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智慧与造化的结晶:江南传统民居解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沈 钧 沈昌乙

  摘要: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出现建筑形式和城市面貌的趋同,是难以接受的,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我们应该在实现现代化的前提下,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江南民居丰富多彩,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我们应当通过深入的研究与艰辛的培育使它成为当代中国建筑植根,成长的一方沃土。
  
  关键词:江南民居、堂楼、天井、备弄、翻轩。
  中图分类号:TU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537(2009)01-0106-10
  
  “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人居环境和粉墙黛瓦,灵秀内敛的江南民宅有着厚重的文化渊源和历史背景,过去一直是人们理想中的人间天堂。江南通常指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的南部,浙江的北部。从建筑类比考虑,本文中的江南民居是指以苏南的苏,锡,常,浙北的杭、嘉、湖一带,历史上属于吴文化的地域,是江南民居的主要原生地。这里河湖密布、雨量充沛,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丝茶之府。在漫长的农耕社会中优越的自然条件对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长期以来江南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良好的经济基础促进了文化,艺术,教育,科技的发展,便利的交通有助于信息的获取与传播。这里人才辈出人们较多地受到文化艺术的熏陶,思维活跃、较少保守。既传承了我国的优秀文化,又能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这些自然及人文因素对当地民居的形成与发展息息相关。
  
  江南传统民居是指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在特定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中下形成,有着明显的地方特色,被普遍接纳、广泛传播而具有程式化表象的民居建筑类型,是原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的江南传统民居大多建于清代中后期及民国初期。
  
  水乡特色的人居环境
  
  
  人的生活须臾离不开水,择水而居,缘河而筑,基于原有的地形、地貌,沿着一条不宽的河流,两旁窄小,蜿蜒的街道,河上众多的桥梁,街河平行,路桥相接,建筑物分布在河流和街道两侧,形成了江南城镇的基本骨架(图1、2)。尊重原有的生态条件,创造和谐的人居环境,节省造价、因地制宜、因材致用的原则,普遍得到遵循。如为了便于建桥,作为城镇主轴的河道就不会很宽,为了使建筑物有良好的朝向,城镇主河道的基本方向较多是东西向;为了便于通航必须采用拱形石桥或用台阶架高的石板桥;这种桥梁的普遍存在,使车马难以通行。鉴于水网地区的自然条件,长途交通可以依赖舟楫,短途交通普遍依靠轿抬肩挑,街道就不需宽大。更不必追求笔直,窄小的街道随着河流蜿蜒伸展;石板铺就的路面,下面建有排除雨水的沟道,坚固耐用的石板既是路面又兼盖板(图3);人多地少的客观现实造成对土地的珍惜建筑布局都追求紧凑,庭院的面积不讲究宽阔,临河地段虽然用地受到限制,但近水楼台,枕河而筑,既巧妙地借用了河道上方的空间 又造成河水穿房而过的视觉效果(图4);便利的水上交通可以把船只停靠到家门口(图5):优美的临河景观,人们可以倚在融座椅与栏杆为一体的吴王靠上休闲聊天,是茶楼,酒肆的理想选址(图6);沿河的骑楼,廊棚极为常见,成为避雨、纳凉,休闲的好地方(图7);不临河的街道一侧用地比较宽敞,封闭式第宅厅堂建筑群大多分布在这里。朴实无华的马头墙造型优美,素色板壁作成的外墙与木制门窗浑然一体,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各式商铺散落在街道两侧:高低错落。粉墙黛瓦的建筑鳞次栉比,岸旁的绿树亲水相依,街道上的骑楼空灵飘逸;粉墙上的树荫光影斑驳,水面下的倒影随风摇曳;船家的橹划破了如镜的河水,主妇的手揉乱了似鳞的涟漪。像一幅动态的三维水墨画,静谧,淡雅、优美、清新,这就是令人心驰神往的江南人居环境。吸引着无数人群的著名旅游胜地周庄,同里,乌镇,西塘莫不如此,这在过去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的,类似的城镇几乎随处可见。
  江南地区年降雨量都在1000mm以上,河流虽然不宽,但河水都较深,水量充沛,且常年变化较小,可以满足日常生活用水及一般水上交通的需要。也可作为排除雨水及一般生活污水的通道。过去很少工业污染,也没有现代化的卫生设备,粪便每日定时船运农村,用作肥料,生活污水量就不很大了。而且农民经常划着小船,把长长的竹竿伸向河底捻取水草和河泥,作为上佳的有机肥料。河道就有稀释和自清的能力,不至于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
  
