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上市公司财务工作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晓燕

  摘要:新会计准则的颁布是我国会计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对社会各界尤其是上市公司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新企业会计准则在许多方面都作了重大调整,这些新的变化和新的规定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上市公司的财务工作。本文试从上市公司角度分析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其财务工作的影响,并进一步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上市公司;财务工作;影响;应对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日渐深入,旧的会计准则已经不能适应我国上市公司的快速发展,财政部在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相关应用指南构成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其他企业鼓励执行。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于规范会计行为、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乃至整个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
  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上市公司财务工作的积极影响
  新企业会计准则在许多方面都作了重大调整,这些新的变化和新的规定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上市公司的财务工作。现就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一些重大变化对上市公司产生的积极影响进行分析。
  (一)有利于提升财务数据的质量
  下面就新会计准则中的几大重大变化谈谈对提高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质量的影响:
  1、变更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新会计准则取消了对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做出了规定,取消了“后进先出法”,采用“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会对当期利润产生明显的影响。当存货的价格一路下跌时,采用后进先出法,将使得当期的成本费用下降,当期利润增加;而采用先进先出法,会使得当期的成本费用上升,当期利润减少。当存货的价格上涨时,则反之。新会计准则的变动,使得企业无法利用发出存货的计价方式变更进行利润调节,促使企业的存货真实的反映实际的历史成本,减少人为操纵的因素。
  2、取消资产减值损失转回
  减值转回是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常用手段,企业在盈利的会计期间,多计提减值准备,增加当期费用,降低当期利润;当企业亏损时,可以按需转回前期所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就可以达到减少当期费用,增加当期利润的目的。新的会计准则出台后,规定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不得转回,只允许在资产处置时,再进行会计处理,此项规定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上市公司通过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冲回进行利润调节的行为,而只能通过加强企业经营和管理的途径去提高企业的业绩。
  3、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新会计准则对计量属性做出了重大调整,不再强调历史成本为基础计量属性,全面引入公允价值、现值等计量属性,并且给予了公司更大的自主权来根据对公司经济预期的改变调整会计政策。这种以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属性的会计计量模式,在新会计准则中,但是在使用范围上相对于国际会计准则还较为谨慎,主要体现在投资性、金融工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和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方面。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克服了因采用成本计价模式而对企业资产价值低估的缺陷,能够较好地反映企业的市场价值、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
  4、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
  新会计准则统一了所得税的核算方法,要求企业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而根据之前的会计准则,企业可以采用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包括递延法和债务法)核算所得税,其中债务法为损益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同,引入了暂时性差异的概念,扩大了可转回差异的核算范围,不仅包括损益表法只能核算的时间性差异,还包括非时间性差异外的暂时性差异,据此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并进一步得出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
  (二)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
  新会计准则还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逐步完善,提高上市公司业绩的可预测性,以便于投资者做出更准确的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上市公司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加大了对关联交易的披露
  首先,新会计准则加大了关联交易披露的范围和内容。比如旧会计准则规定对未结算项目只简要披露金额或比例。新会计准则规定对未结算项目要求披露未结算项目的金额、条款和条件以及有关提供或取得担保的信息,同时还要披露未结算应收项目的坏账准备金额。其次,新会计准则增强了关联交易披露的清晰度。比如旧会计准则规定企业无论是否发生关联方交易,存在控制关系的关联方企业应当披露,但未明确提及披露的层次即母公司、最终控制方和最低中间控股公司。新会计准则明确指出需要披露的层次,规定企业无论是否发生关联方交易,存在控制关系的关联方企业应当在报表附注中披露母子公司的关系,母公司不是该企业最终控制方的,还应当披露最终控制方名称;母公司和最终控制方均不对外提供财务报表的,还应当披露母公司之上与其最相近的对外提供财务报表的母公司名称。
  2、严格了合并报表的要求
  首先,增添了合并报表的种类。旧会计准则中合并财务报表的种类仅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和合并利润分配表,而新会计准则在此基础上,增添了合并现金流量表、合并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表和附注三个部分,使合并报表真实反映公司集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其次,扩大了合并报表的范围。新会计准则对合并报表范围确定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规定凡是母公司所能控制的子公司都要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即使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只要是持续经营的,也应纳入合并范围,这一规定使得母公司必须承担所有者权益为负的公司的债务,减少了企业集团粉饰业绩的可能性,提高了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使用价值。
  (三)有利于我国上市公司融入国际经济体系
  我国加入WTO以后,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走出国门,参与到国际经济的大潮中。但是2007年之前,由于旧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不融合,上市公司往往需要编制两套会计报表来应对监管,给上市公司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然而,随着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满足了国际资本市场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增强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跟国际通行的财务报表的可比性,减少了上市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交流障碍,为中国上市企业进一步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真正走上国际经济舞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新会计准则的实施给上市公司财务工作带来的问题
  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会计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大大缩小了与国际准则的差距,对上市公司的财务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同时给上市公司的财务带来不少的问题。首先,新的会计准则对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财务系统要求甚高,而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人员的素质还参差不齐,财务系统发展还不够完善,有待进一步提高。其次,新会计准则在内容上仍然不够完善。例如公允价值的引入,对于反映上市公司的真实价值有着较大的作用,然而,在现实操作中,公允价值却存在着难以计量、主观性较高、可能被恶意操纵的情况,极有可能成为操纵利润的又一工具,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

  三、上市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的应对措施
  1、完善各项配套制度与设施
  首先,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使得上市公司原本的会计政策变得落后,因此,上市公司应制定以新会计准则为基础的公司会计政策,配合相关的会计制度,适应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其次,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上市公司会计软、硬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市公司应该投入足够的时间和金钱对公司的财务系统进行升级、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对会计资源进行重新整合等。最后,由于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上市公司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健全内部权力制衡、信息披露等机制,强化独立董事与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能,有效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可靠性和质量。
  2、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新会计准则非常强调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对上市公司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还不能适应新会计准则的要求。首先,上市公司的财务人员应通过培训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全面系统的掌握新会计准则的精髓和实质,转变观念、更新理念,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提高职业判断水平。其次,应进一步加强上市公司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培养。
  3、建立良好的监管体系
  在进一步完善新会计准则的同时,应当强化会计监管,加强内外部控制环境的建设,提高会计标准的执行和监管质量,确保新会计准则得到有效的实施。首先,上市公司要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严格贯彻会计法律法规,形成自觉的内部会计监督机制,并充分利用奖惩机制,从源头上遏制会计造假行为,确保新会计准则的合理运用和有效实施;其次,上市公司应充分、积极地配合与利用外部监管,保证对外披露会计信息的质量。
  结语
  新会计准则的颁布是我国会计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对社会各界尤其是上市公司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在给上市公司财务工作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上市公司应采取一些应对措施,相信在上市公司与新会计准则不断的磨合之后,最终形成我国会计准则和上市公司间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王云.论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经济师,2009,(6).
  [3]易立.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及实施保障对策探讨[J].技术与市场,2008,(7).
  [4]胡少华.上市公司应尽快适应新会计准则背景下的新形势[J].网络财富,2009,(6).
  [5]龙静. 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财务经济分析的影响[J].金融管理,技术与市场,2007,(3).
  (作者单位:中国服装股份有限公司)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3415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