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与政策效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纵观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大局,其金融产业不仅占据着重要地位,也在核心程度上推动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尤其在新时期下,中国农村金融在面临一系列挑战的背景下,其发展路径如何选择成为了目前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与此同时,我国农村政策效果也发生了巨大转变,因此更好的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政策保障。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其次,具体阐述了农村金融发展路径,最后基于发展路径背景下对政策效果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国农村经济;金融发展;改革路径;政策效果
  一、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高度重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近几年,又将关注重点转向了农村金融上,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政策措施,旨在不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虽然国家加大了对农村金融的支持,也取得了一些积极作用,但仅仅依靠这些政策无法形成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因此许多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只是将国家政策当做辅助措施,限制了自身的发展。此外,再加上农村地区的资源限制,很多金融行业人员不愿前往农村工作,导致农村经济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低下,在内部管理上缺乏工作经验,无法创新新的管理模式,进而阻碍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积极发展。
  (二)农业机构与金融机构发展不协调
  我们知道,农业领域在农村经济中占据着最大、最核心的地位,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及政府都非常重视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就目前来说,在我国农村经济市场中,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和农业个体户的资金需求是最主要的,这种现象反映到农村金融机构上,信贷为了满足各种经济需求,因此衍生的多种金融模式改变着农村的经济体系。另外,农村金融机构中的债务问题近几年来越发严重,农村要想健康发展经济,就需要获取大量的资金支持,但农村主要经济收入还是以农产品为主,若农产品经济收入无法满足经济发展时,就容易出现金融债务问题,不仅降低了经济管理工作效率,还影响着农村经济的长久发展。
  (三)农村金融市场监管力度不足
  另一方面,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还存在监管力度不足,发展相对落后等问题。这是由于大部分农村工人、农民自身不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甚至从未接触过金融资本市场,主要的收入都是来源于农业生产,但我国农村农民的耕地面积具有分布广泛、个体面积小的特点,因此其经济收入有限,再加上农村金融市场中的主要金融产品为信贷和保险,在缺乏合理的监管体系下,金融市场的缺陷就大大阻碍着农村金融的发展。
  二、农村金融发展路径
  (一)加强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工作
  笔者就上述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简单提出一些加强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工作。第一,加强农村金融发展,开展金融工作过程中注意强化信息基础设施体系的建设工作,并基于移动网络,媒体网络等多种宣传渠道向农村地区普及信息技术程度,从而提升中国农村金融行业信息采集工作的效率,之后对农村地区金融用户信用等级进行统一评估。第二,优化农村金融行业信息保存系统,金融信息管理人员要按照银行规定,提高信息保护意识,落实个人责任制,避免出现用户信息被盗用、信息缺失等現象出现。第三,当地农村县政府应尽好监督和引导工作,加大对当地区域金融行业的资金和政策扶持,通过积极鼓励保险行业参与到农村金融保险建设项目中,从而有效降低农村用户的金融贷款风险率。在完善农村金融体系过程中,政府部门及金融行业也应积极建设人才培育体系,在实际操作方面,当地政府也可以给予地方科研机构及高校政策支持,以此为农村金融行业建设人才队伍提供保障。
  (二)加强农村金融产品管理
  此外,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产品的管理。地方金融机构应认清自身发展特点,明确发展方向,并与地方金融政策相结合,实施有效的服务产品研发和应用。基于此,我国农村金融行业在产品管理前要做好地方经济情况调查,通过采集近几年的经济发展和金融信息,结合当地用户特点及服务需求,寻求新的产品创新。在对金融产品进行管理时,金融单位应要求管理人员诚信服务,不以私欲影响金融产品服务质量,为机构建设良好的社会形象。在农村金融产品发展过程中,金融机构要定期结合农民需求变化,对金融产品进行创新和结构调整管理,加强优质金融服务产品研发力度,为当地金融用户提供更全面、更高效的金融服务。最后,在对农村金融进行管理时,还要注重构建和完善金融风险预防和管理机构,持续关注金融产品风险管理制度建设是否完善、合理,不断探索新的产品管理方法,最大限度的保障农民利益。
  (三)强化农村金融市场监督管理
  最后,强化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监督管理,建设完善监管部门,当地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进行合作,共同对金融市场进行监督管理,从而为农村地区金融行业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同时,监管部门在收集到当地金融市场有效信息时,必须及时传输给政府直属部门,遣派专业监管人员对信息进行管理。在农村金融市场建设过程中,也要重点关注欺诈和投机行为的监督管理,加强投资理念偏差防范工作,在如何应对政府过分担保金融产品带来风险方面,必须建风险补偿机制,并通过采取分摊入股形式降低和管理金融风险。此外,政府在制定金融体系存款利率及贷款利息方面,可以适当留出当地金融机构额度调整空间,鼓励其进行自主定价,以此大力推进当地农村金融行业的自主发展。在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督和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当地政府的监管部门可以加大资源投入,例如:扶持金融人才队伍建设,提升金融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为金融机构的发展与建设提供丰富的人才储备。此外,当地监管部门也可创设并应用多元化的监管方法,包括风险监管、功能监管以及审查监管等进行有效监督管理,并在管理过程中及时发展解决农村地区金融市场风险问题,最终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有效建设。
  三、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效果
  中国农村的金融机构与其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很多学者在研究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时首先突破口为寻求农村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金融开始全面普及,其发展政策更是为农村经济进步提供更了重要保障。早在1984年,中国政府就以确立农村信用社发展之路,并相继出台各类政府,为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企业提供了政策文件参考。现如今,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经济也逐渐朝着规范化、市场化进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着当地金融行业多元化发展进程。为了满足农村居民便利存款、贷款等金融业务,国内首先建立了邮政储蓄业务。随着农村经济和金融服务业务的多元化,各类金融企业为了谋求更高的竞争位置,在市场经济与政策文件的宏观调控下,大量商业银行陆续发展并壮大起来。在农村金融发展领域上,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金融机构内部组织与服务错位,农村金融市场混乱,政府过分干预等,这些也大大阻碍着农村经济提升和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为了保障和促进农村地区金融行业稳定、可持续发展,在2007年,我国银监会部门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金融组织管理的政策文件,从而为金融机构完善内部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法律参考。此外,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行业在长久的发展和创新道路中,随着政府的有效监管,农村金融机构逐渐趋于正规化,金融服务产品也越来越多,极大的推进着农村地区经济的繁荣稳定发展。
  四、总结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和政策效果,不难发现,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建设金融服务体系,缩小我国城乡差距对于完善农村金融体制有着关键作用。现如今,就当前中国农村金融理论发展来看,农村金融的发展并不能完放任市场体制调节,政府除了要发挥自身主导作用外,还应结合各个部门,相互配合提升农村地区经济收入,以此提高农村人员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剑峰,林文玲.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与政策效果[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 (09):77-78.
  [2]邬思懿.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与政策效果分析[J].农村实用技术,2018 (06):14-15.
  [3]丁志国,张洋,覃朝晖.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与政策效果[J].农业经济问题,2016,37 (01):68-75+111.
  [4]金运.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历程及改革思路[D].吉林大学,20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8039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