  构成水乡特色的建筑风貌是人们顺应天时地利的结果,是智慧与造化的结晶。
  
  灵活 巧妙的院落布局
  
  封闭式四合院是我国源远流长的一种建筑形制。在民居中广泛采用。它的最大特点是从居民日常生活的需求出发,把室内外空间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安排。一个面积适宜的室外空间自然地围合在四栋房屋中间,成为有机的组成部分。既满足了生活的需求又从住宅的私密空间到开放的城镇大空间之间增加了一个过渡的室外封闭空间。这样的布局在当代人居环境中也不易实现。四合院建筑也像世间任何事物一样,不可能完美无缺。4栋不同朝向的建筑中只有正房朝南是最理想的,西厢房朝东还算可以,约占四合院总建筑面积二分之一的朝北、朝西的建筑就差强人意了。这种朝向的房屋假如在气候不太炎热,注重保温、采暖的北方还能普遍存在的话,那么在昼夜温差很小,夏季酷热、漫长,必须注重防潮,通风的江南就难于接受了。北方四合院大多是平房,要遵守正房供祭祖,会客及长辈居住,厢房为晚辈使用的“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礼教规范。江南气候潮湿且每年有一个月左右的黄梅季节,为了应对潮湿,闷热的气候,通常建造座北朝南的二层堂楼作为主体建筑。和北方四合院相比,等于把最佳朝向的建筑面积扩大了一倍还多。卧室全部设在楼上(图8),用作祭祖,婚丧典礼、起居、会客的厅堂设在楼下(图9),堂楼综合地满足了生活中不同功能的需要,又取得了理想的朝向。规模较大的民居还可另设专用的平房厅堂,供会客,祭祀等使用,组成厅堂院。堂楼院都在厅堂院的后面,仅供家人使用,前堂后寝、内外有别,登堂以后才能入室。根据实际情况趋利避害,在保持四合院建筑特点的同时,用加层或加大进深来扩大好朝向的建筑面积,少建或不建朝向差的建筑,使江南民居弥补了四合院布局的不足,创造了江南特色的院落空间。堂则当也,谓当正向阳之屋,堂楼或正厅是主体,一般都是座北朝南,厢房尽量作得很浅,很短,很多只做成供交通使用的1层连廊(图10)。如前后都有堂楼,上下两层走廊连接前后两院,称作走马堂楼(图11)。较长的院子还可以在中间用墙隔成两进。有的把其中一个连廊作楼梯间使用:有的仅在一侧作连廊,另一侧只是一堵高高的围墙,为

了通风也为了减少风荷载,围墙的顶端有的作面积很大的漏窗:更有甚者两边除了围墙什么都不建,但这种布局也有缺点,江南多雨,连廊的设置是不可或缺的。还有的巧妙地利用高大粉墙的反光作为天井及堂楼间接采光(图12)。在基本满足主体建筑日照的前提下,连廊作得较短,形成了纵深很浅的扁长庭院,由于院子面积不大 常称作天井。堂楼对面的位置,因为朝向不佳,建倒座并不好用。但那里却是堂楼重要的对景之地,往往建有高大,精致的砖雕门楼或建一个供休闲、观赏的亭台。砖雕门楼作为整体建筑的点睛之笔,上面的扁额常采用吉祥用语或表达家族希冀的文字。门楼下的大门高大厚实,只是在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等礼仪时才使用,称作节门,还因为此门开在砖结构门楼下面也称墙门(除此门以外,其余的门或落地窗都设在木柱间或木板壁上),平时出入另有旁门。当旁门及门楼设在侧面时,正对堂楼的位置常作一个高大的照壁,大片白色墙壁没有任何繁琐的装饰,在它的前面放置一些盆花,粉墙花影,自然成为一道风景。有的照壁采用磨砖对缝,四角及中央作不大的图案或在中央作砖雕匾额,书写少数几个文字,如鸿禧等等,构图巧妙,以少胜多,体现和凝聚了江南人的审美观念和聪明才智(图13~16)。由此可见同样的四合院由于理念的不同,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江南民居与北方民居有着共同的渊源,其布局也相仿。纵向由单进或数进院落组成,大型的民居也可以向横向发展,增加1~2偏院。根据功能的不同设有轿厅,花厅,茶厅,正厅以及堂楼等等。少数豪宅的后院或一侧还设有花园(图17)。当有数进院落时,为了营造安静的居住环境,避免不,必要的穿越,在纵向常设一条贯通前后所有院落带屋顶的窄长走廊,称作备弄。还因为可以回避主人也称避弄(图18)。备弄所处位置一般无法开窗,往往作壁龛、置油灯用以采光,但一条窄长、封闭的通道,由于遮挡了室外强烈的阳光,室内外产生较大的温差,自然促使空气的对流,从而带动了相邻封闭天井的通风,有利于降低整个建筑群的室内外气温。综上可见江南民居对总体布局的处理十分灵活、巧妙,不拘泥于既有的成规,不刻意求气派,讲排场,从当地的自然、气象等条件出发,既尊重功能又能通过理性的构思,精深的安排,综合地满足了功能,礼教,审美等各方面的需求。严谨,多样的处理手法。
  
