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美贸易战对中国大豆进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中美两国大豆贸易市场紧密联系。受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的影响,中国针对从美国进口的大豆加征25%关税的反制措施会对中美两国的经济利益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25%的进口关税意味着中国进口美豆的成本增加,同时也意味着美豆出口的利润空间的萎缩。分析中美大豆贸易在全球大豆贸易市场中的地位和中美贸易战加剧对中国大豆进口市场的潜在影响,应对贸易战可能对国内大豆贸易造成的潜在不利影响,中方可以采取的措施是积极调整采购来源地,主动构建多元化进口大豆供应体系;提高国产大豆自给率;积极寻求大豆的替代品;增加国产油料作物供给。
  关键词:中美贸易战;大豆贸易;大豆进口;多元化供应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9)01-0033-02
  2018年7月5日,装载有7万吨大豆的“飞马峰号”轮船飞速驶向大连港,希望赶在7月6日12时中国对美国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之前免除加征25%的关税。尽管“飞马峰号”夺命狂奔,但最终仍然错过了截止期限。滞留海上一个多月后, 8月12日“飞马峰号”轮船终于开始卸货。这批大豆是成为中美贸易战加剧后,第一批进入中国的美国大豆。同时,按照中国已生效的对美部分商品加征关税措施的规定,这批价值2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36亿元)的大豆将被依法加征约600万美元的关税。中国对美国进口大豆加征25%的关税,已经引起了国际大豆贸易格局的新变化。可以说,“飞马峰号”轮船的遭遇仅仅是中美贸易战不断激化的一个缩影。一粒大豆的价值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积少成多的千亿粒大豆却毫无疑问是中美贸易战中变化最为剧烈的焦点之一。
  一、中美大豆贸易在全球大豆贸易市场中的地位
  纵观全球大豆市场,美国是全球第一大大豆生产国,而中国则是全球第一大大豆消费国。从生产和消费侧来看,2017至2018年度全球大豆的总产量为3.36亿吨,美国大豆产量为1.19亿吨,占全球大豆产量的34%;2017至2018年度全球大豆的总消费量为3.38亿吨,其中中国消费量达到1.07亿吨,占比为32%。过去20年中,全球大豆贸易增幅的85%来自中国,未来中国的大豆需求仍然是推进全球大豆贸易增长的主要动力。
  从全球大豆进出口格局方面来看,美国和中国分别是全球第二大大豆出口国和第一大大豆进口国。2017至2018年度全球大豆进口量为1.53亿吨,其中中国进口大豆9 553万吨,所占比重为全球大豆进口量的61%;2017至2018年度全球大豆出口量为1.54亿吨,美国出口量达到5 620万吨,所占比重为36%,仅次于全球第一大大豆出口国巴西48%的占比。
  由此可见,中美两国分别是全球大豆贸易市场中极其重要的大豆客户和供应商,在全球大豆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大豆极度依赖出口市场,大豆生产的40%以上必须通过出口来消化,而出口的大豆中超过60%来自中国市场。2017年美国出口的大豆中有60%以上进入中国大豆市场,而中国大豆进口量中约有35%来自美国。
  从资源条件和产业竞争方面来看,农业无疑是美国对中国出口中最富有竞争力的产业。受7月6日中国对美国加征关税的反制措施影响,美国向中国出口大豆可能会受到较大的抑制。在中美贸易战升级的背景下,中国国内企业实际从6月份开始已经逐渐减少来自美国的大豆进口。对美国大豆采取反制措施,削弱了一向以价格低廉著称的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中国国内企业将大量减少对美国大豆的采購。美国大豆受到抑制的幅度还取决于南美洲地区大豆生产的情况和全球大豆市场整体走势的影响。目前中国主要进口巴西大豆,随着巴西大豆供应高峰的结束,四季度大豆缺口明显。如果后期巴西大豆供应不足,为了维持生产,中国可能仍需购买美国大豆,进口成本存在走高的可能。
