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农产品贸易何去何从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 振

  【摘要】 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第143个成员国。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重要的里程碑,它对中国经济的此后的发展轨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农业也因此而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 农产品贸易自由化;WTO;贸易竞争力
  
  一、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趋势
  1.双边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趋势。受农产品协定的约束和影响,世界市场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和发展中成员贸易优惠的相对减少,使得发展中成员,特别是其中的农产品纯进口成员,必然发生由于进口用汇增加出现支付上的困难。这些成员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与农产品出口成员实行双边自由化贸易。
  2.区域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趋势。受区域经济一体化大趋势的影响,农产品区域贸易自由化将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在区域集团内部展开。一些国家为谋求地区经贸合作,促进农业的发展和解决食品短缺问题,如欧盟(1993年前称欧共体)实行的共同农业政策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果。许多国家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利益也开始走区域经济一体化道路,目前已建立了南部非洲经济共同体、马格里布自由贸易区、东非共同体、西非经济和货币联盟等。
  3.全球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趋势。开放农产品市场、降低保护程度,实现国际农产品贸易自由化,是农产品贸易发展的总趋势。多年来,发达国家对农业采取高度支持和过度保护政策,对过剩的农产品库存采用低价倾销的方式推向国际市场,造成了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的混乱和政府财政的沉重负担。这些不良后果促使发达国家的农业政策向减少政府保护和开放方面调整,并向实现全球农产品贸易自由化方向努力。
  4.三种贸易自由化趋势的相互关系及影响。农产品全球贸易自由化和双边贸易自由化、区域贸易自由化的走向,既有矛盾的一面,又有统一的一面,尤其是双边自由化对全球自由化来讲,矛盾的程度尤甚,统一的程度不足。尽管这种双边自由化有其存在的客观条件,它毕竟是与全球贸易自由化总目标相悖的。随着WTO农业协议的实施及各国经济的发展,双边贸易自由化趋势将逐渐减弱,以至于融入区域贸易自由化潮流之中,或者最后回归全球贸易自由化。
  二、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机遇和挑战:入世初期,有关专家对此作了分析,认为存在五个方面的好处和主要两个方面的风险。五大机遇:(1)可以享受WTO现有成员已经享有的好处。(2)可以获得下一轮WTO谈判的参与权和制定新规则的发言权。(3)有利于调整国内农业产业结构和进出口结构。(4)有利于技术引进和提高农产品质量。(5)可以促进国内流通体制的改革。两大挑战:(1)对不同农产品的产生的影响不同。具体而言,与小麦、大米和玉米的情况相比,国内棉花生产可能受到的影响最大,配额与以往实际进口量相比增加较多,而且配额相当于国内产量的15%以上,植物油的情况与棉花类似。(2)对不同地区、不同经营方式的农民影响不同。
  三、关于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几点建议
  1.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升农村产业总体实力。加入WTO以后,随着过渡期的结束,我国农业面临的国际压力逐渐加大。中国农业发展模式必须发生转变,从“数量型”增长转向“质量型”增长,提高技术水平,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出口比例。
  2.在WTO允许范围内提高我国对农业的国内支持水平,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根据WTO的测算标准,我国农业长期处于负保护状态,农业部门流向非农业部门的资金,在1993~1995年年均达1050.97亿RMB,这对于我国农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要提高保护水平,可以通过提高“绿箱补贴”和“蓝箱补贴”水平。绿箱补贴是WTO所允许的不扭曲贸易的国内支持,目前水平仍然相当底,可以大力加强。蓝箱补贴是WTO在一定范围内允许的补贴,中国入世时WTO允许我们的补贴水平为8.16%,现在实际水平低于2%,近几年应该在这个范围内大力加强这类补贴,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结合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状况,农产品的补贴还应着几方面倾斜: (1)补贴要向提高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能力倾斜。(2)补贴要向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倾斜。我国传统的农产品具有典型的初级产品性质,科技含量低,在国际市场上以价格取胜,从长远看,要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必须走科技科教兴农的道路。(3)补贴向提高劳动者素质倾斜。科技成果的运用和加工能力的提高都要依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低素质的劳动力数量是阻碍农业比较优势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4)补贴要向为农产品出口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倾斜。国际农产品市场瞬息万变,进口检验检疫要求等技术性贸易壁垒增加,能否及时迅速准确掌握信息已经成为扩大农产品出口的一项关键工作。特别需要政府部门提供农产品出口政策、市场方面的信息。
  
  参考文献
  [1]刘书瀚,白玲.《世界贸易组织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2]中国农业信息网.历年中国农业发展报告数据资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112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