  
  江南民居采用立帖式木结构,以木柱、横梁组成骨架,以称作童柱的短柱与小粱架构起所需要的屋顶坡度。童柱或边柱共同作为檩条的支座。立帖式骨架组成房屋的纵向进深,架在骨架上的檩条搭起房屋横向的开间,除用作户间分隔及防火隔断的砖砌山墙外,建筑物的重量全部由柱子承担。柱间可以任意开设门窗,或完全通透。最常见的房屋进深是五木落地,因支承七檩也称七架梁。两个边跨的立帖式骨架虽有五根落地的柱子,但中间跨为了取得更大的使用空间 ,必须抽掉中间的柱子。根据易于取得的木材规格及合理的受力性能,檩条的跨度约3m多,少数达到4m左右。椽子的跨度约1.5m左右。纵向以檩条数表示进深,横向以开间数反映面宽。常见的民居为3或5开间,5~9檩进深(图19、20)。
  
  堂楼的建筑形式有底层设凸出的柱廊(图21),楼层挑出柱廊(图22),上下都有柱廊(图23);上下错台,可以有柱廊也可以无柱廊等多种(图24)。带柱廊的比较美观、气派,上下对齐的结构比较简单,从功能的需要以上下错台最为合理,应用也最普遍。堂楼上,下层不同的使用功能,要求不同的进深,为了加大1层的进深,常在大厅的前面或前后两面增加1排柱子,出现了《园冶》中所说:“前添敞券,后进余轩,必用重椽,须支草架”的建筑形制。为了使一层的空间显得敞亮,还要控制整个建筑的高度,把一层坡屋顶的顶端设在紧靠楼上窗台的下沿,为了避免在大厅内看到柱廊的坡形椽子与楼层木板墙构成的死角。于是在柱廊坡屋顶下增加一个纯装饰的假屋顶,所谓重椽是指假屋顶所用的椽子。草架是指隐藏在顶棚里无需精细加工的梁架。重椽常加工成优美的孤形,也称券棚、鹅颈轩或翻轩。翻轩可以设在客厅内也可以在廊内(图25-28)。不仅对大厅起到装饰作用,而且楼上窗台以下的木板外墙正好位于柱廊斜屋面与假屋面之间,对楼上起到了很好的隔热保温作用。限于木结构的受力性能,及堂楼上下层使用功能的不同而难于将隔墙的位置相对,也为了减轻楼层的荷载,楼上的隔墙及纵向外墙都采用木板墙,只是山墙采用砖墙,有的在一层窗台以下砌少量砖墙(图29)。
  沿街的2层楼房,楼下适宜开设商店,常将楼板梁适当外挑,木板壁也随着外移,不但扩大了楼层的面积,而且对楼板的受力反而更加有利,楼面的外挑对于完全敞开的店面还可以起到遮阳,挡雨的作用(图30)。
  江南多雨,屋顶都采用坡顶,屋面不设专门的保温层。为了充分利用空间 室内不另作天花,屋面以下的构造在室内可以一览无遗。因此梁柱和椽子都经过细致加工和油漆。在椽子之间的空隙用专门精制的称作望砖的薄型砖覆盖,美观大方,干净利落。屋面采用孤形小青瓦,正反相扣,压三露二,任凭大风大雨或阴雨连绵都可以相安无事。
  江南民居出檐较深,用以挡雨。在没有使用玻璃以前,北方都用纸糊窗,但在南方就难以应对潮湿多雨的气候,他们随地取材用贝壳加工成半透明的薄片镶在窗后,成为一劳永逸的蠡壳窗。
  江南缺煤,对砖的使用比较珍惜,一般只在山墙处使用,从基础一直砌到悬山的屋檐下面,若为硬山,常常超出屋面做成马头墙。砖山墙与木构梁柱相咬结,保证了高大砖墙的稳定。为了节省材料,都砌成一砖厚的空斗墙,可以减轻自重而且隔热保温性能也优于实心砖墙。但空斗墙需要保护,常用石灰抹面,于是粉墙黛瓦的建筑外观自然地形成了。另一方面这种结构减轻了建筑物的重量,对于地下水位极高,以粘土层为主的江南地质条件来讲,减轻结构自重,可以简化地基的处理。
  为了应对夏季的酷热,室内空间都比较高大,门窗的设计对加强通风及便于使用十分重要。大厅甚至楼上都采用落地长窗(图31、32)。前厅与后厅之间常用屏门来分隔,房间的分隔常采用绘制精美的书画屏门,实际是一种灵活隔断,必要时可以卸下(图33、34)。有的做成上窗下门的组合(图10)。沿街住户还有在排门前面另加小矮门(图35)。楼上透空栏杆的上部有的还按有窗户,显然出于安全的考虑(图36)。
  
