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贸易理论与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选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武力超

  过去,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一直按照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发展对外贸易,既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虽然短期内使我国的外贸盈余增加, 但是从长期来看,我国可能会因此而陷入比较优势的“锁定效应”,强化了低水平的产业结构,使我国的长期发展缺乏后劲,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为了提高我国在对外贸易中的竞争力,我们必须认真研究20 世纪70 年代以后兴起的新贸易理论,实施创新的对外贸易战略,打造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
  
  一、 新贸易理论产生的背景
  
  二战之后,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日趋加剧,美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逐渐居于主导地位,但自60年代末,日本、西欧各国在国际经济领域的地位迅速上升,使美国的国际经济霸主地位受到了极大的动摇,此时的发展中国家, 由于经济政策的差异及政治、军事等原因,其经济发展也参差不齐。而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由于国际资本流动的逆转,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客观存在的贸易不等价交换,导致南北国家贫富差距扩大,即所谓“马太效应”。美国霸主地位的相对衰落,以及各国经济政策的多样性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要求必须有一种新的贸易理论对世界贸易现象做出更为客观和切合实际的解释。
  与此同时,国际贸易格局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各国产业发展的不平衡,使得世界各国产业间相互贸易与投资增加,尤其是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比重迅速上升,工业国传统的“出口制成品,进口初级产品”的贸易形势逐渐变化;跨国公司空前发展,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成为工业国总贸易量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各国间产业的更替、转移及发展,既导致了合作也产生了经济冲突,成为新贸易理论产生的重要动因。
  在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下,以比较优势理论为核心,完全竞争市场为基础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已经不能完全解释国际贸易中的新变化,因此,进入70年代后期,伴随着经济学分析方法与工具的改进,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开始将产业组织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嫁接到新古典贸易理论来解释现代国际贸易现象,由此形成了“新贸易理论”( New- Trade Theory) 。这些理论观点最早出现在克鲁格曼(P.Krugman, 1979, 1980, 1981)、迪克西特和诺曼(A.Dixit and V.Norman, 1980)、兰开斯特( K.Lancaster,1980)、赫尔普曼( E.Helpman, 1981)和埃西尔(W.Ethier, 1982)、布兰德和斯潘塞(Brander and Spencer, 1985)、伊顿和格鲁斯曼( Eaton and Grossman, 1986) 等经济学家的论著中, 其中贡献最大的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
  
  二、 新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新贸易理论从供给、需求、技术差距论等不同角度分析了国际贸易的动因与基础,由此产生了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
  1、新贸易理论从供给角度揭示了规模经济性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企业的垄断竞争行为成为贸易产生的重要动因与基础,由此开创了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研究。1977 年,迪克希特和斯蒂格利茨建立的D- S模型,阐述了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消费者需求多样化和企业生产规模经济的两难冲突问题,产业内贸易理论对这一矛盾加以解决即各国专业化大规模生产具有某一方面差异的同种产品并进行贸易,这样既可以利用规模经济获得比较优势,又满足了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需求。该理论不同于侧重论述产业间贸易的传统贸易理论,它侧重研究贸易双方在同一产业中既出口又进口同类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在不完全竞争产业中,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是产业内贸易形成的决定因素。即使各国具有同等技术水平和资源条件,规模经济利益的存在仍能使大规模生产的国家在产品成本方面拥有竞争优势。
  2 、新贸易理论还强调需求因素对贸易产生和贸易结构的影响。瑞典经济学家林德提出的代表性需求理论,将需求与产品差异结合起来解释了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他指出,一国平均的收入水平或者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就是一国的代表性需求,生产者只有专门生产代表此水平的商品才有可能达到规模经济,因此,一国应集中生产本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出口该产品,并从与本国收入水平相似的其他国家进口相似产品,满足本国其他收入水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该贸易理论表明,规模经济容易在各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上产生,因此,收入水平越相似,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越多。
  3、新贸易理论以不同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为分析前提,认为技术差距和模仿时滞决定了现实的贸易格局。1959 年,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运用技术创新理论修正了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提出了技术差距理论。美国销售学家弗农于1966 年首先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经威尔斯、赫希哲等人不断完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由于技术创新和扩散,制成品和生物一样具有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包括五个阶段: (1) 新生期:创新国由于技术优势生产出创新的产品,主要供应本国市场;( 2) 成长期:国外也开始有了对新产品的需求,创新国由于技术优势暂时垄断了国内外市场;( 3) 成熟期:产品日益标准化,某些资本丰富的外国企业开始模仿生产;( 4)销售下降期:产品已高度标准化,国外具有廉价劳动力优势的生产者可以大批量生产,从而使创新国渐渐失去竞争的优势;( 5) 让与期:模仿国生产持续扩大,创新国国内停止生产,转而向国外直接投资。技术扩散、生产标准化和海外更低的成本优势最终使这种产品的生命周期走到了尽头, 一个产业就这样从创新国转移到模仿国。而此时,创新国又把注意力投向更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以掀起一轮新的产品生命周期循环,在不断更新产品的过程中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4、20世纪70年代“新贸易保护主义”盛行,新贸易理论认为现实中市场的有效性值得怀疑,因此提出了两个干预贸易的论点:利润转移论和外部经济论,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该理论认为:工业品的国际市场不是完全竞争的,产品的差异性使得各国企业都有可能在某些工业品上有一定的垄断或垄断性力量占领部分市场,取得利润,许多工业品的生产具有规模经济,生产越多,产品的单位成本越低,因而,一国政府可以凭借出口补贴,税收优惠,以及采用各种支持和保护国内市场的贸易政策手段,使本国战略性产业迅速成长并获取规模经济效益,从而夺取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加拿大经济学家布兰德和美国经济学家斯潘塞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首创者。
  新贸易理论开始注重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融合是新贸易理论的重要特征之一。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将贸易与投资问题孤立地进行研究,经济全球化使人们认识到贸易与投资实际上是厂商国际化经营中的不同选择方式,出口或到东道国建立基地所需考虑的因素实际上是相似的,国际贸易可以看作是以商品为载体的要素的国际流动,二战后跨国公司成为国际经济生活的主要载体,对国际贸易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新贸易理论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认为:贸易利益不仅来自比较优势,还来自于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产业的竞争程度、产品的差异性等。同时,新贸易理论还指出,尽管存在着潜在贸易利益,但不完全竞争市场也有很多风险, 使一国经济有可能不仅无法利用潜在的贸易得益而且实际上遭受损失。当贸易使得本国以递增规模生产的行业和高度垄断的行业收缩,而带来的其他利益不足以弥补这种收缩带来的损失时,贸易使本国受损,这说明,参加贸易并不是总能得到利益。

