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经理人困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君发
唐骏离开了陈天桥,投奔了新东家新华都;曾被视为华为接班人的李一男再次离开了华为,加盟了李彦宏的百度。这揭示了职业经理人的生存困局。
李一男再次离开了华为,只不过这次他没有选择去创业,而是加盟了李彦宏的百度。对于李一男的二度离开,谁也不知道到底是出于何种原因。更为准确的表述应该是:没人知道李一男这个职业经理人和曾经视之为接班人的华为掌舵者任正非之间到底又有了什么新的故事。
或许,人们根本就不需要去了解这些,因为职业经理人与老板分道扬镳的事情在当今商业社会,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就连被视为职业经理人楷模的唐骏,也在今年4月份结束了与盛大的陈天桥长达4年之久的合作,投奔了新东家新华都。这些无一例外地揭示了目前环境下职业经理人的生存困局,人们不禁疑惑,职业经理人的生存空间到底在哪里?如何才能够更长期地维系职业经理人与老板之间的关系?
信任危机
虽然从一开始,李一男及其百度方面就拒绝了《小康•财智》记者对于此话题的采访,但从目前来看,李一男的二次离职或许正是因为其遭遇到了来自华为掌门人任正非的信任危机。
在第一次离职创建了港湾科技后,被华为人称为“天才”的李一男当年并没能履行不与华为直接竞争的承诺,一把战火烧向了华为,并一度成为了华为在国内电信领域最强大的竞争对手之一。随后,虽然在华为的强力打击下,李一男最终再度归属华为,但恩怨一旦结下,又岂能轻易化解?
像李一男这样遭遇到来自老板的信任危机的职业经理人并不在少数。一大型制药企业的销售副总张瑞就是其中一位。
2007年初,张瑞被该制药公司花费重金成功挖角,并被委以销售副总经理及销售总监的重任,全权负责该公司的销售政策的制定及执行。由于该公司刚刚在香港上市不久,张瑞也希望借助于上市的良机在该公司大干一场。不过,张瑞很快发现,事情远没有自己之前想象的那么简单。
该公司是老板以一己之力率几个创业者通过20年的努力,从小作坊一步一步干起来的。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张,老板也逐步意识到原有的合作创业者无论从能力、视野、还是修养上都已经不大可能跟得上公司发展的需要了,这也是老板大规模引进职业经理人的缘由所在。
不过,相比那些和自己一起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老人,在张瑞看来,老板显然对作为“外人”的职业经理人信任不足。因为张瑞发现,自己做的多是一些操作层面上的具体事情,而很多时候,它只需要销售经理级别的人就能够完成;更有甚者,在做一些重大决策的时候,老板甚至绕过自己,直接和过去的那些“老人”们商量。“有时候,那些已经成为我的下属的‘老人们’甚至反过来指挥我说老板说应该这么干,不应该那么干。”这些,让张瑞很是尴尬。
“这让我感觉老板处处在防着我,工作压根就没法开展。”张瑞对《小康•财智》大倒苦水。
“张瑞的尴尬应该是绝大多数职业经理人普遍遇到的问题。”理实国际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朱晓宇告诉《小康•财智》记者。
朱晓宇认为,正是“职业”二字,让老板对职业经理人又爱又恨。爱的是职业经理人确实有很高的素质和水平,以及更为丰富的行业经验,对行业有着更为准确的判断;恨的是,老板们普遍认为职业经理人对企业的忠诚度普遍不高,更容易受到利诱。“我问过很多企业老板,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职业经理人只是在为钱工作,谁出的价码高,他就奔谁去。”朱晓宇说。
