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现代文阅读如何根据题干确立答题思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郑英魁
1 物象类:当阅读作品的标题为某一个具体的物象名称时(或标题包含具体的物象时),而且这一物象或贯穿全文,或在文中起到警策作用,它往往具有象征意义,象征一种抽象的价值、理念、精神、感情、人格、品行。
例如:2004-北京21《雁阵》
试题:“雁阵”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①“雁阵”象征人的价值无比崇高,是表现人性主题、促使狗娃人性复苏的重要形象。
2 特征类:当题干要求回答某一事物的特征(或特点)时,答案内容必须体现事物的本质特征(或广泛或持久的现象特征)。在语言运用上,无论是选抄原文还是自我构思答案,首先使用形容词,其次使用以形容词和动词作定语的名词性偏正短语,再其次,考虑使用动宾式短语。
例如:2007天津-18
试题:文章把小花称作“雪野里的精灵”,意在表现小花的哪些特点?
答案:美丽;纤弱,稚嫩,顽强,不怕困难;充满活力。
3 词语解释类:当题干要求考生对作品中某一词语作解释时,考生既应当解释该词的基本义,更要联系文段中的事态、情态对该词进行解释说明,即答出它的情态意义;如果词语中包含修辞手法,则一定要点示出修辞名称,并且在以上解释说明中答出其修辞效果。
例如:2006广东卷――16《夕照透入书房》
试题:文中加点的词语形象地描写了夕照的动态,请从中任选两个予以赏析。
答案:抛:扔,投掷之意。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夕阳慷慨的、毫不吝啬地将它所有的光芒送给人间。挪:挪动,表明夕阳将要下山。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夕阳对书架和传统文化的依恋。
4 句子分析类:当题干要求我们对作品中的某一个含蓄句作分析简答时,答案思路如下:①应当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即先答出它的表层意义,再答出它的内涵意义,而内涵意义往往是句子的主旨意义。②如果这个含蓄句含有修辞语言,则一定答出其修辞手法名称,并且使喻体、或拟体、或借代体回归为本体,以本体内容形成答案要点。③针对句子内容,有时可以追溯其原因,并尽量将分析出的原因内容以因果式复句答出。
例如:2006四川卷-16
试题:文中说:“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
答案:这句话将“瓦”比喻为“童年的底片”,因为“瓦”真实记录了“我”的童年生活,能勾起“我”对童年时代乡村生活的回忆,积淀着我深厚绵长的乡情。
5 概括总结类:如果题干要求对文章中的某一内容进行“概括”、“总结”,考生应当意识到,无论是自我总结答案,还是从原文中择选摘录答案,答案往往会是若干点或若干条,答题时最好分列出若干序数条目以显现答案层次,而且这若干点或若干条答案或者是事实性内容,或者是宏观性的、总结性的判断性语言形式。(就是非一时一地一事一物的内容,而是纯思维形式的抽象总结性语言)答题时尽量以后者为首选。
例如:2007安徽卷-16
试题:作者借“乡村的风”表达了多种情感,请分要点加以概括。
答案:①对自然生态环境下的乡村的热爱。②对给予自己温情的故乡的感激。③对朴实而明晓事理的父亲的敬爱。④对故乡纯朴的风格人情的赞美。⑤对自然的永恒、生命的生生不息的敬畏。
6 比较分析类:如果题干要求对两篇作品中的不同内容作比较分析,答案一般包括两个层次,即两者之间的相似点和两者之间的差异点。相似点和差异点要结合具体作品中不同事物的各自特征的异同、或其各自的主旨内容的异同、或不同作者的感情异同来思考作答。
例如:2004全国-20
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中写道:“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而本文(在结尾段)写道:“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试比较这两段话的含意。
答案:鲁迅的话表达的主要是愤怒。沉默是无言的愤怒,而愤怒迟早将在沉默中爆发,不爆发就会在沉默中灭亡。作者(石评梅)的话表达主要是悲哀。刘和珍的牺牲给作者带来最深的悲哀,永久的悲哀。
7 主题类:当题干提出以下作题要求时,考生要意识到答出文学作品的主题内容。A、题干出现“联系全文~结合全文”“从全文看”“通观全文”等类词语之一,要求考生回答某一问题。B、要求考生回答文章的“主旨”、“旨趣”、“文旨”“核心”、“文意”、“作者态度”、“作者主张”、“写作意图”、“写作动机”等等。C、要求考生从内容角度,或者从手法角度分析阅读文的最后一段时。
例如:2004湖南-20.
试题:《翡冷翠山居闲话》徐志摩
作品在畅叙如何领略作客山中的妙处之后,作者在最后一段做了怎样的拓展与深化?
答案:自然是最伟大的一部书,既深奥又浅易;只要性灵上不长疮瘢,眼不盲,耳不塞,任何人随时随地都可以享受大自然;大自然可以慰藉我们的心灵,指示我们的人生方向。
8 用意类:当题干要求回答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包括好处、用途等等)答案思路如下:(1)答出所谓“这样写”的具体手法名称或修辞手法名称(2)分析“这样写”在本段或本句的表达作用。(3)分析其中可能含有的主题因素,包括作者在其中寄予的思想感情内容。(4)分析所写内容可能具有的结构作用。
例如:2006――17.(四川卷)
试题:文章最后两段写了“我”与“瓦”对语的情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作者使用了拟人的手法表现“我”对“瓦”的一往情深,更体现了故乡对我心灵的呵护,这样写使文章更有亲切感;卒章点明主题,表达了“我”灵魂归乡的愿望,表现了思乡主题。 9结构分析类:高速作题时可以选择的结构关系方面的写作术语有:铺垫、照应、对比、衬托、过渡、转折、承上启下、逐层深入、首尾呼应、卒章显志、欲扬先抑,贯穿全文等等。
例如:2007江苏卷――16、
试题:“男人们头顶一团火球,身上汗珠子擦不断。早晨起个太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头跌进梦乡,摇不醒叫不应。麦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这些叙写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
答案:强调麦天男人的劳累,为写女人心疼男人作铺垫;与上文男人“吃苦的日子到了”相照应;与下文“忙了一季的男人,长剌剌躺在炕上……”一节的描写相呼应。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725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