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廖治荣
【摘要】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怎样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孩子们的欢歌笑语中融入琅琅读书声,让他们在活动中健康快乐地成长,是很值得我们探索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创新理念;师生关系;思维方式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源泉,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作为发展中的中国,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今天,造就一代高素质的各类创新人才,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进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在新课程改革几年实施过程中,怎样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孩子们的欢歌笑语中融入琅琅读书声,让他们在活动中健康快乐地成长,是很值得我们探索的重要问题。
1 教师的创新理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育过程本身是一个创新过程。因此,教师须具有创新意识。改革以往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定创新性原则。一些教师虽然十分拥护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力主创新教育。但是由于多年来传统的教学方式,也由于十分担心创新教学方式会造成课堂秩序混乱,降低教学效果,进而影响教学质量,导致成绩的滑坡。因此,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做到创新型教师。创新型老师应该具备敢于质疑精神,对缺乏可靠证据的结论、对传统“拿手”许多所谓经验保持怀疑。创新型教师又必备旺盛的求知欲和顽强的探求精神。对科学知识总是充满热爱,对出现的新事物总表现出好奇并渴望探求。他们善于发现保护学生学习中的创造性火花,鼓励学生异想天开,并善于发现普通人不易发现的问题。善于发现合情合理又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细节。创新型教师善于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结合当时教学情境,随时应变进行巧妙处理,创造性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与技巧。创新型教师完全能够按新课程标准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相结合科学处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纽带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角,是绝对的权威。问题是教师提出来的,方法是教师想出来的,答案教师是对的;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听众观众。学生上课时不敢有积极性,不敢表现自己,不敢有自己的主张,不敢提与老师相反甚至相左的问题。学生完全被看作知识的附属品、“发容站”。没有自主与自由,没有思维想象,更没有创新可言。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必须根本上改变这种师生关系,从而实现师生互动互补。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方法方式:
2.1 鼓励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看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多将自己多方位多角度的看法、见解提供给学生讨论、参考、评议。尽管某种看法是不完善的,某个见解是不完美的,但要防止把自己的观点绝对化。
2.2 多一些鼓励、称赞、表扬,少一些白眼、批评、训斥;
2.3 课内课外多与学生沟通、摸准学生脉搏,又关心爱护学生,多与学生交朋友。俗话说:“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保证了师生信息的互通交流,促进了教师创新教育的顺利进行。
3 科学地使用教材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新课程的教材作了较大的修改使之内容更加全面,更加贴近生活,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更能体现时代特色。在印刷上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完美地体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怎样科学地使用好教材,促进学生展开积极思维在师生互动,多向参与与过程中,寻找规律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呢?关键在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3.1 抓好数学教学的引入。课堂教学中,数学课由“实际问题”引入,必然涉及到“问题情景”的创设,“问题情景”应该是真实的、自然的,为学生学习所必需的。“问题情景”的创设应充分具有自主探索价值的,生动直观的,富有启发的感性材料,加以运用直观演示,多媒体技术等手段,灵活采用猜想、类比、实验、故事等方式,把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道理形象化,枯燥知识趣味化,能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创造条件。“问题情景”的创设具备有利于数学问题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引入等信息与背景材料,能激发学生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个性、情感、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促使创新思维的发展。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能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发展学生智力。其中包括:
3.2 教学内容组织的创新。例如对教材内容的解构分割与重组;对概念命题赋予不同的数学模型;对例题习题的舍取改造、扩充等均是在原基础上的创新。 教学模式构建的创新。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教学模式,更注意综合一些教学模式,创建一些新的教学模式。
3.3 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理交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
3.4 教育技术的创新。主要是多媒体技术的合理使用,使课件的制作更富于创意等。
4 优化探究思维方式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
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优化探究思维方式,尤其显得重要。在探究问题过程中,要提倡思维方式的新奇、巧活。具体做法有:
4.1 让学生在“猜想”过程中学习“新”“奇”的思维方式。只要学习内容稍能反映出数学发现过程,就要引导学生大胆合理的猜想、假设,提出一些“预见”,实现对新事物的顿悟,促使新思维的萌发、发展。
4.2 让学生在“变通”中学习巧活思维方式。如例题习题的改造、扩充中,训练学生由正及反,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迁移变通能力,进一步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4.3 让学生在“求异”中学习多、优的思维方式。如练习的反思中,一题多解教学中,使学生在求异中不断获得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多种技巧,并趋于优化,使创新思维得到发展、飞跃。
教育是塑造人的系统工程。此所谓百年大计。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不是短期内就可以做好的事情,需要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和勤奋不懈努力。
收稿日期:2008-01-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742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