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下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罗玲 吴静静
作者简介:罗玲(1989-),女,河南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专业,研究方向:国际经济;吴静静(1989-),女,湖北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研究方向:发展经济学。
摘要:我国对外贸易以出口导向型为主,出口商品多为劳动密集型,过度偏重加工贸易,对环境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在全球倡导低碳经济的压力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模式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必须协调好经济和环境的共同发展,才能使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低碳经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74中图分类号: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5-0115-01
人类自身的经济活动和不断的扩张行为已经对我们的自然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随着近些年不断的气候灾害,例如海平面不断上升,全球气候变暖,人类逐渐意识到这些气候灾害已经对我们自身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所以在对于现代经济发展模式的摸索下,世界上很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提出了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低碳经济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模式的主流趋势。
1 低碳规则对我国对外贸易模式产生的冲击与挑战
我国传统的对外贸易结构能源消耗量很大,碳排放量大并且严重污染了自然环境,是一种粗放式的发展模式。现在发达国家都提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倡导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高附加值,并且提出了“碳关税”,给我国对外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1)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巨大的拉动力量就是对外贸易,而我国传统的对外贸易集中在货物贸易中的加工贸易。对低端加工贸易发展的限制和外移,将明显降低区域出口规模,影响对外贸易发展。在低碳规则的压力下,我国传统发展模式要遭到各种限制,现有的技术和产业发展需要立刻转型来达到发达国家的低碳限制。要在短时期内大幅消减碳排放量,使我国原先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转为劣势产业,大大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成本,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大幅度降低我国外贸出口量,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
(2)我国进出口市场多元化程度较低,主要集中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但是发达国家在技术、产业结构、能源利用等方面都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他们注重环境保护,是低碳经济的倡导者,并且设立了“碳关税”。这就使我国容易受到这些国家基于环境因素的限制与报复,进一步制约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使我国对外贸易处于被动压制的状态,经济发展受到牵制。
(3)我国传统的贸易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低碳要求,很多企业面临着产业升级转型的压力,如果不能降低环境污染程度,减少碳排放量,那么就要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危险。对外贸易企业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和压力,对于新技术新科技的探索要投入更大的成本,企业竞争力大大下降。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资源紧缺的挑战、抓住低碳经济发展机遇,是企业应该关注的问题。
2 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应该积极调整贸易结构和政策,尽快走上可持续发展的低碳道路,要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突破,实现短期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协调推进。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在国内,国家应该从资金和政策两方面来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提升出口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增加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建立绿色产业的技术支撑平台,提供各种技术支持,运用各种激励手段来刺激企业的生态建设。大力发展服务业,充分挖掘高素质人力资源创业优势,使服务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国际上,国家在国际经济合作中,要发挥大国优势,争取更多的话语权,为我国对外贸易创造良好的环境,更好的维护我国利益。积极参与国际炭交易,启动国内炭交易市场,争取炭交易的定价权,以我国在贸易中的获益而非贸易额为依据承担相应的责任。
(2)实施我国出口市场的多元化战略,减少对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主要贸易伙伴的市场的依赖,尽量避免对我国的贸易牵制,降低对这几个国家的贸易依存度。加快东盟自由区的发展,推动双边贸易发展,深入推进我国与东盟各国的经济协作,有利于我国摆脱发达国家利用低碳技术的优势钳制,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安全性和平稳性。
(3)企业不但要注重眼前利益,更要看到长远的发展前景,树立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发展低碳、环保的生产模式,自动的完成企业生产经营的转型与升级,带动产业升级,促进企业经营由粗放型向集约可持续型转变。企业按照绿色要求改进产品种类、生态设计、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推动企业的管理走上标准化、规范化和国际化。企业要认真学习国际贸易的规则,严格遵守WTO等国际贸易条例,尊重贸易伙伴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民族文化,加强国内行业间的协调与约束,避免企业间短视的恶意竞争。
参考文献
[1]张坤明,潘家华,崔大鹏.低碳经济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2]李俊峰,马玲娟.低碳经济是规制世界发展格局的新规则[J].中外能源,2009,(4):7-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134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