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粮价高企,“确保18亿亩”的新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2月19日,发改委公布,今年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7.1%,创1997年以来月度新高。食品类价格上涨幅度最大,同比上涨18.2%,其中,粮食价格上涨了5.7%。另据相关数字显示,与上年同期相比,2008年1月份早籼米、晚籼米、粳米、标准粉、富强粉零售价格分别上升3.4%、2.5%、1.0%、6.6%、8.2%。数据虽然偏高,但与国际市场的粮价增幅相比,中国的情况远不能说是糟糕。据统计,与上年同期相比,2008年1月份国际市场小麦、玉米、大豆、大米价格分别上升98.2%、24.6%、79.1%、20.2%。2月13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报告,今年世界谷物价格将保持历史高位。2月15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ORB大豆主力7月合约主力收于14.03美元,蒲式耳,突破14美元历史高位。美国人的抱怨应该更多一些,因为他们去年刚刚经历了自1980年以来最快的粮价上涨。
  民以食为天,而如今,粮食价格快速上涨的现实难免会让一部分人产生了怨天尤人的负面情绪。面对暴涨的粮价,有人用“癫狂”来形容。
  更令人担忧的是,粮价上涨往往是通货膨胀的先兆,我国于1985年、1988至1989年和1993至1995年先后出现的三次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都是由于上年或当年粮价大幅度上涨引起的。由于其“百价之王”的敏感地位,人们难免关注粮价上涨的方方面面。
  
  粮食增产,粮价不降反涨的“悖论”――原因何在?
  
  伴随粮价持续上涨的是国内粮食产量连续4年的增长。2007年我国粮食产量达10300亿斤,2006年为9800亿斤,2005年为9680亿斤,2004年为9389亿斤。这是自1985年以来的首次连续4年增产。
  一面是粮食产量的步步攀升,一面是粮食价格的节节上扬,东西多了它照样不便宜,这似乎有悖于人们“物以稀为贵”的朴素常识。原因何在?
  专家表示,多方面原因促成了近期粮价的持续走高。
  从国际上来看,从粮食作物中提炼燃料乙醇的做法大行其道。由于油价高涨,人们希望可以找到物美价廉的替代品,于是他们把目光投向了生物燃料,现在许多国家都在紧急上马以玉米制造燃料乙醇的项目,这是玉米价格上涨的直接原因。按照美国总统布什2007年1月发表的国情咨文,10年后美国的汽油消费量将削减20%,取而代之的是每年约1300亿升的乙醇燃料和其他相关生物燃料。这是美国政府应对全球变暖并减少石油依赖的举措,但它将对粮食供应带来巨大挑战,并由此推动玉米等粮食价格持续走高。
  自然灾害频发带来的农业减产也是农产品价格攀升不已的诱因之一。澳大利亚是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但持续6年之久的干旱已经使澳大利亚东部的农业受到致命打击,同样受到干旱困扰的还有乌克兰、加拿大等产粮大国。旱涝不均,正当澳大利亚等国与干旱作战的时候,1/2以上的非洲却在滔滔洪水中苦苦挣扎。去年7月到9月,东非、中非和西非的22个国家遭遇持续不断的强降雨;新年伊始,津巴布韦等非洲南部四国又罹此天灾。它无疑进一步加剧了国际粮食市场的供应困难。这也许可以和我国南部地区最近50年一遇的雪灾、冰灾结合起来观察。受雪灾过后的恢复性需求刺激,近日,大连商品交易所和郑州商品交易所的各种农产品期货价格一路飙升。2月18日,两个交易所的农产品期货品种全线走强,众多品种主力合约创出历史新高,甚至强势封于涨停板。
  不断升高的气温同样是粮食的大敌。据相关专家的研究,一旦偏离作物生长适宜的温度范围,每升高1摄氏度,世界粮食产量就要下降10%。近几年来,全球气温不断创下新高,许多地区出现历史最高温度,对粮食和粮价问题的影响不可小视。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美元贬值与商业炒作也是国际粮价上涨的重要因素。
  加入WTO体系的中国农业,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融入了世界粮食市场,国际市场上的粮食价格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影响中国。国际粮价常常由期货方式向各国传播,少数的进口高价粮也会带动国内粮价水涨船高,失去屏障的中国粮价必须正视价格领域的蝴蝶效应。很明显,在全球普涨的大背景下,中国不可能独善其身。
  国内的流动性过剩,是粮价上涨的深层原因;农资价格的上涨提高了粮食生产成本,是粮价上涨的直接因素。除此之外,中国粮食出口的持续增长加大了产需缺口,也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粮价的走高。据农业部的消息,2007年我国出口谷物991.2万吨,进口只有155.7万吨,净出口835.4万吨;农产品出口总额达3701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7.8%。
  当然,粮食价格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种种因素的合力带动了粮价之车的飞速向前,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粮价上涨的原因归结到某一两点上,也不能将粮价上涨与其他领域的价格上涨现象割裂出来单独分析。也许探究个中原因不是最重要的,我们希望看到的是通过透析原因找到相应的对策,保障百姓的日常物用,减轻人们的经济负担。
  
