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大农机工作推广力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谢占胜
近几年,随着政府对农机补贴力度的加大,农民购置农机和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更加高涨。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施,使农民群众得到很大的实惠,也加快了农机化的快速发展。政策的春风给我们农机推广工作带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今年,我省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积极引导农牧民和农机服务组织购买、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全年累计争取中央和省级补贴资金7800万元,较去年增长4850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41754台,受益农户40980户,拉动农民投资12779万元,农机化水平得到较快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一、农机补贴政策是农机工作推广的强化剂
1.农机补贴政策的制定和出台必须围绕农机推广这一中心工作。我们要补贴的机具和技术必须是我们要推广的机具和技术,这是最最首要的,如果我们把不做推广的农机产品和技术,也作为补贴的对象,那就根本无意义可言。我们要因地制宜地推广农机产品和技术,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机化。
2.农机补贴政策仅是农机推广工作的一种措施和手段。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农机推广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农机化水平的提高。但我们不能什么事情都依赖于农机补贴政策,认为有了农机补贴政策就万事大吉了,我们的农机推广工作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如新机具、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等等。另外,我们也不能制定和出台了农机补贴政策就完事了,我们还要加强政策的宣传力度,还要抓紧政策的落实,使农机补贴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农机补贴政策的好与坏并不等于农机补贴资金发放了多少,农机具增加了多少,关键还取决于农机推广工作的成效,取决于农机化水平能否提高,取决于能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们的补贴工作也并不能补完了就完了,而还要看看农机推广工作的效果明不明显,分析一下成败的原因,以便于下个年度制定和出台更加合理、更加符合农业和农机发展需要的补贴政策。
3.农机装备水平持续快速增长。全年新增拖拉机1.1万台,拖拉机拥有量达到26万台,与上年相比增长10%;新增配套农机具3万台件,配套农机具达到23万台,与上年相比增长15%;新增农机总动力10万千瓦,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366万千瓦,农业机械总值达到28亿元。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大中型农机具、马铃薯种植收获机械、保护性耕作机械、牧草收获及加工机械快速增长,大功率、高性能农业机械较去年增长13.6%。
二、农机补贴政策如何适应新时期农机推广工作
1.根据当地实际和农机推广工作需要制定农机补贴政策。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有自己的支柱产业,那就是实际,我们要推广什么、补贴什么都要跟着这个实际来,我们的农机补贴政策也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去制定,围绕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符合特色产业、支柱产业等发展的实际。
2.列入农机补贴政策的项目必须具有先进性和适用性。引进推广每项新技术、新机具要注重其技术内容是否先进适用,技术性能是否可靠。不具备先进性的技术没有推广价值。不具备适用性的技术没有推广前景。推广过程中,要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首先推广投资少、见效快、综合效益显著的技术或机具,决不能走形式、摆架子,为推广而推广,为机械化而机械化。同时,要站得高些,眼光放远,看得全面些,所推广的技术或机具不能只注重经济效益,同时还要注重其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些技术或机具由推广所表现出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并不十分显著,但其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是十分显著,也是值得推广。有些技术或机具的确先进,但适用范围极其有限,或要求过高,推广价值也就不大。总而言之。选择引进推广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必须充分考虑到该技术或机具的各项内容,是否符合本地区农业生产需要及农机化发展的总体目标。
3.农机补贴的标准应随所推广的农机产品和技术而定。一方面我们要考虑政府到底能够给我们多少的农机补贴资金,补贴资金多的当然可以定的稍许高点,这就应该有个度,让有限的补助资金发挥最大效用。另一方面我们要考虑我们所要推广的农机产品和技术农民能够接受的程度。农民易于接受的,购置和应用热情高的,可适当降低补贴标准;农民不易接受的,购置和应用热情不高的,可适当提高补贴标准。其实一种新农机或一项新技术的出现,农民都会有一个接受和使用的过程。随着推广的深入,农民会越来越接受、使用和应用先进适用的农机和技术,我们的农机购置补贴标准也应该随着推广的深入,逐步对补贴标准进行调整,该降的降,该升的升,促进了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推动下,农业机械得以快速推广应用,促进了农牧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和劳动生产率,减轻了劳动强度,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节本增收,为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有力支撑。
总之,一个地区有一个地区的实际,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的情况,农机要推广什么,补贴什么。要适合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要符合当前农业产业规划,尽量做到各类农机的均衡发展。充分发挥农机补贴政策在农机化发展中的导向作用,不仅使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也使农业产业更加地优化、合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461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