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单位在国库集中支付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 阳
【摘要】 针对当前基层单位在国库集中支付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工作实际,探讨了国库集中支付实施存在的问题的对策,以积极发挥国库集中支付的职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关键词】 基层单位;国库集中支付
国库集中支付是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以健全的财政支付信息系统和银行间实时清算系统为依托,支付款项时,由预算单位提出申请,经规定审核机构(国库集中支付执行机构或预算单位)审核后,将资金通过单一账户体系支付给收款人的制度。财政性资金的支付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两种方式。国库集中支付改变了几十年来形成、我们已经习惯的财政资金按部门和预算级次分散支付的方式,基层单位在其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存在各种问题。
一、基层单位在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观念问题。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我国是一项全新的改革,其作用在于建立起预算执行的监督管理机制。财政部门掌握资金的支付权,可以根据资金的使用是否符合预算的规定而决定是否给予支付;将资金直接支付给商品和劳务供应者而不再通过任何中间环节,可以掌握每笔资金的最终去向,从根本上杜绝在实际工作中的克扣、截留、挪用资金的现象。由于国库集中支付的监管作用,使其在推行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定的阻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基层单位对已延用几十年的支付方式已十分习惯,现在要对此进行根本性改革,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在思想观念上一时还难以完全转变,需要有个过程。(2)一些基层单位认为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之后,削弱了单位的财权,在资金的使用上受限制,不利于本单位的业务开展,主动性不强。(3)由于国库集中支付增加了财政支出的透明度和规范性,一些单位以前设立“账外账、“小金库”等现象将因此而得到有效地遏止,这会有损于一些部门和个人的利益,他们可能会改革产生不支持甚至抵触情绪。
2.会计人员素质问题。基层单位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单位处理账务的程序、科目等变化很大,并将涉及到预算编制、用款申请、计划下达、等多个新环节,如不加大培训力度,有些素质较低的会计人员将很难操作新的国库集中支付业务。
3.财政资金清算环节多,影响支付效率。国库集中支付采取代理银行网点先垫付,再由代理银行分行汇总各网点的垫付款项后统一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清算环节必须经过代理银行零余额账户的过渡。清算环节越多,资金在各账户周转的手续越多,资金支付速度就越慢,出现差错的可能性也越大。授权支付款项支付效率低对基层单位尚未引起很大影响,但是直接支付由于资金周转时间过长,支付效率过低,对基层单位影响很大。以我单位为例:我单位基本建设项目中,支付给建筑施工单位的建设工程款,通过直接支付办理的比例很大。当财务部门确定向施工单位支付工程款后,须向财政专员办提供大量原始凭证并待其审批后,再向上级部门层层申报(其中包括电子申请和书面申请),待财政部将申请单转到商业银行后,款项才能最终支付给收款单位。通常我单位从向财政专员办申请支付之日起至施工单位账户收到拨付款项,基本都需要近一个月时间。如用传统的支付方式如转账支票,款项最快当天就可到达收款单位账户,直接支付相比之下手续就繁琐得多,因其支付效率低,付款周期过长,施工单位迟迟拿不到工程款,经常引起工人不满从而停止施工,以致影响整个项目进度,延误工期。
4.预算管理意识不强且不够科学化、可行化的问题。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对预算执行起到监督管理作用,财政部门也根据资金的使用是否符合预算的规定而决定是否给予支付,部门预算在国库集中支付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但很多基层单位对预算管理认识不清,存在预算管理意识不强的问题。有些基层单位未建立一套完整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包括预算组织、预算制度、预算执行及考核具体办法等。有些基层单位为调整和追加预算。把大部分精力用于凑预算,对于预算的执行情况的关注却较少。资金投向是否正确,资金使用效益如何,有无超预算支出等问题得不到足够重视,为预算而预算,预算应有的作用被削弱。资金使用效益降低,浪费现象也很常见。预算编制还比较粗糙,大都没有细化到具体项目;预算刚性不够,挤占、混用现象时有发生;资金使用缺乏预见性,年初预算不到位,“年终突击花钱”也影响到单位的正常运行。
二、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1.做好宣传动员工作。要采取多种形式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如召开会议、举办由基层领导参加的培训班、发放学习资料、推广播放相关宣传片……要使基层单位及其领导认识到:推行国库支付制度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这种政策不会改变,并且很快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改变原有的支付方式,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不会改变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权限,这项改革不仅具有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作用,更具有反腐倡廉的重大意义。
2.进一步加强基层单位财会人员的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培训力度。由于改革前后基层单位账务处理有很大的变化,国库集中支付涉及预算编制、用款申请、计划下达、项目管理等多个环节,这就要求财会人员不仅要做财务核算员,还要做掌握全局的预算员。需要有相关的业务强化培训来帮助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技能,以使基层单位财务人员能及时掌握新制度、新业务、新方法。(1)应加强基层单位财务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建议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相关知识纳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和会计从业资格证学习”的必修课,及时将新知识普及到财务 人员中去。(2)应组织基层财务人员进行国库集中支付相关知识的统一专业强化培训,使财会人员能针对性地掌握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知识并熟练掌握操作流程。(3)建立基层单位财务人员业绩考评机制。单位应设立财务奖励基金,对业绩突出的,由单位给予表彰,使其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地发挥,业务素质得到较好地提高。
3.加快国库集中支付效率。建立与基层单位的联网系统,可借助现有政府网络实现财政部门与基层单位的联网,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及信息传递的电子化。尽快实现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国库、代理银行等相关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网,构建联合信息网络,实现数据共享、多方对账和多渠道监控的目的,减少申报审批环节,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国库集中支付的效率,从而让基层单位充分享受到国库集中支付带来的安全与便捷。
4.加强预算管理意识,高质量地完成预算编制工作。(1)要使财务人员认识到部门预算在国库集中支付工作中的重要性。部门预算是国库集中支付的基础和前提,单位编制用款计划的前提条件是该单位的部门预算,财政部门也根据预算决定资金是否给予支付。因此,各基层单位一定要重视预算管理工作,将部门预算重中之重抓好、管好。(2)要将预算编制工作科学化、可行化。首先财务管理工作的预算编制人员必须熟悉本单位的发展目标规划,准确把握单位事业发展的资金来源渠道和保障能力,在编制预算时正确处理生存与发展的关系,合理安排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切忌急功近利,盲目上项目。在这里其实对预算编制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他们要能全面把握本单位的情况如单位职能、业务范围、资产配置、人员状况等在内的一系列单位基本情况,因为只有全面掌握了所属单位的基本情况,才能审定所属单位预算的编制质量,科学、合理的核定所属单位的基本支出经费。预算编制人员还要熟练掌握预算定额的核算内容,搞清每项定额的适用范围,并要非常熟悉本单位基本支出的各项经费的来源渠道和性质,是否每一项基本支出,都可以套用相应的基本支出定额。其次要正确选择预算编制方法,包括固定预算、零基预算、弹性预算、滚动预算等,以保证预算的科学性、可行性。
参考文献
[1]董于静.国库集中支付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10)
[2]王云祥.当前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时代金融.2008(4)
[3]唐苏萍,英学军.基层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中的运行问题探讨[J].武汉金融.2008(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103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