  应对粮食涨价,国家应该以何种方式进行调节?
  
  粮食价格的大幅度持续上涨,通常被看作是一个经济体发生通货膨胀的重要征兆。粮价上扬,影响到千家万户的福祉与国家宏观经济的走向,因此不可避免地成为民众的热议对象。事关国计民生,政府不可能也不会抽身事外,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民众也需要政府做点什么,向以关注民生著称的本届政府也一直在努力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
  既已是责无旁贷,关键是如何来做。
  或许有人盼望政府采用直接干预的办法一步到位地解决粮价上涨的问题。这种想法对于因物价上涨而生活趋于艰难的社会底层群众而言无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一些地方政府也在粮价持续上扬时陆续出台了若干价格管制措施。但直接干预的做法只能解一时之痒,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大部分经济学家反对直接干预,国家发改委于2007年7月30日也明确表示:未列入定价目录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均应由市场调节,正常情况下政府不应直接干预。遇突发事件或严重自然灾害引起价格显著上涨,确需实施价格干预措施的,要报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或授权,并及时向社会公告。
  应该说,国务院否定部分地方政府直接干预粮价的做法是合理的。中国目前正在致力于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体制,而价格乃是市场体制正常运转的中枢。人为地扰乱价格信号必定会扭曲市场的正常运行,而且经济学常识以及历史事实也都表明:政府不可能完全控制价格,其价格管制措施通常难以奏效。

  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端拱默坐,任由粮价漫无节制地上涨。可供政府努力的方向有很多。相关专家认为,政府应采用财税政策稳定物价粮价,及时地向市场提供信息,并在必要的时候增加供应,以加强民众的信心,甚至直接对低收入群体进行补贴。除此之外,还要依法打击个别经营者的不规范的定价行为,严格区分成本转嫁与借机哄抬物价的界限,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在不干扰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同时,这样做可以弥补市场的缺陷。
  国家的调控也明显没有走直接干预的路线。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2007年年末召开的财政工作会议上表示。2008年将继续发挥财税政策稳定物价的作用,运用财税杠杆大力支持粮油肉等农产品生产,保障基本生活必需品供应,从而抑制物价过快上涨。
  从2007年12月开始,政府逐步加大向市场投放储备粮的力度,以平抑粮价。据相关数字,政府每周向市场公开拍卖约450万吨的最低收购价小麦和100万吨的进口小麦,并逐渐下调起拍价格。
  针对粮食出口增加对粮价所带来的压力,国家也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中国在2007年12月前,小麦等原粮及其制粉产品出口尚有13%的退税,12月20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取消了小麦、稻谷等原粮及制粉的出口退税;12月30日,财政部宣布我国将在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对多种原粮及其制粉产品征收5%至25%不等的出口暂定关税;1月1日,商务部宣布从即日起对小麦粉、大米粉等粮食制粉实行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在短短的时间内,国家连续出台多项相关措施,这一切都显示了管理层对控制出口、稳定粮价的决心。这也让我们对未来粮价的走势充满了期待。
  因粮价上涨而带来的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困难应该是政府予以重点关注的问题。受粮价上涨影响最大的无疑是他们。据发改委相关负责人透露,对于城镇的低收入阶层,政府已经采取多种措施:一是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标准;二是根据价格上涨情况,适当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水平;三是加强对城乡居民的临时救助。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雪灾、冰灾肆虐南方大部分地区,稳定灾区的物价,保证物资供应,以及灾后重建等一系列问题更是令国家领导人心急如焚,我们看到他们四处奔波的身影。我们欣喜地发现:在他们的指挥与领导下,灾区的灾情逐渐得到控制,包括粮食在内的物资价格趋于平稳。但本次雪灾、冰灾波及中国南部的大部分传统产粮区,大约近40%的中国粮仓受到灾害的影响,其肯定会对2008年的粮食产量和粮食价格走势产生不利的影响。这对管理层来说又将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粮价上涨,再次凸显了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的重要战略意义
  
