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情感渗透初步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侯海哨

  [摘要]《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重视情感教育。达到认知与情感的和谐统一,使课堂唤发生命活力。
  [关键词]教学;情感教育;探究
  
  《小学德育纲要》中指出“思想品德课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情感是其道德信念、原则性和精神力量的有血有肉的心脏。情感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使人们提高情感认识,培养情感意志,实现道德行为。情感是沟通的媒介,是达成理性共识的基础。情感是品德与社会课上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那么在品德与社会课上如何把情感贯穿其中呢?
  
  1 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通过多媒体展现情境,图画插图再现情境,角色表演显现情境,配以音乐渲染情境,实验演示深化情境等,去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和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五年级上册第13课《我们为祖先而骄傲》,教材试图通过列举我国的历史文化名人和璀璨的艺术遗产来感受祖国历史的源远流长,感受祖国灿烂的古代文明。可将敦煌莫高窟、长城、苏州园林等图片制作成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适当的解说再加上轻音乐,这种情境的创设能让学生懂得作为炎黄子孙都应该为祖国的灿烂文化而感到骄傲,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民族自豪感。
  
  2增加趣味性,寓教于乐
  
  《品德与社会》学科具有更强的综合性、思想性、开放性、社会性的一门课程。教学中,教师除了课本上的实例外,补充一些同学感兴趣的例子,深入浅出地讲清道理,使学生感觉学习既不枯燥,也不神秘。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辩论会、演讲会、故事会、诗歌创作朗诵会、歌曲欣赏会、儿歌创作评比等活动,同学们在活动中不仅增长了知识、才干,而且感受到无比乐趣。通过一系列活动,激发同学们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推动了教学工作。
  
  3 渗透道理,发展情感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必须从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着手,让理智来支配情感。因此,发展学生的道德情感,则必须将教材转化成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易被学生理解的、能够容易接受的较为直观的材料,并通过分析、讨论等形式,借助一切有利于教学的手段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所包含的道德观点,使他们的情感随着对道德认识的提高而逐步得到发展。如教学《集体的力量大》这一课时,我首先拿出一双筷子问:“谁愿意帮老师的忙把这双筷子折断?”学生跃跃欲试。很容易地完成了任务。我随后拿出十双筷子,又问:“谁敢上来挑战这十双筷子啊?”最终我班的“大力士”上来,使尽全身力气,还是不能掰断。通过两次的实验,引出课题。不用老师多说什么,学生就能明白集体的力量大的道理了。我再请学生举一些班级。学校所能反映集体力量大的事例,让学生进行讨论,道德情感就能得到萌发并得到正确、健康的发展。
  
  4 移情体验,情感共鸣
  
  情感是连结教师和学生的纽带,是加深道德认识,推动学生道德行为的“催化剂”。这其中,移情体验是激发学生情感的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感知、想象等心理活动,让学生进行自觉的情感体验,与具有一定道德意义的人、事、物产生情感并进而促进情感内化。如教学五年级上册《怎样与人相处》一课时,班级中来了一位新同学,你该怎样拉近与他的距离呢?同学们各抒己见,教室里一下热闹起来。有的说不能孤芳自赏,要主动与新同学说话,不能让他在班级中感到孤独;有的说要写小卡片送给他,介绍自己,要与他交朋友;有的说找出新同学的优点向他学习。在活动中很自然地让学生体会到赞美他人是对他人的一种信任和美好的感情,而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是尊重对方的表现,理解和尊重是一切成功交往的前提。
  
  5 理论联系生活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思想品德课堂原本是一个被师生所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体现着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走“生活化”的教学之路,是深化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品德课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特点,就在于它有很强的社会性、实践性和连续性。学校的品德课上得再好,还是有着很大的局限性。要想真正地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培养和升华。如教学《让世界充满爱》一课时;我就联系去年我国几十年一遇的雪灾来教学。当时温州火车站滞留了几千名旅客,他们回不了家,缺吃少喝。这时候社会上的好心人及时站了出来,他们有钱的出钱,有物的出物,在寒冷的冬天给这个城市的建设者们送去了温暖。这时候,播放歌曲《大雪无情人有请》和《爱的奉献》就特别能感染学生。又如我校师生对白血病孩子的捐助;为青海贫困山区捐献衣物;学生到孤寡老人家里或孤儿院调查,知道他们生活无忧,生活得很幸福,这些都是政府和社会上的好心人在无私地帮助他们。这些都能让学生感受到这个社会处处有温暖。
  总之,情感教育是完整的教育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情感也是人的一种素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告诉我们:教学过程不仅是师生间信息的交流,而且也是师生间感情的交流。因此,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情感教育,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控制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情绪,使之处于最佳学习状态,以达到认知与情感的和谐统一,使课堂唤发生命活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725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