  厅堂后墙必须开窗以取得穿堂风。大厅后面都有一个窄小的天井,里面种竹栽树,叠石筑池,并以高高的粉墙作背景,成为大厅窗外的风景(图37)。这种手法在厨房布局中更加突出,厨房的灶具附近必有一个宽度仅1m左右的窄而高的天井。可以起到加强通

风的烟囱效应,厨房的蒸气,油烟得以很快排除(图38)。楼上的房间为了取得穿堂风其木板隔墙往往都不作到顶。
  
  江南土地金贵,建筑物鳞次栉比,街道狭窄,建筑密度极高,建筑物除砖山墙外其余几乎全是木构。一旦发生火灾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对建筑防火十分重视。相邻建筑都用高出屋面的封火墙相隔;鉴于街道的狭窄,有时还设置了跨越街道的防火墙(图39-41),相邻建筑之间有时需要留出通道,出现了极为狭窄的弄堂,为了防火两侧高大院墙都不开门窗,形成了特有的景观(图42)。建筑造型充分利用这些元素作文章,出现了高低错落,层次丰富的马头墙,几乎成了江南民居特色的建筑符号。
  
  我国著名建筑专家林徽因先生1932年发表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上的《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有关中国建筑的几个弱点中谈到:“中国的匠师对木料,尤其是梁,往往用得太费。他们显然不明了横梁载重的力量只与梁高成正比例,而与粱宽的关系较小。所以梁的宽度,由近代的工程眼光看来往往嫌其太过。同时匠师对于梁的尺寸,因为没有计算木力的方法不得不尽量的放大,用极大的Factor of safety,以保证安全。结果是对材料的大糜费。”确实如此,这还与木梁普遍采用园形断面也有一定的关系。但难能可贵的是江南民居的堂楼楼板梁及少数屋面梁采用矩形木梁,且高宽比都比较合理。不仅节省材料又较美观(图43、44)。虽然楼板次梁的间距偏大可能采用了较厚的楼板,楼板的颤动还不明显。
  
