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与全球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带有显著的社会主义特色,这也决定了其在实现全球化发展中的动态演进机制。本文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任务,围绕构建开放性全球合作机构、把握国内外两个发展制度、明确全球化战略重心因素三个层面,探讨了中国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具体要求,以供参考。
  关键词:全球化;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发展
  自21世纪全球两轮重大经济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在全球化发展进程中的参与度与重要地位日益突出。中国长期在参与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秉持着积极态度,但受制于我国现实国情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营模式的影响,导致中国经济全球化仍需经历由内向外改变的过程,如此方能呈现出大国特色与大国担当。
  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任务
  (一)加快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
  要想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必然要首先进行现有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调整,解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制度的推行下加快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调整的速度,结合国际市场发展形势进行现有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与层级,大力扶持科技创新型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借助产业水平的提升强化我国的国际竞争实力。
  (二)推进科技创新战略
  在全球科技革命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企业应当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战略的贯彻落实,运用政府管理手段与财政税收等政策强化对创新型产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传统产业的科技创新水平,进而将其扶持为我国支柱型产业,推动国民经济建设发展。
  (三)推进现代农业体系与城镇化建设
  农业现代化建设已成为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中国应积极构建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引入科学技术加快农业创新速度、推动经营体制改革,以此实现我国农业的高效与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应当进一步提高城镇化建设发展力度,运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实现扩大内需的整体目标,借助城市群、城市带的建设拓宽市场经济发展空间,进而依托城镇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与现代城市的统筹建设与协调发展。
  (四)强化社会民生事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社会事业与民生事业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性任务,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长远课题。各级政府应当积极践行自身职能,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依托文化产业发展反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进而依托文化市场的发展强化我国整体软实力,为国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配合社会保障事业建设进一步缩小国民收入差距,为社会公平的实现奠定稳固基础。在此基础上,牢固秉持科学发展观推进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进一步为我国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保障。
  二、中国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具体要求
  (一)构建开放性全球合作结构
  第一,丰富全球化参与主体。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各国都得到新发展,会在某種程度上促使全球政策的制定发生改变,使其不仅仅局限于一两个大国,而是面向众多个国家。同时,也会促使国际公共产品特权发生转变,不会只是属于一国的特权。另外,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各国通力合作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尤其是现阶段,全球经济合作进一步增强,逐渐呈现了包容性的特征,不仅有利于对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声音进行反映,而且也应该公平的去对待。在实际发展中,提升了对发展中国家参与的重视度,进一步丰富了全球化参与主体,为中国经济全球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第二,构建开放的经济合作结构。从经济全球化特征来看,中国与西方是存在较大差异性的。其中,包容、开放是中经济全球化最显著的特征。与传统大国全球化态度相比,中国更加倡导合作结构的兼容性、开放性,对于包容发展始终保持着支持态度。
  (二)牢固把握国内外两个发展维度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世界发展与中国发展是国内外发展的两个维度的目标。在国内维度中,其主要内容有三方面:一是实现共同富裕;二是发展生产力;三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其最终目的是为快速实现社会主义目标。在国际维度把握方面,将以中国经济全球化促使世界经济蓬勃发展是最主要的内容。同时,提高了中国进步对世界发展的重视度,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有效实现世界社会主义目标。通过对这两个发展维度的内容、目的分析可知,国际维度属于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目标实现的前提是中国改变世界经济的能力。
  (三)明确全球化战略重心的两个因素
  为了促进中国经济全球化良好发展,科学的进行全球化战略重心选择,需要对中国的发展的现实和中国发展的世界环境两大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第一,中国发展现实因素。虽然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水平逐渐呈上升趋势,但是我国仍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还未真正的满足,依然存在着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有待解决。第二,中国发展世界环境。这一因素对全球战略重心的选择影响也是比较大的。从当前全球化运行大背景来看,其还是以资本主义经济环境为主。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不仅会面临着强势的资本主义规则,而且也会出现种种不公平的待遇,中国需要做好准备。基于这两大因素,中国应该对自身进行合理的定位,在全球化推动中,扮演好参与者的角色,在自身实力未真正提升时,国际维度很难成为战略重心。
  结论:
  总而言之,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并非是一蹴而就的,正如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发展进程一样,必将经历一个长期的、脚踏实地的发展历程。只要中国经济全球化发展牢固秉持历史发展规律,并结合自身实践成果进行动态调整与创新,中国经济全球化必将朝向正确方向前行,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全球化目标。
  参考文献:
  [1]霍瑞贞.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7,(02):33.
  [2]高中理,刘丽伟,邓业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探路中国经济参与全球化的“升级版”[J].地方财政研究,2013,(12):30-34.
  作者简介:
  宋卓熹,男,籍贯:四川省自贡市,学历:本科在读,专业:市场营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00951.htm