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训练对女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应佳 王欣
[摘要]以80名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瑜伽形体训练组合为练习内容,每周进行两次练习,每次90分钟,持续练习5周,结果瑜伽形体训练能明显改善女大学生形体特征,提高女大学生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机能水平和身体柔韧性、平衡能力对心理健康的调节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瑜伽训练;女大学生;身心健康
瑜伽形体训练是一种非常好的减压、减负、舒放身心的锻炼方式,它巧妙地把印度瑜伽、芭蕾舞和中国古典舞融为一体,在轻松优美的音乐声中自由地呼吸,尽情地伸展肢体,使身体和心灵达到完美统一。对现代女大学生来讲,通过这种科学与艺术结合的锻炼方式,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肢体得到彻底放松,脊柱得到充分伸展,缓解由于长时间学习带来的精神紧张和神经系统的疲劳,心肺功能明显增强,改善身体形态、身体成分,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平衡能力。本研究针对目前女大学生健身运动的现状、生理发育特点及心理健康状况,探讨了瑜伽形体训练对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为瑜伽形体训练在高校女大学生中普及和推广提供探索性参考建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了南昌大学2008、2009级选修瑜伽形体训练课的女生80名(从未练习过瑜伽,身体状况良好,近期均无重大疾病)。
2.研究方法。(1)实验法:本实验对随机抽取的80名女大学生,采用单组自身对照法,针对瑜伽形体训练前后的生理指标进行测试分析,身体形态测量进行对比研究,从而得出结论。(2)问卷调查法:心理测试选用国内外广泛使用、内涵丰富的SCL-90症状自评量表为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80份,分别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采用5级评分。(3)数理统计法:对问卷和实验所得的数据采用SPSSIO.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二、结果
(1)身体形态、身体成分。训练前后形体测量指标中,体重、臀围、小腿围均与训练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腰围、大腿围、皮褶(腹部、腰部)均较训练前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身高没有变化,胸围略有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训练前后除瘦体重略有增加外,体重指数及身体各部位的围度指数下降,其中BMI、WHR和胸围指数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腰围指数、臀围指数和大腿围指数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瘦体重、体脂量、体脂率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2)呼吸机能、心率。经过近6个月瑜伽形体训练后,肺活量、安静心率2项指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肺活量/体重、肺活量/身高2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心理健康水平。结果表明:瑜伽形体训练后九项因子得分都比全国常模低,在躯体、人际、抑郁、焦虑等因子上有一差异,其中躯体、人际、焦虑三项差异最显著。
三、分析与讨论
1.瑜伽形体训练对身体形态、身体成分的影响。瑜伽形体训练可以使体重指数及身体各部位的围度指数明显下降。一方面体现在三围数据的减少:另一方面大腿围、小腿围数据的减少,使女性的下肢显得更加修长。说明通过瑜伽形体训练组合的持续姿势练习,对改变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有显著的作用。通过瑜伽形体训练组合的持续姿势动作练习,可增强机体热能的消耗,加强脂肪的动员,可抑制脂肪的合成,减少脂肪积累,提高代谢率,消耗体内多余脂肪,使体脂重量减小幅度明显大于体重下降的幅度,说明瑜伽形体训练不仅有明显的减肥作用,对减轻体重,改变身体成分有非常显著的作用。
2.瑜伽形体训练对呼吸机能、心率影响的分析。通过瑜伽形体训练后,肺活量有显著性差异。在瑜伽形体训练中,正确的呼吸是非常重要的,它主要强调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相结合,尤其是腹式呼吸。在训练初期,让学生体会呼吸的正确方式,呼吸自然并以鼻缓慢而深长的吸气、细而幽长的呼吸,随着动作幅度的加大,熟练程度的提高,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调息法,可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使迷走神经紧张性活动增强,进而使安静心率降低,可使心脏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不易产生疲劳。
3.瑜伽形体训练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分析。瑜伽形体训练对心理调节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其中对躯体、人际、焦虑三项因子影响较为明显。同时对躯体的影响,如神经过程的均衡性、肌体各部位的协调性及本体感觉的精确性都有着积极作用。
四、结论
(1)瑜伽形体训练对改变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有显著的作用,对改变女大学生的身体成分有非常显著的作用,满足学生对形体美的追求欲望。(2)瑜伽形体训练能使女大学生的心肺功能得以良好的改善和提高,可以提高女大学生的柔韧、平衡素质,改善各循环系统的机能。(3)瑜伽形体训练对心理健康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邢文华,体育测量与评价[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5。
[2]殷超,林岚,陈玉玲,不同强度健美操练习对女生体形及心肺功能的影响[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6):51~5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102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