  新贸易理论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建立了比传统贸易理论更符合现实的前提假设:(1) 引入产业组织理论, 市场结构假设转变为更符现实的不完全竞争;(2) 厂商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再是不变的, 而是递增的;(3) 用产品的差异性代替同质性。这样的假设,突破传统贸易理论中“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的禁锢,为解释贸易动因与贸易基础开辟了新的源泉,新贸易理论得以不断发展壮大。
  
  三、 新贸易理论对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的启示
  
  贸易理论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为国际贸易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这些理论兼容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正确结论并超越了传统理论, 拥有崭新的内涵,符合当今世界对外贸易的实际情况与时代要求,对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选择有重要的启示。
  1、重视培育国家竞争优势
  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国际竞争力的大小,在于国家的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要以主导产业的竞争优势为基础,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我国创造产业的竞争优势,首先需要用科技对原有的比较优势产业进行改造,使其具有竞争优势,但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成为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领头产业;其次是发展新的高科技含量的产业,培育新的优势产业,带动全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获得国家的竞争优势。所以,我国的对外贸易,不管是实施出口替代战略,还是进口替代战略,都始终要把提高产业结构水平做为重点。
  2、强化本国企业的技术创新
  由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可以推知:创新国是国际贸易利益的最大获益者。这是因为:在产品的新生期和成长期,创新国以其技术优势垄断了国内和国际市场,因而可以获得大量超额垄断利润;在产品的成熟期进入所谓的“大规模生产”阶段, 创新国可以获得巨额规模经济效益;在产品的销售下降期和让与期,创新国在国外投资建厂,输出其知识产权和品牌,延长其产品的生命周期,在国际市场上继续赚取利润。因此,走在创新前列,率先发动产业革命的国家会异军突起, 成为新一轮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目前,我国工业制成品技术多是引进,自主创新较少,造成我国制成品特别是高技术产品对跨国公司的技术依赖,这是我国对外贸易产品质量提高和结构升级的障碍。所以,实施创新战略,强化本国技术创新,将是形成我国竞争优势的当务之急。
  3、发展高层次的产业内贸易
  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产业内贸易在给各贸易国带来贸易利益的同时, 还加快了科学技术管理经验、企业家精神在不同国家同一行业内的传播和扩散, 给同类产品生产上档次提供信息,并通过规模经济,实现不同国家在产品层次上的分工,实现产品生产的国际化,从而促进一国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一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由此可见,提高产业内贸易水平, 是提高对外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目前, 我国的贸易格局基本上还是建立在以比较利益为基础的产业间贸易,而产业内贸易则较不发达,这种贸易格局阻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影响了我国的竞争力。因此, 加快发展高科技产业, 促进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同水平差异产品之间的贸易, 是形成对外贸易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4、发挥政府的战略性贸易政策作用
  政府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可以创造出新的比较优势,国家对主导产业的支持,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有利于培育产业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国家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可以保护国内市场,促进外部经济产业的发展,重视对高级要素的培育,有利于尽快获得强大的国际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郑吉昌.论新贸易理论与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J].浙江学刊,2001,1.
  [2]宁冬莉.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J].经济问题,2004,8.
  [3]王建福.新贸易理论及其政策的适用[J].特区经济,2005,8.
  [4]徐栋,霍俊卿.国际贸易新理论及对中国外贸政策的启示[J].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1,6.
  [5]刘 力,发展中大国的贸易战略[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8.
  [5]杨小凯,张永生.新贸易理论、比较利益理论及其经验研究的新成果:文献综述[J].经济学(季刊) , 2001, 1( 10) .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590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