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资产减值准则的有效性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红莉

  摘要:本文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种实证研究方法对2004年至2009年度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新资产减值政策对盈余管理的实施效果并不明显。最后,对此提出进一步完善建议。
  关键词:新资产减值准则 盈余管理 实证分析
  
  一、引言
  2006年2月15日国家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其目的之一是为了遏制盈余管理行为,该体系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的会计期间不得转回”。此规定与我国原来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显著不同,也不同于国际会计准则。该规定对目前的盈余管理现象能否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成为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论的焦点。为此,本文运用两种不同的实证研究方法对新减值准则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文所指的新资产减值准则包括新企业会计准则所有章节中有关资产减值的部分。
  二、研究设计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截止2009年12月信息技术业共有166家上市公司。根据需要,选取2004―2009年数据,故剔除以下样本:2004年以后上市的公司、B股上市公司、无法获得数据或者数据披露不完整的公司,共得到样本公司75家。
  本文所用数据来源于巨潮资讯网和新浪财经网,包括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利润表、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及其他相关报表资料。
  为了便于研究与说明问题,本文按照大样本即样本容量≥30的要求,剔除样本量<30的减值指标,另外,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是2007年之前所设减值项目,2007年之后已不存在该项目,故予以剔除。则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即构成研究所需的资产减值指标体系。
  三、研究过程与结果
  (一)配对样本T检验
  配对样本是指样本x1,x2,…,xn与y1,y2,…,ym不可以独立颠倒顺序,如果独立颠倒,就会改变问题的性质。故本文选取新减值政策颁布前与颁布后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作为配对样本,观察它们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从而得出新资产减值准则的实施效果。具体处理方法为:把2004-2006年各公司的资产减值计提情况作为新减值政策实施前的样本,取其均值与2007-2009年各公司资产减值准备的均值(实施后的样本)作比较,观察其结果。
  T检验的最后结果(p=0.743>0.05)显示:新准则实施前后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情况的平均值,没有显著差异。这说明,新减值准则对企业的资产减值计提行为没有太大影响,从而说明新资产减值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不明显。
  (二)单因素方差分析
  下面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新资产减值准则的实施效果。单因素方差分析是用来检验多组相关样本之间均值有无显著性差异的一种方法。本文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别以资产减值计提额、资产减值转回额与资产减值净计提率作为指标,分析不同年份对它们的影响,得出不同年份之间上市公司的这些指标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若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新准则的实施有效遏制了盈余管理行为;反之,则表明新准则的实施效果不明显,从而得出新资产减值准则实施的有效性。
  对样本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用于显著性检验的p值分别为0.56,0.49和0.926均大于显著性水平0.05,说明不同年份之间,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额、转回额与净计提率无显著性差异,即新资产减值准则的实施对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行为无显著影响。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从以上实证的分析结果中可以发现新资产减值政策并没有达到预期的实施效果,即并没有显著降低盈余管理水平。鉴于新资产减值准则出台后,上市公司仍然可能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故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利用外部资产评估
  减值金额的确定比较困难,不同企业及不同资产有着各自的特征,无法简单加以概括。当企业无法确定某项资产的价值时,可以委托外部资产评估机构。而且政府可规定无形资产和一些影响重大的固定资产等,必须有外部资产评估机构参与,从而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
  (二)完善市场价格机制
  为了减少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过程中的主观性,有必要建立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市场报价系统,从而使资产的评估价值更加接近公允价值,以此压缩企业操纵盈余的空间。此外,需要积极倡导市场价格机制,从而公允、准确的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为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真实信息,减少盈余管理的空间。
  (三)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减少会计政策选择的主观性
  准则制定部门应根据我国的具体环境特点,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谨慎赋予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权,将一些资产减值的规定具体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减少模糊性语言和概念,以缩小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企业会计准则2006[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马庆国.管理统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3607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