  粮食价格的上涨,从另一个方面印证了国家保护耕地政策的正确,凸显了18亿亩红线的重要战略意义。
  粮价上涨与粮食的市场供应量有直接关系,而粮食的多少又与耕地的多少紧密相连。我们不是说只要抓住耕地问题,中国的粮价(物价)问题便能一劳永逸地解决,粮价(物价)问题涉及种种因素,是多方合力的综合体,须从多个方面着手予以解决。但保护耕地是确保粮食供应的首要前提,从这个角度说,耕地的数量关乎粮食安全,关乎长治久安,关乎国家的前途命运。这其中的关系简单而明了,稍有常识者即能理解。
  而偏偏有人对此不证自明的道理持有歧见。
  部分经济学家以及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在不同场合公开反对坚守18亿亩红线的土地政策。反对者们认为,目前我国粮食已经不是问题,因此加快城市化进程比死守耕地面积更重要。但现在粮价飞速上涨的现实无疑是对持这种观点者的当头棒喝:即便是连续四年的丰收,我们的粮食产量也远未多到可以奢言充足的地步。
  他们列出许多不必坚守红线的理由,其中的重要一条便是由耕地减少而产生的粮食缺口可以由进口补足。但他们似乎忽视了一点,当世界范围内的粮食供求出现问题时,恐怕无人会慷慨解囊,不顾本国嗷嗷待哺的百姓,将粮食卖与我们。
  面对着国际市场上不断上涨的粮食价格,各国日益采取严格的粮食出口控制。根据2007年12月份《经济学家》杂志报道,世界上已经有30多个国家开始采取粮食限制性出口,其中包括阿根廷、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乌克兰、印度、中国等世界上各大地区主要产粮国。阿根廷政府甚至在2007年12月25日表示,将会无限期暂停小麦出口登记工作,随后,俄罗斯政府在12月31日宣布将小麦出口的关税从10%提高到40%,以求平抑国内粮价。
  2007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指出,全球粮食储备已达25年来的最低点。在2008年1月23日的达沃斯论坛上,粮食危机被列在仅次于系统性金融危机的位置,成为大会的焦点议题。在这种严峻的情况下,通过大规模进口粮食来解决国内粮食缺口显然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且不论遭遇战争爆发、敌对国封锁等更为紧迫的情况。
  非惟如此,我们还要面临人口增长、气温增高以及各种自然灾害所带来的粮食减产等诸多风险。一两个问题也许并不十分可怕,但如果所有的风险积聚起来,所有的潜在危机同时爆发,我们还能不能处之泰然7只怕是乞食无门。
  道理很简单,我们不能依靠别人来解决自家的吃饭问题。手中有粮,方能心中不慌,而要做到手中有粮,首要的前提是家中有地――耕地。
  “切实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200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政策的若干意见》又一次重申了保持耕地面积的要求。
  2008年1月30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在全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会议上明确2008年国土资源管理的五项工作重点。其中的首要一条便是:严格土地监控,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
  以捍卫18亿亩红线作为重中之重,一方面反映了在高度重视耕地保护的前提下,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监管的决心与勇气,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经济增长由过快转为过热的风险依然存在的大背景下,由于来自不同方面的阻力,土地执法的任务依然非常艰巨。
  徐绍史指出,为了完成此项任务,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努力提高土地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认真落实耕地保护共同责任;切实加强土地执法监管;深化建设用地审批制度和征地制度改革。
  当然,“坚守18亿亩红线”并非平抑粮价的“速效救心丸”,它难以在短期内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从长远来看,保护耕地无疑是粮食安全、粮价飞涨等诸多“顽症”的治本良方。但在现实条件下,保护耕地、坚守红线依然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517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