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遥感技术在公路勘测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志福
【摘要】文章简述了遥感技术的原理及优势,基于工作经验,探讨了遥感技术在公路工程不同勘察阶段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勘测;遥感技术
一、遥感技术的主要优势
(1)探测范围广、采集数据快。遥感探测能从空中乃至宇宙空间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对地观测,并从中获取有价值的遥感数据。这些数据拓展了人们的视觉空间,为宏观地掌握地面事物的现状情况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同时也为宏观地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这种先进的技术手段与传统的手工作业相比是不可替代的。(2)能动态反映地面事物的变化。遥感探测能周期性、重复地对同一地区进行对地观测,这有助于人们通过所获取的遥感数据,发现并动态地跟踪地球上许多事物的变化。同时,研究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尤其是在监视天气状况、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甚至军事目标等方面,遥感的运用就显得格外重要。(3)获取的数据具有综合性。遥感探测所获取的是同一时段、覆盖大范围地区的遥感数据,这些数据综合地展现了地球上许多自然与人文现象,宏观地反映了地球上各种事物的形态与分布,真实地体现了地质、地貌、土壤、植被、水文、人工构筑物等地物的特征,全面地揭示了地理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并且这些数据在时间上具有相同的现势性。(4)获取信息的手段多,信息量大。根据不同的任务,遥感技术可选用不同波段和遥感仪器来获取信息。例如可采用可见光探测物体,也可采用紫外线,红外线和微波探测物体。利用不同波段对物体不同的穿透性,还可获取地物内部信息。例如,地面深层、水的下层,冰层下的水体,沙漠下面的地物特性等,微波波段还可以全天候的工作。
二、遥感技术在公路勘测中的应用
1.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遥感工程地质解译。预可行性研究工程地质勘察是以1:10~1:20万TM图像为信息源,收集已有的区域地质资料、图件、文字报告,并进行分析和整理,对全区工程地质条件有一概略性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路线踏勘和中、小比例尺测绘,结合少量的钻探及轻型山地工程取得有代表性的勘探剖面,以查明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对区域稳定性问题进行论证,对控制性工程地段和工点构造物作出定性的:地质条件评价,从而提出几个比较方案。
2.工程可行性阶段的遥感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工程阶段的遥感工程地质解译的要求如下:(1)遥感图像的解译工作可与该阶段的工程地质测绘提前或同步进行,并贯穿于调查全过程,使其成为设计编写、野外调查、资料整理及报告编写的重要部分,以达到减少野外工作量,提高成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目的。(2)尽量使用不同时相、不同种类(如TM、SP0T、IRSCl及中巴资源卫星图像)、多种波段的图像。比例尺宜为1:5~l:l万。选用相应比例尺的彩红外或全色航片结合使用,以发挥卫星图像的宏观、整体概括性强,航片有利研究重点地段细节的长处。(3)在室内详细解译的基础上进行全野外检查、验证,将地面地质观测与解译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单张航片进行实地布点,并结合地形图、GPS进行定位。解译成果必须经过现场检验,对解译标志、外推结果、解译的地质现象予以核定和补充。检验的工作路线和工作量除应符合遥感工作的有关规定外,并要求能覆盖各路线方案,对重点工程场地的地质条件,对路线方案有较大影响的不良地质现象应作为检验重点。(4)解译内容较预可阶段更为齐全、详细主要为:第一,不同地貌元、地貌形态、成因类型,主要微地貌类型及其分布,判定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工程地质条件的关系;第二,解译和划分地层和岩性,岩土体的岩性和分布范围;解译膨胀土、红粘土、淤泥类等特殊土的分和发育特征;第三,解译各种水文地质现象,重点解译地下水对工程地质、不良地质、特殊地质等灾害地质有影响的要素;第四,解译主要构造形迹,包括褶皱、断层等的分布位置、走向、性质、规模;解译新构造活动迹象,结合地震资料,为区域稳定性评价提供影像依据:第五,解译崩塌、滑坡等灾害地质的分布、规模、形态,通过多期图像的动态对比,可对其发展趋势和对路线工程的危害程度作出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提出建议性处理措施。(5)最终成果资料应包括遥感工程地质解译报告、综合遥感工程地质平面图、剖面图、工点工程地质图、不良地质、特殊地质资汇总表、遥感影像图、其它基础资料。
总之,遥感技术提高了观测识别地物的能力和工程地质分析水平,使调绘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对不良地质现象的解译调查也比较准确,在公路方案规划、隧道选线、不良地质调查、以及在工程地质调绘成图工作的应用,取得了较理想的生产应用效果。较好的指导了路线与桥位的定位工作,提高选线的质量和水平。并且这些问题的及早发现,对避免或减少今后的地质病害具有重要意义,使我们的公路勘察设计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益华.基于遥感技术的公路地质选线探讨[J].科技信息.2010(9)
[2]杨树文,冯光胜,高山.遥感技术在宁武高速公路选线中的应用研究[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9(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077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