  简约 高雅的艺术追求
  
  
  人文因素对建筑艺术水平的高下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业主乃至整体环境的经济发展程度,文化氛围,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等起着决定性作用。所谓三分匠七分主人,在还没有专业设计师的时候,建造水平的高下与业主和匠师的素养与配合休戚相关。原生态的民间艺术往往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江南民居划较多地渗透出一种文人的味道,或称作书卷气。在色彩的选用上我们可以看到,北京官府和豪宅用色最为大胆。大红的柱子,绿色的雀替,挂落、栏杆和窗户,立粉贴金,色彩斑斓的彩画梁枋,处处表现出追求富丽堂皇的皇家。官宦风范,晋商的大院尽管气势恢宏但不敢过于张扬,梁柱,门窗慎选黑,棕,赭等素暗色调,只是在彩画上使用金线与多种色彩,虽仅限于蓝、绿等冷色调,还是表露出富商追求豪华和与众不同的心态。江南民居无论室内外的梁柱,门窗,椽檩,楼板等木作所有部位的油漆都只采用单一的颜色,大都也是栗,棕,赭或黑等色,而且没有任何彩画,正好与粉墙黛瓦的建筑外观表里一致,浑然一体。表现出文人崇尚简约,含蓄的审美情趣(图45)。在室外环境的处理上,江南民居中除了少数豪宅外,一般都没有大面积专用的花园,只是利用本来就不大的天井空间,在不影响交通和使用的前提下,占据方寸一角,数杆修竹,几丛花草,在洁白粉墙的衬托下,在颤动光影的辉映下,诗情画意油然而生。这种避免刻板,追求自然、以小见大,疏密有致的章法只能出自文人墨客的手笔(图46-47)。许多地方有钱人的豪宅,特别讲究在砖、石、木等的雕刻上狠下功夫,所谓的三雕艺术,几乎所有地方都布满了各式雕刻,这些雕刻作品本身固然做工精细、寓意深刻有很大的艺术和历史价值,但对于整体的建筑艺术,往往失之累赘与繁琐,而且为此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就民居而言并非上策。江南民居中虽然也不乏此种实例,但并非主流。屋顶部分很少用砖雕来装饰。一片小青瓦通过不同的砌法就可以巧妙地使用在屋面、屋脊,烟囱,封火墙等不同的部位。把重点放在马头墙与建筑的整体造型上。砖雕部分主要用在砖门楼上,但也很注意保持适度,避免繁琐,总的造型仍不失优美与简洁。木作部分主要集中在梁头、枋尾、牛腿,雀替等部位,很多采用透雕或深浮雕,图案饱满具有创意,精雕细刻令人赞叹,但在雕刻以后仍保持原来的单一色彩(图48)。江南民居室内不作天花,而是把外露的屋面或楼板底部作较细致的加工和油漆,构成朴实无华的本色天花,大面积本色部分与少量精雕细刻部分的对比,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取得很好的效果。挂落,栏杆,门窗等部位重点在花格图案的构成和变化上作推敲,较少采用外加的雕刻,但做工非常精致(图49)。石雕使用更少,大多只用在柱础上,作为圆形柱础的石鼓墩,造型源自功能,简洁,美观,受到大家的喜爱(图50)。不像北方民居那样把大门作为“面子工程”,给以特别地关照与重视。没有任何雕饰的石库门,得到普遍的使用。富甲一时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在杭州的豪宅中也同样采用石库门和石鼓墩(51图)。店铺密集的街道上住宅入口,采用凹入式的处理手法,造型优美,别致。与邻近的店面既协调又有区别,有一种恰到好处的感觉(图52)。
  气候因素对江南民居的影响非常明显,屋面,墙壁可以作得很薄,梁柱等结构都作得很轻巧,因为夏季的酷热,需要加强室内通风与对流,双向都需要开很多的窗,经常出现一些半封闭或敞开的室内空间。呈现出室内外空间融为一体的轻巧活泼,玲珑剔透、空灵飘逸的建筑外貌。
  
  植根、成长的肥沃土壤
  
  江南民居科学的布局、合理的结构,优美的造型,精致的细部处处体现了厚重的文化内涵,在很多方面与当代建筑设计的理念相通,是一笔宝贵的历史遗产。
  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文化的传播愈来愈便捷,世界变得愈来愈小,我们正处在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建筑形式与城市面貌日益趋同,这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近年来面对广大建筑师在创作上的困惑和迷惘,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对发展民族文化的醒悟与思考,认识到吸收民族和地域文化的重要,创造了一批具有江南特色的新建筑。著名美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设计的香山饭店早已开了历史先河,整个建筑散发出浓郁的江南韵味,可以说已经达到神似的境界。他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最近也已落成。一座设施先进的现代化建筑中倾注了建筑师难以割舍的家乡情结,达到了时代性与民族性的完美融合(图53、54)。我们可以在研究、挖掘江南民居文化内涵,吸取江南民居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创造出我国既有时代精神又有民族特色的新建筑。可喜的是近年来无论在居住小区、公共建筑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与初步的收获(图56-58)。
  江南民居是一座建筑文化的宝库,是建筑文化植根成长的肥沃土壤,值得我们去研究、挖掘和开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305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