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架桥铺路循序渐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长期以来,有些学生一升到中年级,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不那么浓了,成绩也随之而下降,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阅读训练由以巩固识字和词句训练为重点,一下子跳到以分析篇章结构为重点;作文训练由看图说话、看图写话,一下子跳到命题作文,则是重要原因。针对这些问题,九年义务教育语文大纲和教材加强了语文训练的阶段性,把三年级作为一个阶段,着重进行段的训练,在高年级和低年级之间铺路架桥,循序渐进地培养阅读能力,这是极其必要的。
  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具体加强三年级段的训练呢?我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教会学生通过理解关键词语和中心句来理解一段话的主要意思
  一段话总是围绕一个意思来说,能比较完整地说明一个问题,反映一个中心,而这个中心的内容一般用一句简明扼要的话来概括的,这就是中心句。中心句在段首,一般是点出全段的核心,或是限制叙述的范围;中心句在段尾,一般是交待事情的结果,概括全段的意思,或点一个问题;中心句在段中,一般是起连接作用。
  例如《我的弟弟“小萝卜头”》第三段,就是围绕第一句话“弟弟很爱学习,也很有礼貌”这个意思说的。这个中心句在段首,点出了全段要叙述的核心内容,抓住这个中心句子,就抓住了全段的中心。有的段落主要说明什么,并不是一目了然的。例如《翠鸟》第三段的主要意思,并没有用一二句来点明,这就需要通过分析“机灵”、“难以逃脱”等关键词语,理解第二句话的主要意思是说翠鸟比小鱼更机灵,再通过研究这一句同其它各句的关系,来理解下面的话是举例说明第二句。
  二、引导学生研究句子之间的关系,懂得怎样组句成段
  首先,要使学生知道,段是由句子组成的,懂得一段话中每句话的意思,懂得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的第七段,一共有四句话,第二句讲岛上树多、海鸟多,第三句讲鸟蛋多,第四句讲鸟粪多。这三句话前因后果,关系紧密,又由第一句总领,全段逻辑性强,缺一不可。教师不仅要使学生理解句子所表达的内容,还要使学生了解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自觉发现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经常重视这方面的训练,就能提高儿童的认识能力,逐步掌握事物的规律。
  其次,要帮助学生理清一段话中的层次,探明作者的思路。例如《群鸟学艺》一课中凤凰对小燕子说的那一段话,共有三句。每句话就是一个层次。第一句话说搭窝的要求,第二句话说搭窝的方法,第三句话说照这样的方法搭窝的结果。反复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帮助学生很快理清段的层次,就能使他们做到思考周密,思路清晰。
  三、帮助学生理解段的表达方式,懂得怎样把一段话写具体
  作者为了说明一个主要意思,需要采取一定的表达方式来展开。有时举例说明,有时具体描绘,也有时从几个方面分别叙述。三年级的阅读训练,不仅要使学生了解一段话中句子之间的关系、段的结构层次,还要懂得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一段话写具体的。进行段的训练,不仅要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同时要注意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例如《翠鸟》第一段介绍翠鸟的“外形很美丽”,不仅条理清楚,而且描写生动具体,使人如见其状。作者写它的羽毛“颜色非常鲜艳”用的是“总起分述”的写法,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同一课第三段,写翠鸟叨鱼的动作敏捷,就采取了先概述后举例的方法,突出了翠鸟比小鱼更机灵,令人十分信服。
  这两段的表达方式就是不同的。教学中,可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展开想象,体会不同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把抽象的文字变成鲜明生动的形象,就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使他们体会课文是怎样做到言之有物的,学到把一段话写具体的本领。
  各种段的表达方式是带有规律性的。让学生学习一些基本段式,将有助于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思维程序,学到一些写作规律。但是,学习段式要在较多的阅读、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切忌在尚未领会的情况下生搬硬套。
  四、指导学生分段训练,逐步提高学生分段和概括段意的能力
  分段的训练,是三年级阅读训练的重点,也是逻辑训练的重要形式,对此,教材由易到难作了安排,力求体现训练的过程。鉴于三年级的学生概括能力不强,教学中需要精心设计一个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训练程序,才能扎扎实实地提高学生的分段能力。可以选择适当的课文,让学生从理解课文每一节讲什么意思,到理解哪几节讲的相近,逐步形成段的概念。从在教师的指导下按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到独立地给结构简单的课文分段;从选择段意,照样子说出段意,到独立概括段意。
  此外,还可以采取多种训练形式,如听写一段话,抄写一段话,看图口述一段话,仿写一段话,扩写一段话等等,把读段的训练和写段的训练结合起来,达到架桥铺路、循序渐进的目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045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