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金融风暴冲击下的中国经济走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瑞龙

  对2009年中国经济走势到底怎样判断?我们认为是不太乐观,2009年中国经济将出现深度下滑。第一,2009年GDP增速将跌破9%,保8%将成为宏观调控的核心目标,而悲观认为2009年GDP增速将退到8%以下;第二,潜在GDP出口将进一步扩大,总供给与总供求不平衡进一步恶化;第三,失业水平进一步扩大,2009年失业规模将会接近3200万,达到9.33%;第四,房地产行业将出现全面调整,价格调整将取代成交量调整,即价格要下行;第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将双双大幅度下降,基础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进一步凸现;第六,出口和进口增速双双进一步回落,其中出口增速回落更为激烈;第七,在居民收入下滑、消费者信心下滑等多种因素作用下,2009年消费将改变2008年名义与实际增速双增的局面,消费增加拉动宏观经济的现象将消失;第八,总需求各部分的联动性、产业的联动性、经济增长需求结构的脆弱性、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调整的不匹配性、资本市场调整与实体经济调整的同步性、房地产调整周期与一般产业调整周期一致性以及世界经济周期与中国经济周期的叠加等深层原因,将使上述总量调整超出一般性预期。因此我们的判断是比较悲观的。
  为什么会作出以上严峻的判断,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世界经济超预期深度下滑,将使中国宏观经济外部环境进一步恶化。中国出口面临的冲击将由2007-2008年的成本冲击向2009年的需求冲击转变,这将导致中国出口增速的下降幅度大于进口增速的下降幅度,贸易顺差近五年首次出现负增长。研究数据表明,OECD、IMF、联合国这三个主要经济区都是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出口收入弹性非常高。而经过计量分析得知,中国出口收入弹性很高,出口对主要贸易国的收入增长非常敏感;随着中国主要贸易国经济的下降,必然对中国出口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是一种成本的冲击,而是需求的冲击,因此我们很难用人民币升值减缓、出口退税或者出口补贴等措施使出口下滑得到缓和。
  第二个原因是中’国总需求与总供给所存在的结构联动性和结构刚性,将使中国宏观经济下滑幅度超过一般预期水平。中国总需求有两个非常大的联动机制:一是出口投资的联动机制;二是出口消费的联动机制,因为出口有收入,消费增加。这两个联动机制都会导致总需求上升。但如果我们前面的判断成立的话,总需求一定会严重下滑。
  第三个原因是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区域结构特性决定了其难以维继。未来中西部地区所面临的财务约束和投资失误等问题,将使中国经济增长失去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撑点。近二三年来,中西部地区增长速度要快于东部,这里有很多原因。毫无疑问,’随着金融风暴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由于财政状况恶化,如土地收入的减少,西部地区经济将受到严重的影响。
  第四个原因是2009年中国名义消费增速和实际消费增速双提升的局面将消失。在收入下滑、消费信心不足以及消费支出消失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消费增速的回落将成定局。
  第五个原因是房地产行业的大幅度调整将在2009年全面爆发。2008年房地产市场需求下滑和供给放量,必然导致2009年房地产市场进行市场结构、投资规模以及成交价格等深度调整;该调整将进一步推动制造业投资增速的深度下滑,使中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超速下降。
  总之,2009年宏观经济必将是深度下滑的,而我们对未来一个经济周期的判断也不乐观,即未来的经济周期将是w调整模式。2009年下半年宏观经济可能会见底反弹,但是,由于目前的经济政策没有从根本上缓和经济下跌的内在冲突和矛盾,仅随2010年的宏观经济轻度反弹将使中国经济再次探底,从而导致经济复苏的时间延长,所以我们现在的判断是大概要有五年左右的时间周期。为什么是这种判断呢?有五大原因支撑未来若干年里经济波动出现W形状。
  第一,本轮下滑期是第一个在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条件下形成的经济萧条期。到目前为止,我们还过高地估计了中国自身的调整能力,认为只要政府下手,就一定能刺激经济。但现在的情况不是这样,政府增加财政支出不一定能刺激企业的投资需求和居民的消费需求。第二,本轮下滑期是第一个面临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双重冲击的经济萧条期。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内在矛盾的全面爆发,在本质上是过去20年生产模式变革不断积累的产物。这与我们的总需求结构性的两个机制有相当大的关系,与经济增长模式也有相当大的关系。因此,这个转型不是那么容易的。第三,本轮下滑期是第一个与资本市场调整周期、商品房市场调整周期重叠的萧条期。也就是说,一个比较严重的经济危机中几乎出现的所有的经济特征,在本轮周期中都全面显现,这是从来都没有过的;虚拟经济、实体经济、资本市场和商品房市场周期下滑完全交织在一起,形势相当严峻。第四,本轮下滑期是第一个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大规模周期性失业的萧条期,其失业总体规模将超过以往的规模。对中国未来最具有挑战性的就是就业问题;就业问题解决不了,一定会影响中国以后的改革和发展。第五,本轮下滑期是第一个与世界经济周期性调整重叠的萧条期。世界经济周期调整的深度和长度,将直接影响中国本轮经济下滑期的深度和长度,尽管现在对世界经济的走向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但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它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才刚刚显现,未来形势非常严峻。因此,在这个时候政府出台一个正确的政策尤为重要。在此简单分析一下政府出台的政策。
  我们认为:(1)政府4万亿元投资刺激计划具有坚实的短期基础,具有及时性和必要性,是宏观经济治理和社会治理通盘考虑的产物;(2)政府4万亿元投资刺激计划缺少中期治理的基础,可能会加剧目前萧条形成的内在冲突和矛盾,使宏观经济面临中期反复波动的危险。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了这种迹象,比如现在的投资都投到哪里去了?因此,我们提出进一步的政策补充建议:
  第一,在落实目前4万亿元短期刺激方案的基础上,应在中期安排非投资性的政府支出计划,以大幅度提高转移支付力度,出台未来五至十年一揽子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加速计划。
  第二,加大国债发行力度,制订中期国债发行计划,使我国国债每年平均发行规模保持在GDP的2.5%~2.8%左右。
  第三,不能过快推行各种宏观税负减免行动,而应当作出中期一揽子各种税费减免计划,在适当、适度缓和企业危机压力的基础上,尽可能出台消费推动型减税政策。
  第四,进一步提高政府支出力度,但财政增量的投入方向必须强化其就业导向和消费导向,而不是投资导向。从政府拿到大量投资性东西,如建一条铁路和公路,不是不重要;但现在建下去,以后养这条铁路和公路应当难办。因此,更多的是就业导向和消费导向。
  第五,合理选择保障性住房投资出台时点,细化保障性住房申请细则,防止保障性住房投资对中产阶级购房预期的冲击,避免对商品房产生挤出效应。
  第六,在提高内需总量基础上,应当充分考虑结构调整目标,鼓励地方政府出台促进内需型结构调整政策;各级政府应放松对教育、医疗卫生和服务的管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
  第七,由于价格压力全面回落,货币政策应当根据宏观经济进一步降息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第八,在一些战略资源全面下滑时,应当强化对这些资源的生产管理和战略储备管理;不能因为石油价格下跌了、柴油生产过剩了,而大规模地廉价出口。
  第九,鉴于未来出口面临的冲击属于需求型冲击,政府不宜过度出台成本缓和型政策,以避免未来结构性调整带来的过度成本。因此,出口退税不宜大规模回调,可以采取其他的配套性措施。
  
  责任编校:魏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3982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