  二、中美贸易战加剧对中国大豆进口的影响
  (一)大豆大量进口的趋势未来难以改变
  中国国内大豆消费大量依靠进口,对外依存度非常高,2017年中国大豆进口依存度达86.99%。据中国海关统计:2017年中国大豆消费量接近11 000万吨,而产量仅为1 500万吨左右,进口量高达9 600万吨,进口量占消费量比重达85%左右,进口数量较上年增加13.85%;2017年中国大豆进口金额为3 963 814.26万美元,同比增长16.65%;2017年中国大豆进口均价为每吨414.91美元,进口均价同比增长2.46%。和其他农业种植品种相比,中国大豆对外依存度非常高。综合考虑国内大豆消费量持续较快增长,大豆产量近年来却基本持平的现状,预计未来中国大豆进口量仍将保持较高水平并持续增长,大豆大量进口的趋势未来难以发生明显改变。
  (二)积极拓展大豆进口来源
  从进口金额和进口数量来看,世界大豆主产国巴西、美国为前两大最重要进口国,2017年我国从巴西、美国进口大豆数量分别为5 093万吨和3 285万吨,占中国大豆总进口量的比重分别为53%和34%;从巴西、美国进口的大豆金额分别为209亿美元和139亿美元,占总进口金额的比例分别为53%和35%。
  虽然随着南美地区大豆产量的不断增加,中国市场对美国的大豆依存度有所下降,但是从美国大豆进口量在中国国内大豆消费量所占比例方面来看,近几年来仍然维持着30%左右的比例。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8年1月至7月中国大豆进口数量为5 288万吨,相较于上年同期减少了3.7%。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为了缓解自美国进口大豆数量减少对中国大豆市场供应的影响,中国积极拓宽大豆来源地,加大对南美国家的大豆采购。
  (三)中美贸易战对中国大豆进口贸易影响有限可控
  中美贸易战对中国大豆进口市场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影响有限。尽管受到中美贸易战的影响,美国大豆到港数量明显低于历史平均值,但目前正处于南美大豆集中上市的季节,南美大豆的到港成本依然位于较低水平,中国进口大豆成本并未发生明显上涨。为了应对下半年可能出现的进口美豆短缺风险,国内的大豆采购商纷纷提早采购了大量的南美大豆进行储存,对南美大豆的采购量已覆盖到今年的第三季度,第三季度中国国内进口大豆供应有所保障,数量充足。   短期来看,既使中美贸易战向纵深发展,由于受到大豆到港量充足、进口大豆的多元化供应体系、国家政策宏观调控和传统豆制品消费淡季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中美贸易战对于中国大豆进口的不利影响在有限可控的范围之内,短期内国内大豆市场仍以消化库存为主,价格上涨相对比较困难,估计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国内大豆价格依旧维持在较低水平。而中国进口大豆缺口集中在2018年第四季度和2019年第一季度,从美豆月出口至中国的销售量可以看出,每年3月份至9月份是中国进口美豆的淡季,在新作美豆收获以后,10月份至次年2月份是中国进口美豆的集中期,受到加征关税和国内企业大豆库存压力进一步释放的影响,从美国进口大豆成本增加。这将会对国内大豆价格上涨形成支撑。进口美豆的利润空间萎缩会使得美豆进口大幅减少,令中国国内大豆供应出现结构性短缺,从而导致国内大豆价格上涨由心理预期传导至大豆现货端。同时,第四季度南美大豆供应接近尾声,新作美豆上市后仍需美豆弥补市场缺口,从目前已经有三艘美国大豆船进入港口且均缴纳了巨额关税可以看出,中国市场还并不能完全摆脱进口美豆。
  長期来看,中国可以和巴西和阿根廷等国的企业进行合作来进口更多的豆粕,进口豆粕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中国进口大豆的缺口。阿根廷表示自2019年5月开始要向中国出口大量豆粕。同时中国积极构建大豆进口多元化渠道,中俄“粮食走廊”、中粮集团购买俄罗斯南部粮食码头等举措均可以缩小中国进口大豆的缺口。毫无疑问,在中美贸易战长期持续的情况下,全球大豆贸易市场的格局会被重新改写。
  三、对策建议
  为了应对中美贸易战对中国国内大豆进口市场造成的潜在不利影响,中国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积极调整采购来源地,主动构建多元化进口大豆供应体系