“每一个职业经理人在每一段新的职业生涯中都会遇到信任危机的问题。解决好了,未来职业经理人将和老板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和平共处,否则,分道扬镳也就成了一种必然。”朱晓宇说。
“这方面唐骏做得相当不错,确实可以作为当代职业经理人的楷模。”朱晓宇说。在接受采访时,唐骏也多次表示,其秘诀就是与老板多沟通。“我的办公室和陈天桥的办公室就在隔壁,就是为了能够方便随时沟通。”唐骏说。
能力质疑
能力是职业经理人能够游走企业江湖的最大资本。不过,在现实中,职业经理人却被所服务的企业冠以能力不足或者没有能力的评价的事件并不罕见。
“至少我们公司的那些职业经理人虽然拿着很高的薪水,但是能力却不怎么着。”神威药业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中层经理直接对《小康•财智》记者阐述了其对职业经理人的看法。
该人士对《小康•财智》记者爆料说,目前他所在公司拿着50万以上年薪的职业经理人至少不下50人。不过,“与国际化的薪酬相比,他们的成绩显然对不住那份薪水。”
对于该人士的质疑,张瑞显然不赞同。在张瑞看来,职业经理人遭受能力的质疑显然与企业老板对待职业经理人的态度息息相关。
“很多职业经理人根本就没有展示能力的机会。”张瑞对《小康•财智》记者感叹说。
“以我为例,虽然贵为营销总监,但干的却是一个销售经理的活儿,发挥的空间太小。”张瑞说。
在张瑞看来,一方面由于老板不信任职业经理人,给职业经理人的空间本来就非常有限;另一方面,由于民营企业的江山大多是由老板自己一手打下来的,正因如此,“老板一直很自信,甚至是自负,总觉得自己的意见是对的,基本上不会采纳别人的观点。”如此一来,张瑞的观点就没有办法表达,所谓“能力”也就无从展示了。
为此,张瑞也苦恼了一阵子,最后,对于老板的建议,他选择了顺从,而不是像过去那样阐述己见。“我说了其实也是白说。”张瑞一度如此自我安慰。
结果,张瑞很快发现,老板开始对自己越来越有成见,“后来甚至还遭到了老板的训斥。”自此,“没能力”,“没有帮上我忙”也就成了老板对他的主要评价。
最后,发展到了张瑞的老板直接插手了张瑞的具体事务,直接给张瑞的下属分配工作。由此,张瑞在下属面前的威信和权威一直都没能建立起来。
“张瑞的遭遇,显然与民营企业老板的事必躬亲的实干风格密不可分。”朱晓宇对《小康•财智》记者评价说。在朱晓宇看来,正是该老板的事必躬亲,尤其对于非直接下属工作的直接干预,使得老板个人成为整个企业的核心。
“如此一来,就容易养成企业所有的员工都只直接听命于老板一人的习惯。”朱晓宇认为,这样的局面会让下属直接感觉到,整个企业,老板才是真正说了算。但凡老板的拍板,都必须毫无保留地执行,其他人的决策则可以打折扣。“现在我所在的企业就是这样的局面。什么事情只要老板没签字,下属们总是想尽办法拖延,要么执行打折扣。”张瑞抱怨说,这样的局面显然非常不利于企业开展工作,这也是目前中国不少民营企业最终无法做大做强的原因。
“目前在我们公司,职业经理人的话基本可以不听,并不是不愿意听,而是因为如果没有老板拍板,那么很有可能因为老板的一句话让之前的活儿全部白干。”上述神威的中层也倒出了自己的苦衷。该人士还透露,要是一旦老板追究起来,之前的积极执行很有可能变成老板眼里的“盲动”,而这个责任,他“显然承担不起,也不愿意去承担”。
“更大的影响还在于如果长期如此,很有可能引发职业经理人的消极怠工情绪。”朱晓宇称。
“目前的我既没有可以发挥空间的平台,而且还要受到来自全公司上上下下的压力。有时候想想,真的很累。我真的想一走了之,重新寻找属于自己的平台。”张瑞对《小康•财智》记者叹息说。
“但是,职业经理人的乐土究竟在哪儿呢?”张瑞喃喃自语,“也许根本就不可能有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3940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