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曾其生

  目前,中考和高考还是关乎人生命运的转折点。家长关注中考、高考,社会关注中考、高考,那么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就不能不关注中考、高考,教师为了自己的前途、命运。更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应付考试的教学中。可见《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应该贯穿于学生学习语文的全过程。甚至贯穿于学生一生的学习。下面我就从自己对新课标理念的理解。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来探讨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一、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现代阅读观认为,阅读是搜集处理倩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作为文本与学生的中介,可以起到向导的作用,但绝不能取代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基于这种理念,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改进我们的阅读教学。
  (一)坚持以读为主,突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由于受片面理解“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的影响,相当长一段时问内阅读教学存在着“以牵为主”的流弊,教师是顺着课文的情节“千万次的问”,学生是猜着老师的答案“踊跃地答”。课堂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其实学生没有自主读书感悟的时间,被教师的分析琐问所挤占。不给学生读书时间,忽视指导学生将范文语言输入内化的过程,无法培养学生的语文索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所以应该把读书的权利和时间还给学生。并据不同的文体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文质兼美的大声朗读,深厚凝重的默读,长篇大论就精读、浏览等。
  (二)让阅读教学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将知识转换成能力。“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要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教师必须立足课内,注目课外。充分寻找读物与生活的链接点。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到阅读中来,把阅凑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延伸到生活巾去,通过与生活的对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例如教《大自然警号长鸣》,要求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搜集更多材料,来说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写出自己的一篇文章。
  (三)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快乐成长的天堂阅读教学更是解放学生思想、启迪学生心智、释放学生激情、张扬学生个性、培养人文素养、孕育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的一个平台、窗口。教师的职责就是引导学生挖掘文本中美的因子,一旦学生发现文本中蕴含的美,就会乐“读”不疲,他们内心沉睡的旧知识、生活阅历、情感体验将被激活,并开始同化文本中的“外在世界”。同时调整“自我世界”。
  
  二、读与写紧密结台、力求与众不同
  
  “学而不思则罔,恩而不学则殆”。欣赏文学作品应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要求我们应很好地把阅读与写作联系起来,这样才能让广泛的阅读所得为己所用,从而提高写作水平。又能提升阅读的层次。
  (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阅读量大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而且语言表达能力也较强。但不经常练习写作的同学有时也会无话可谈,甚或是“江郎才尽”,经常练习的同学则能很及时地把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进行运用,达到挥洒自如的程度。因此,应鼓励学生多写学习心得或读后感,懂得如何评价作者及作品,并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新的教学理念倡导“教即是为了不敏”。要求我们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上下功夫。阅读教学应切合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为此,应首先从阅读的数量着手。一是扩大阅读面。要求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自己征订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二是规定课外阅读量。初中阶段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名著阅读不少于6―9部,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80篇。其次,明确提出积累各种语言材料的要求。让学生积累课内和课外读物中优美词语、精彩旬段以及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等,并要求学生经常朗读和背诵。积累了这些感性的语言材料,储存于大脑,必将成为学生的终身营养,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它们一旦被激活,就会产生综合效应,有利于学生接受和表达能力的整体提高。
  (二)《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独特的感悟”,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引导、设计,还要给学生一个宽松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在阅读教学中,课堂交流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有机会说出自己独特的感悟,要允许学生独树一帜,保留自己的观点,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保护学生的创造精神。
  (三)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也不是靠教师单纯的教能获得的,而是必须通过学生自己借助语文实践活动将优秀的语肓文化成果内化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我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几点尝试,只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机会,激发学生探究的内在动机和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三、突出发散思维,注重阅读感受
  
  (一)以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为主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除教科书和参考书提供、教师个人和学生个体已有的知识外。还将产生师生互动的新知识,师生成了一个学习的共同体。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尊重阅读主体一学生的自主性,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要做构建学生新知识的助产婆。引导不同学生说出对同一文本的不同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写出各自的读后感受。这样在师生互动的交流碰撞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按照中学生阅读心理发展过程和教材内容结构关系编成程序,也就是分成几个相互联系的读书学习步骤。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循导学读,它的目的是为中学生寻求一种科学合理的可操作性的阅读手段和程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语文知识和信息,而且也获得了实现认识过程的创新型认知结构,同时,也会在读书、吟诵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增加文化底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745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