  扩大从南美、加拿大等其他大豆主产地的大豆采购规模,这些地区有很大的增产潜力及供应潜力。同时预计受中美贸易战的利好影响,巴西将趋势性增加大豆的播种面积。近年来,黑海地区国家乌克兰、俄罗斯等国的大豆、葵花籽等油料的产量和出口量增长比较迅速,中国应继续研究从黑海地区等新兴产区进口油料的可行性。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未来也可能逐渐成为中国的进口大豆来源地。
  (二)提高国产大豆自给率
  中美贸易战凸显出中国大豆市场对外依赖程度过高的问题。中国国内大豆市场与国际大豆市场紧密关联,近年来受国际大豆价格走低趋势的影响,国内外大豆价格差距十分明显,国产大豆在价格上一直处于劣势地位,在价格上缺乏竞争力。如果中美贸易战常态化,美豆进口成本的增加将逐步凸显中国国产大豆的价格优势。随着国产大豆价格竞争力的逐步提升,国产大豆的压榨价值将被定位。如果国产大豆价格优势保持稳定,农民种植大豆意愿增强,国产大豆的种植面积和产量还将持续增加。从长期来看,应逐步采取综合措施降低对进口大豆的依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大豆种植面积。通过市场引导和金融扶持,以及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等手段,进一步扩大国内大豆种植面积,提高单产率。
  (三)积极寻求大豆的替代品
  通过国家宏观政策引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国内大豆需求量和大豆进口量。豆粕和杂粕是大豆饲料的替代品,通过增加豆粕和其他杂粕进口来替代一部分大豆进口,从而保障饲料蛋白的供应;国内饲料行业可以采取逐步推广应用新型低蛋白饲料配方技术,可以达到既满足正常的蛋白需求,同时减少一部分大豆需求的目的。
  (四)增加国产油料作物供给
  目前中国国产油料作物仍存在一定的增产空间。近年来,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实施了一系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如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增加油料作物种植面积等。例如,可以利用长江沿线地区的大量冬闲地种植油菜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国产油料作物的供给。
  综合分析,中美贸易战的发展态势依然是中国大豆产业需要保持密切关注的重要因素,若在下半年中美贸易战依然持续下去,随着2018年第四季度南美大豆的供应进入尾声,中国国内大豆和豆粕市场将存在供给缺口,国内进口大豆和豆粕的成本可能会有所增加。但是中美贸易战对中国进口大豆市场的影响是有限且可控的,在中美贸易战长期持续的背景下,全球大豆贸易格局必将发生改变,美豆将会失去至关重要的中国市场,因此应重点关注中美贸易战的最新动向。中美贸易战必将成为中国大豆产业变革的一次重要机遇,构建大豆进口多元化格局、提高国产大豆自给率,以及积极寻找大豆的替代品,势必在将来一段时间内成为中国大豆产业振兴的焦点。
  参考文献:
  [1] 焦 健.中美贸易波折,大豆从中扮演什么角色[J].种子科技,2018(5):06-07.
  [2] 卞 靖.贸易摩擦背景下推动我国大豆产业提质升级发展[J].中国经贸导刊,2018(15):37-40.
  [3] 王旭阳.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中美经贸关系在摩擦中前行[J].现代管理科学,2018(2):54-56.
  [4] 张 越,曾 江.中美经贸关系的现状与发展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17(8):76-85.
  [5] 夏 青.中美贸易中的农业版图[J].农经,2018(5):24-31.
  [责任编辑:方 晓]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830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