制在1米内,转至±0.00,直接装卸进运土车辆上。挖至有管桩的范围时,先把管桩周围的土对称挖除,平衡土体的侧向压力,配合人工开挖。
  (3)标高-2.0米~-3.5米土层开挖完成后,流水施工区域内伸出-3.5米标高面的管桩,如超过土面0.5米以上的将其切除。
  (4)在标高-3.5米设置操作平台;操作平台的基础或用木桩,挖土机操作平台6.0 m×6m,减少挖土机扰动下面土体稳定性。
  (5)标高-3.5米~-4.6米分两次作业,开挖深度控制在0.8米内。土转至-2.0米的转运平台,再经转运直接装上停靠在原地面的车辆。
  (6)当坑底形成一定的工作面后,小挖机下坑底进行桩间土和承台土的开挖并由人工配合清底,并依流水施工方向后退。
  (7)运土车辆必须始终在临时施工车道上行驶。当开挖到基坑底时,立即做好基坑底明沟排水系统,以确保排水通畅。基坑土方开挖时,应注意保持平衡开挖,左右开挖面的高差不得大于1米。
  七、偏桩或断桩预防措施
  1、淤泥层应分层施工开挖,每层的开挖深度控制在1米内,开挖管桩附近的土方时要平衡开挖的原则,以减少土体的侧压力影响甚至导致破坏管桩的质量。
  2、基坑开挖过程中严禁超挖、抢挖,严禁“大锅底”开挖,开挖应自上而下进行。遇到管桩高出挖土面达0.5米以上,立即对管桩进行截桩,避免挖掘机碰撞管桩,导致坏桩。
  3、在开挖过程中运土车辆在原土面上的施工临时便道行走,挖掘机在工作平台上工作,减少扰动土体,导致土体产生流动的“势能”。
  4、除小型挖土机外,其它施工车辆、机械不得进入淤泥层面上。
  5、在场区内设置观测点,开挖过程中,时刻对管桩进行监测,如发现问题,立即停止开挖,及时进行反压土等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八、实施效果
  开挖后对管桩进行桩位、桩连续性和桩承载力进行检测,管桩质量满足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没有出现由于挖土而导致的大面积偏桩或断桩情况发生。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989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